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血淤 通脈為要
江蘇省射陽縣興橋鎮安東村村民丁志祥,男,57歲。自訴患腰腿疼病多年,近幾年越來越重,已發展到大小腿肌肉萎縮,腿膝肌膚麻木,活動受限,行走困難,多方求治無效,1977年11月17日來治。經反復詢問,得知其青年時代曾擔任生產隊干部,嚴冬季節帶領民工在水利工地上勞動,腰部受傷,且受寒著凍,形成此病。可見此病起于勞傷,潛于寒冷,受病于血脈淤阻。由于脈道受阻,內貽臟腑,外累肢節,造成抵抗力減弱,肌肉萎縮,小病演變成大病,使腿腳幾乎成為殘廢。治療方案可以除陳傷,可以祛寒邪,但關鍵還應當取通脈這個根本。因為脈道通暢,才能輸布營氣濡潤內臟肌膚,導引正氣抵達病所,有效地抗御和排除疾病,因而選用奇穴:陽溜陽陵泉直下一寸、重海環跳上二寸向后橫開一寸、腰豐第三腰椎旁開五分、村白脛骨下緣、解溪上四寸、隱隱足大趾內側緣等穴為主穴進行點按,以疏通脈道,并用外氣輸布調理,半個月后諸癥消失。
機阻氣閉 通關調暢
江蘇省射陽縣合德鎮雙龍村居民周友梅,女,35歲。自訴后腦勺和夾脊兩處疼痛,脖頸活動受限已半個多月,曾去醫院就診,未見效。近來又出現頭暈、胸悶、反胃欲吐及周身活動失靈等癥狀,日夜不安,人漸消瘦。經仔細查問,得知其于大熱天出汗后用電風扇猛吹,不久,被人開玩笑用手擊拍肩頭,遂形成此癥。筆者分析,該患者在氣血欠和的狀態下,穴位受到沖擊,以致穴閉經傷,心脾之氣不循常軌,釀成本病。治宜開關展竅,通理氣機。如果就事論事,按照落枕一類治法對付,那就很難收到效果。因此確定治療處方,首先在其大趾內側緣及二、三趾趾腹給予中度手法按摩,以興奮運動中樞,調治、理順心脾之氣。接著選用筋縮第九脊椎棘突下間、銀口肩胛骨下角、百勞大椎穴上二寸旁開一寸、扭傷肘橫紋外側凹陷下三寸等穴進行重點點按,以通關開竅,激活經脈氣機。再用外氣在百會灌頂,命門培補,脘腹調理,并沿任督二脈導引,使元氣恢復,內臟相安,上下疏通,僅三次即痊愈。
全身癆癱 健脾入手
江蘇省濱海縣大淤尖鎮大姚村村民季克英,女,52歲。自訴平素食不上膘。十多年前,冒雨在田間勞作,回家后即感脘腹不適,此后食欲欠佳,漸漸消瘦,腰酸肢疼,經年不絕,近幾年癥狀逐漸加重,以致全身癱瘓。1996年12月21日到我處求治。經查,其四肢軟癱,肌膚麻木,周身任何部位無溫觸感覺。除能少氣無力地用眼看、耳聽、口說外,喪失一切活動能力。筆者以為,該患者雖曾受風寒濕邪侵害,但都不是患病的主因;其致痹的要害在于脾失健運,胃欠受納。由于脾胃功能喪失,造成整體營養不良,血虧精衰,骨軟筋疲,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虧上加虧,以致發展成癱瘓。在治療上當以調健脾胃為突破口,增強血氣生化之源,輔以驅風、祛寒、除濕、化瘀。遂選奇穴金龍足三里下九分、支管臍中沿任脈線直上四寸五分、逍遙臍中向外橫開三寸以補法進行按摩;接著選奇穴獨山龍啞門直下一寸、二里半曲池向肩部上二寸五分、下元頭外關上一寸五分進行點按,通經活血,驅瘀逐邪。最后用外氣發功,先補后瀉再導,溝通氣機,平衡陰陽,增加活力。治療四日,患者自感凌晨四點鐘左右脊背部有痛感,喉頭開始排出痰液;八日后勉強站立;半月后能夠經人扶著走動。以后囑其結合服中藥,進行自我鍛煉,身體逐漸康復,能從事一些家務勞動。
綜上所述,肢體痿痹,從表象上看,癥狀大體類似,如酸脹、麻木、僵硬、疼痛,活動受限,甚至癱瘓等。然而其起病原因,除了外受風寒濕邪等因素外,往往還有諸多個體緣由,有些還是主要病根。因而,在診療實踐中,要結合四診,深查細究,探明底里,分別主次,對癥施術。除了通經活絡、驅邪祛瘀等共同性措施外,尤其要根據病理機制,突出主要矛盾,進行重點突破,或通脈,或調氣,或助理脾胃,有所側重,方能迎刃而解。
(通聯:224300江蘇射陽縣電大后教育局宿舍樓1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