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善瑤
預計下一步通過子力交換得子也是“捉”的形式之一。實戰中這樣的局例比例也相當大,在1987年規則中,對發生子力交換的局例按兩種情況分別做出處理:其一,預計下一步吃子后,吃子的棋子不存在了,要計算雙方丟失棋子的子力價值,占便宜的判捉,不占便宜的判閑。其二,預計下一步吃子的棋子仍能保留,則無論該方子力損失如何,均應按打處理。經過多年的實踐,對后一種情況,出現了不少“合規不合棋理”的例子,特別是對那些“得小而損失慘重反而被判打”的例子,棋人們給予了更多的同情,覺得很有修改的必要。于是1999年規則對此進行了修改,不再強調吃子的棋子是否保留問題,也不再強調先失后得還是先得后失,均要計算雙方子力價值。
新規則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后,在這個規定上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比如“逼兌”、“一車與一馬加一炮的交換”、“一馬或一炮與兩個弱子的交換”等問題。為此,以季本涵同志為主任的中國象棋協會裁判委員會又做出了口頭補充規定。根據新的信息,筆者在此向棋友們介紹如下,在子力交換問題上,預計下一步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均為得子:
1.白吃對方車、馬、炮、仕(士)、相(象)、過河兵(卒)。(兵卒、將帥吃子除外)
2.多賺一個強子。
3.多賺一個弱子。
4.用低價子換取高價子。
5.主動用一馬或一炮換取三個弱子。(補充規定)
6.預計吃子的棋子仍保留,等價交換也判捉。(補充規定)
請看圖1,這是一個預計紅方在交換中多得一個過河卒的例子。
紅方首著馬四退六捉象為一打。第二著馬六進四,企圖下一步:炮一平七,象5進3,馬四退五多吃一個過河卒,符合得子規定,也為一打。
黑方兩步動象都是解捉,為二閑。
裁定:雙方為二打對二閑,紅方必須變著,不變作負。
圖2的紅方企圖在交換中占一個士的便宜。請看雙方著法:
紅方炮五平二,企圖下一步炮二進六,象7進9,炮二平六,士5退4,車六進三,以炮換馬之后,又多吃一個士,紅方符合得子規定,為一打。第二步炮二平五后,造成車捉馬,又為一打。
黑方相應兩步動車均為捉無根炮,為長打。
裁定:雙方為二打二還打,判和。
圖3出自于1989年全國團體賽,紅方是殷廣順,黑方是鐘子林。
紅馬三進二為閑,馬二退三是捉車,兩步為一打一閑。黑方首著車6退2直接捉馬為一打;第二著車6進2,企圖下一步馬2進3,相五退七,車6平7,用一馬換得一馬一相,占一個弱子的便宜,符合得子規定,也為一打。
裁定:雙方為二打一還打,二打的黑方必須變著,不變作負。
圖4選自2000年4月全國團體賽,紅方是上海萬春林,黑方是河北閻文清。請看雙方循環著法:

紅方兩步動車均是捉黑方過河卒。黑方首著卒6平7是聯合底炮叫殺,為一打。第二步卒7平6,造成底炮借紅車為炮架打底相叫將,接著再吃紅方中炮,在連續交換中多得一相,也為一打。
裁定:雙方為二打二還打,判和。
但此例現場誤判為二打一還打,判紅方變著。紅方變著后,黑勝,為此上海隊事后向大會提出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