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平

星期天,我早早地來到借閱室,擺放好桌椅,再次清點了一遍膠條、剪刀、膠水的數量。因為今天我們要在這里舉辦“比比誰的手兒巧”幼兒修補圖書活動。
9點整,圖書館的大門剛剛打開,就有五六個孩子爭先跑了進來。晨晨舉起肉嘟嘟的小手對我說:“媽媽說我的手最靈巧,今天我要修補好多圖書。”我問:“為什么要修補圖書呀?”
“怎么才算好好看書呢?”我接過來問。
“把書放在桌上,不拿著書亂跑。”
“輕輕翻書,不把書撕壞了。”
“不一邊吃東西一邊看書。”
我低下頭,側著臉貼在書上假裝聽了一會兒。對孩子們說:“這些圖書聽了你們的話特別高興,它們說給你們一個改正的機會,看看你們今后的表現。那我們現在干什么呢?”
孩子們回答:“把圖書修補好。”
的身上擦出許多傷痕。”
正說著,《游戲大迷宮》沖我喊:“還有我呢,我身上有好多油點、面包渣,有的小朋友一邊吃東西一邊看書,把我身上弄得特別臟,我旁邊的書都不愿意挨著我了。”
我正聽著,突然從另一個書架上傳來“救命”的喊聲。我趕緊跑過去一看,一本《豬八戒外傳》正倒放著擠在角落里。我把它翻過來擺好,它喘了半天氣說:“可把我憋壞了,小朋友讓我在這兒倒立了一夜,我再也不想和他們做朋友了。”
許多圖書齊聲請求著:“李老師,您帶我們去找愛護我們的小朋友吧。”它們紛紛向我跑來。不一會兒,我的桌子上就摞起了許多受傷的圖書:有掉頁的,有書脊上下開口的,有滿身油點的……看著它們身上的傷我很難過,可如果把它們送走了,我們這里的小朋友還看什么呀?
講到這里,我停頓了一下,問站在我面前的孩子:“今天我想先征求一下你們的意見,你們想讓它們走嗎?”
孩子們齊聲回答:“不想。”
“那該怎么辦呢?”
“我們以后愛護圖書,好好看書。”
“書壞了就要把它粘好。”“有的書不結實,一翻就壞。”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個個表情都很輕松,看來他們并不理解我們今天活動的真正目的。于是我決定在活動開始之前,先給孩子們講一個故事。一聽要講故事,孩子們馬上安靜下來,睜大眼睛看著我。
我的故事是這樣講的:
有一天早晨,我剛走進借閱室,就聽見有人叫我:“李老師,快過來。”我找了半天,屋里并沒有別人呀!這時,說話聲又響起來:“我是《西游記》,在書架上呢。”原來是書在跟我說話呢。我覺得很奇怪,趕緊走過去問:“你有什么事嗎?”
《西游記》說:“您給我換個地方吧,我不想在這兒待了。”
“這里的小朋友多喜歡你呀,你為什么要走呢?”我更奇怪了。
只聽《西游記》生氣地說:“他們雖然愛看我,可一點兒都不愛惜我。看我時使勁翻,經常把我的衣服撕壞。書里掉了頁也不管,看完了還把我隨手亂放。我想去找愛惜我的小朋友。”
這時,別的書架上也有了說話聲:“您過來看看,我的身上也有很多傷口,我的外套(書皮)都皺了。有的小朋友們把我們放回書架時也不看著點兒,把我
我拿起一本書,邊示范邊講解修補的方法。然后給每個小朋友發了幾本書,他們拿著書回到座位上,一頁頁仔細地查找壞損的部位,有時涂膠水,有時粘膠條,一點點細心地修補。
過了一會兒,孩子們陸續拿著修補好的圖書來讓我看。我對他們說:“小朋友,既然我們不想讓圖書離開我們,現在就一起把它們送回‘家吧。”
孩子們高興地拿著書走到書架前,把手里的書一本一本小心地插回原處。然后挑選自己喜愛的書坐到書桌前看起來。這天的借閱室里雖然人很多,卻顯得很有秩序,格外安靜。
讓孩子愛惜圖書需要一個過程。孩子剛開始接觸圖書的時候,由于他們的小手還不夠靈活,所以常會有撕書的現象。如果從一開始就一味地要求孩子要愛惜書,稍有損壞就立即批評,很有可能會打擊孩子對書的興趣。但慢慢地,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當他們懂得了愛護圖書的道理,當他們手的控制能力逐漸增強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愛書、護書的真正的讀書人。這時候,您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小時候損壞的圖書修補好。如果孩子不理解,不妨把前面的故事講給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