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玄(美國)

陳水扁“外交民主之旅”行程14天,橫跨南北美洲、非洲、亞洲,環球一周,隨行人數和訪問國家數目,都創下歷年來“元首出訪外交”之最。
最讓人興奮的是,這趟萬里長征的第一天就出現大大的吉兆,旗開得勝。原來陳“總統”專機抵達洛杉磯國際機場,飛機滑向停機坪時,幕僚就喜不自勝地發現,克林頓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剛好就停在旁邊。在偌大的停機坪上,只有臺灣和美國“元首專機”并肩停靠。
陳“總統”得知,一時五中俱熱,思如泉涌,立刻向記者發表感言:“這不僅只是巧合,也具有一定意涵,不知道是否是在過境安排計劃之中。”受“元首專機”并肩感動,一直到晚上接見僑界時,陳水扁仍不能自制。他在餐會上表示希望臺灣與美國關系能夠如“元首專機”一樣停得如此接近。
美國政府應該發給當天負責停放飛機的洛杉磯機場官員獎章,褒揚他對臺灣“總統”心理需要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此人比美國國務院外交專家們強多了。憑著安排半天停放在一塊的“飛機奇緣”,就能彌補對臺灣“總統”過境種種限制所引來的私下不快。早知如此,美國大可把戈爾副總統乘坐的“空軍二號”也調到該停機坪去。美國總統、副總統專機一起陪伴臺灣“總統”專機,豈不惠而不費,又不致引起中共太多抗議,卻能極大滿足陳“總統”的想像,讓陳“總統”確實可以向世人宣告,此事絕非“巧合”,硬是具有“深遠”意義。
陳水扁一上臺,坐不滿三月,不顧內部政務杌隉,人心不安,不辭勞苦,飛行萬里,御駕親征,走訪探視落后美洲非洲的小朋友。陳“總統”長途跋涉,其實14天中最重要一段就是過境美國的半天。其余的13天半,苦多于樂。只要想一想,那些小朋友們一個個口不擇言的歡迎辭:“提錢來見!”就令人倒足胃口。臺灣拿大把銀子送人,還得看人臉色,如此辛苦維持“國交”,還得顯出一副無限心滿意足的樣子,真是“打腫臉充胖子”!
此行最主要任務是參加多米尼加新任總統就職大典。可是鄰近國家派出總統帶隊也不過5人,臺灣一來,浩浩蕩蕩200人,怎能不讓這些小朋友國家趁機大敲竹杠?誰讓臺灣如此重視他們呢?
陳水扁坐上“總統”位置,不以“元首”姿態出國,也許總覺得不夠過癮。即使只能到被遺忘的世界角落擺樣子,也非去不可。臺灣有了二三十國小朋友,究竟為臺灣同胞增加多少“尊嚴”呢?陳“總統”看到自己的飛機能同美國總統專機一同停一停,心中增加“尊嚴”,也許比親訪乍得、布幾那法索的滿足高多了。陳“總統”恥于與香港董特首為伍,可是董特首兩次來去美國都能直赴白宮,與克林頓平起平坐,縱論大勢。只有在臺灣,才會有從風中來了兩機代表兩“總統”并肩齊飛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