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三那年,父親下崗了。原本就性格內向的父親更加寡言少語。在那段日子里,父親兩鬢增加了許多白發,顯得憔悴、蒼老。
父親下崗后,不得不四處求職,但只有初中文化又過不惑之年的他,卻處處碰壁。后來,經親戚的幫助,父親在一家大醫院里找到一份打掃衛生的工作。
父親當了清潔工。使虛榮心很強的我,覺得丟人。雖然我上學的地方要經過他工作的那家醫院,但我每天總是繞著道走。父親吃住在醫院,可他每周總要回家看看我們。可我卻并不怎么想他,因為我有一位見過父親的同學,到醫院看病時認出了他。父親是掃地的這事成為同學的笑柄,我覺得他給我帶來了恥辱。有一次,我知道他快要回來時,就找借口離開家,很晚了才回來。母親告訴我,父親沒有見到我很失望,晚飯都沒有吃好。母親說:“你爸想見你。你明天早上上學路過醫院時,他在門口等你。”
那天夜里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早上仍然是小雨飄零。我出門時,母親叮嚀我,注意瞧瞧你爸爸。我騎著單車,很不情愿地騎向通往醫院的大道,在離醫院門口50米時,我一眼就看見了父親那熟悉的身影,他站在醫院大門臺階上朝我上學的方向不停的張望著。小雨中的父親,一只手不時擦著緊貼前額上頭發流下的雨水,一只放在胸前的手里,提著被雨水打濕的塑料袋,我知道那里面裝著的是我從小愛吃的果醬面包。我想走過去叫父親快進屋去,可看到來來往往的行人和匆匆上學的同學,我還是咬咬嘴唇掉頭繞道到了學校。這一天,我雖然心神不定、忐忑不安,擔心雨中的父親會難過,可一想到同學們的冷嘲熱諷和藐視的目光,又暗自責怪起父親不該干這項工作,不安之心也就被埋怨所代替。也許父親明白了我的心思,他沒有把這事告訴母親,也從來不問我,這反而使我感到愧疚。
高考名落孫山,我執意當了兵。步入社會后,我才理解了父親。每當我想起雨中拿著面包等兒子時的父親,心里就悔恨萬分,我恨自己沒有安慰視我為生命的父親,反而無情的傷害了他那顆至愛我的心。我懷著懺悔的心情給父親寫了一封長信,請他諒解兒子對他的傷害。父親很快給我回了信,他說他從未責怪過自己的兒子,只是為沒有給兒子帶來更多的幸福而愧疚。讀著父親的來信,我哭了,我知道,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報答曾被傷害過的那顆父愛之心。
離家三年后,已上軍校的我,在放暑假時,特意穿上嶄新的軍裝踏上回家的歸程。記得那天,天空飄著絲絲細雨,我一下火車,就急匆匆地直奔醫院。踏進那熟悉的大門,在空曠的門診大樓前,那熟悉的身影又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慢慢走近父親,看著那已不挺拔的身軀和被汗水打濕的后背,我心潮涌動。也許是父子心靈的感應,父親突然停止掃動,慢慢轉過身來。我輕輕地叫了聲:“爸”強忍著淚水卻奪眶而出。父親被這突如其來的相見驚呆了,他怔怔地望著我,嘴角微微顫動,卻說不出話來。許久,父親仿佛才又回到現實中。他抬起一只手來,撫摩著我的肩膀,不住地點著頭。我拿過父親手中的掃把,掃起地來。父親沒有阻止我,而是接過我的手提包,默默無語地跟在我身后。
絲絲細雨停了,只有那“唰唰”的掃地聲還在響著……
摘自《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