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兒圓圓,玩耍安全;球兒肚空,拿放輕便;球兒會蹦,百玩不厭。無論男孩女孩,無論是嬰兒還是少年,都喜歡玩球。因為,球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使他們在歡笑中、運動中不斷成長。嬰兒期(0~3歲)是人的感知、記憶、思維等各種能力發生與初步發展階段。國內外心理專家一致認為,在這一階段,多活動對嬰兒多種能力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而深受孩子們鐘愛的各種玩球活動,能給孩子們提供豐富的運動機會。家長朋友,千萬不要小視了和孩子一起玩球的活動噢!本期我們先介紹適宜大肌肉發展的玩球活動。下期我們再介紹適宜小肌肉發展的玩球活動。
1.看球(2~4個月)
“咦!這是什么?擺來蕩去的?”
當孩子2個多月時,在他的床上方掛上1~2個彩色氣球,母親邊說“寶寶看球”,邊推動球擺動。
嬰兒用目光追逐擺動的氣球,眼球隨物不斷轉動,能使其視覺角度越來越大,目光更敏銳,反應更靈活。
2.拍打球(4~6個月)
“呀,我的手拍它,它就動,再試試!”
當孩子4個月左右時,母親將懸掛在嬰兒床上方的氣球降低到孩子的手可能摸到的高度,或用小撥浪鼓等玩具可觸及的高度,讓孩子隨意推動、拍打。
讓孩子在運動中感知自己手及手的動作的作用——手拍球,球就動。
3.追球(6~10個月)
“大球球,我能追上你!”
寶寶爬得越來越快了。
當孩子學習爬時,父母應給孩子創設平坦寬敞的空間,再給孩子一個漂亮的塑料球。球在前面滾,孩子在后面追,增加了孩子爬的興趣和動力,提高了孩子四肢協調地爬的能力。
4.滾球追球(1歲~1歲半)
“大皮球,看你往哪兒跑!”
“寶寶跑得越來越穩了。”
當孩子初次獨立玩球時,最適宜玩的是無膠粒的像小足球一樣大的皮球。
球的滾動,能吸引著孩子不斷地跑動。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協調奔跑,朝目標跑的能力提高了。
5.滾球進門(1歲半~2歲)
“噢,球進門了!”
“寶寶能接準球了。”
為了提高孩子朝一定目標滾球的興趣,開始時,母親可以站得離孩子近些,兩腳分開站立做球門。隨著孩子的不斷成功,再慢慢拉大距離,還可以與孩子互換角色玩。
此種玩球,可以培養孩子兩臂用力的協調性及目測判斷距離的活動能力。
6.跳高拍球(2~3歲)
“看!我能跳起來拍球啦!”
“寶寶,你終于會雙腳離地跳了。”
雙腳離地跳,是2歲左右的孩子動作發展的難點,因此,成人要創造條件,鼓勵孩子多練習。
在家里的門框上懸掛一個球,讓孩子過來過去跳起來拍打,孩子會很有樂趣。
7.拋得高,接得準(2~3歲)
“噢!我的球上天了!”
“我接住掉下來的球了!”
“真好玩!”
向上拋球,看似簡單,但卻需要兩臂及全身協調用力。孩子能夠做到這一點,說明他已具備了這種能力,還需要不斷地鞏固與提高。
練習雙手接住掉下來的球,可以提高孩子的目測力、判斷力及動作的準確性。您可不要忽視孩子的這種活動呀!(初玩這個游戲時建議用布球,比較軟,不致因孩子動作不協調而造成傷害。)
8.踢球(2~3歲)
“看我踢得多遠!”
踢球,可以逐步提高孩子單腳站立的平衡能力。最初,因缺乏平衡能力,孩子踢一下球可能就會摔一跤。踢球能提高腿腳動作的準確性和力度。追球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奔跑能力。因此,作為父母,要多陪孩子踢球鍛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