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翠云
那天早上,幼兒園給孩子們每人發了一盒牛奶。孩子們喝完后,都自覺地把空盒子扔到垃圾桶里,5歲的明明卻把空盒子拿在手,說:“老師,我覺得這個盒子很好看,很像船啊,如果把盒子剪去一半,糊上紙不成了一艘船嗎?”聽他這么說,我就鼓勵他:“好啊,你先去把盒子洗干凈了,老師給你一把剪刀和一些漿糊,你把它做成船吧。”
那天下午的手工課,我讓全班的孩子們都來看明明做船。明明做得很認真也很仔細,最后一艘簡陋但像模像樣的船做成了。明明很高興,其他的孩子也大受鼓舞,紛紛說:“老師,我會做飛機!”“老師,我會做凳子!”
我對孩子們說:“你們回家找一些沒用的東西,比如紙盒啊,易拉罐啊什么的,然后動動腦筋,把它做成一些好看的藝術品。下星期一大家都帶回來比一比,看誰做得好看。”
星期一早上,我走進教室時驚呆了:教室前方的長桌上擺了各式各樣的手工制品,有船,有飛機,有玩偶,還有萬花筒……五顏六色讓人眼花繚亂。
孩子們都仰著頭,充滿期待地看著我。我把每一件工藝品都拿出來贊揚一番,并告訴孩子們:“平時只要多動腦筋,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每一件物品都可以變成工藝品?!?/p>
孩子們的創造力大大超出我的想像,沒想到這些愛哭愛玩的小家伙腦袋里還藏著這么奇妙的想法,只是平時沒有機會讓他們發揮而已。
這件事給我很多啟發。作為大人,我們要鼓勵孩子多幻想。幻想是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一個人只有敢于幻想,才能超越,才能創新。世間無數發明創造,都是有了人們所謂癡人說夢般的幻想才成為現實的。因此,教師和父母要鼓勵幼兒異想天開,大膽聯想,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創造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存在創新能力培養的契機,只要我們做父母老師的有意識地加以發現、鼓勵、引導,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藝術家、科學家、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