
2015年6期
刊物介紹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是浙江工商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大16開本,每期128頁,欄目主要有文史哲、法學、經濟與管理、社會等。 br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創刊于1987年,當時為《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5月更名為《浙江工商大學學報》。br 經過30年的發展,《浙江工商大學學報》已是全國高校領域中具有積極影響力的學術期刊,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稱號:2011年成為人大復印的重要來源期刊,并一直保持在省內高校綜合性期刊中名列前茅的成績; 2012年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2013年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B類; 2014年入選CSSCI(2015-2016)擴展版來源期刊,并入選中國社科院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擴展期刊;2015年連續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并上升為A類; 2016年據中國知網發布的“發行與傳播統計報告”顯示,學報的國際化建設連續多年取得好成績,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2017年入選CSSCI(2017-2018)來源期刊。br 我們的辦刊宗旨是:服務學術研究,促進學術交流,鼓勵學術創新。本刊堅持社會科學的正確導向,關注社會建設中的理論前沿和實踐問題,傳承和發展文化。近年來,學報發表了一系列名家新秀的導向正確、社會反響熱烈、學界好評的重要論文,開辟了一系列有新意、有特色、理論聯系實際的學術專欄。面向未來,學報將繼續秉持開放、進取和創新的精神,走中國優秀學術期刊之路,為海內外學者提供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
- 財經類高校的“大商科”辦學特色分析——以浙江工商大學為例
- 從“西體”“中體”到“以生命為體”——與羅鋼、彭玉平二先生論《人間詞話》的詩學屬性
- 當“漢學”被綴以“主義”:漢學主義筆談
- 生不逢時,抑或恰逢其時?——為“漢學主義”把脈
- 同情之理解:“漢學主義”與華裔學者的身份焦慮
- 當中國學術遇上西方范式——從“漢學主義”爭論談起
- 越界婚姻的倫理窘境:評史密斯《南街》
- “知”與“信”:《逃逸行為》的生態自我
- 東周時期的社會理想學說
- 論文學中的記憶
- 辨析“李普塞特命題”——國外經濟發展與民主關系的理論之爭
- 公司法上的利益歸入:功能界定與計算標準
- 試論新常態下商業發展模式
- 信貸配給影響企業研發投資的實證研究——地區差異視角
- 人口世代更迭與經濟增長速度:兼析新常態下的人口政策選擇
- 兒童福利與資產建設結合的探討
- 構建中國特色兒童福利體系的基本路徑
- 社會投資與兒童福利政策的轉型:資產建設的視角
- 資產建設政策重視兒童福利
- 普適性的兒童發展賬戶:美國SEED OK政策實驗的早期研究經驗
- 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5年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