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瑾嘉
粉刺是好發于15-35歲左右青壯年面部的一種囊腫性皮膚病,主要發生在面部,其次是胸背部,男女均可發生,十分影響美觀。嚴重者可使容顏毀損,造成終身難愈的斑痕面容。給患者精神上、思想上、生活上帶來諸多壓力、煩惱和痛苦。其發病原因,西醫認為目前病因還不十分明了,可能與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量增多有關。增多的雄性激素可刺激皮脂腺使之肥大,皮脂分泌增多,瘀積于毛囊內形成脂栓,影響皮脂腺分泌物的排出,而形成粉刺。在厭氧環境下,原來就存在于毛囊內的痤瘡棒狀桿菌和葡萄球菌等細菌大量增生繁殖,產生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脂,產生游離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癥,于是產生了丘疹、膿皰、結節和膿腫。中醫認為是由于肺和胃腸邪熱上沖,熏蒸顏面,與外界的風熱燥濕之邪互相搏結于肌膚而發病。造成肺和胃腸邪熱的因素有二:一是人體在青壯年期正值陽強火盛之時,易于生熱上火;二是過食辛辣肥甘等易于生熱發燥性食物。從經濟發達的地區的發病率大大高于貧困地區這點來分析,可見辛辣肥甘與海鮮味是促使粉刺發病率增高和癥狀加重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療時中醫特別強調不宜多食上述食物,才能收到佳效。從粉刺發生的體質看,大多是些體質肥壯或陰虛陽盛患者。粉刺到底能不能治愈?這是廣大患者們十分關注的問題,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清楚生長粉刺的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是西醫的雄性激素分泌過旺和中醫的肺胃積熱上沖為主要原因呢?還是局部皮膚的皮脂腺代謝障礙是主要原因?外用“顯臣粉刺凈”研制者、我國著名中醫師張顯臣認為:生粉刺的部位,是該部位的皮膚之代謝功能失調所致。他提出了一個治療原則:恢復局部皮膚的代謝功能,使之健康強固,提高皮膚免疫功能和環境適應能力,使之在任何內外環境下,皮膚的代謝功能都可以正常運行。因而在治療方法上,張老強調以局部用藥為佳。(明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