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寬恕是一種圣潔的品質,那么我們中的許多人都不具備這樣的仁慈。但原諒那些曾經傷害你的人,的確會給你帶來一種身心的平和。如果你拒絕忘記那些微不足道的陳年舊事所引起的憤怒,你就不能體會到這種平靜。此外,科學家的研究還表明:寬恕他人能讓你更加健康。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最近做了一項行為學研究。他們發現,當人們設想向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報復時,心血管壓力會明顯加劇;當他們想象原諒那些背叛者時,這種壓力則顯著下降。斯坦佛大學有一個“寬恕他人”的項目研究小組,他們也發現,那些嘗試寬恕他人的人與沒有這種愿望的人相比,憤怒和壓力的身體表現顯然少得多。
假如對你來說,寬恕是件很困難的事,下面的這4個步驟將教會你如何學會寬恕他人:
1、不要等著別人來道歉。“通常我們都非常自以為是,‘除非他(她)來道歉,否則我才不會原諒他(她)呢。’”心理學家波頓·尼爾森說,“但是一旦我們堅持這么做,一般來說,就得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來消除怒火,而付出代價的往往也是自己。這等于是把安寧交到了別人的手中,讓別人來主宰自己的心情。”因為你只要一想到那件不愉快的事,你就會感到憤怒和受傷害。
2、同情冒犯你的人。他(她)這么做也許是出于無知、恐懼或者是痛苦。“有一句話我經常掛在嘴邊:‘在每一次冒犯背后都有個傷心的故事。’”尼爾森博士建議,你可以試著扮演一下那個做錯事的人,或者從他(她)的角度給自己寫封信。
紐約的心理學家羅伯特·克倫博士也支持這個觀點:“我們忘記了,有時連非常愛我們的人都會傷害甚至背叛我們。有時候,因為人家傷害你,就中止你們的關系是沒有必要的。”
3、設想一下被自己所愛的人原諒后的輕松感。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可能,“列舉自己的缺點和失敗遠比說別人的痛苦得多,”尼爾森博士說,“不過,這樣做有利于心理平衡。”想像一下某一天你得罪了一個你在乎的人,而他(她)大度地原諒了你,你的心情如何?
4、完成一個象征性的行為。“當你決定寬恕他人時,如果沒有公眾行為來幫你完成這種表達,你可能也難以確信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寬恕。”因此,你可以自己找個方式,比如說,你可伸直手臂舉起一塊大石頭,當你決定寬恕時就把它扔掉;或者是點亮一支蠟燭,想像自己的怒火已經同這蠟燭一起熔化。
記住:寬恕并不等于忘記;就算在你決定寬恕之后,受傷的感覺往往還能停留很長一段時間,有時甚至需要你再次去寬恕。不過根據斯坦佛大學的研究,已經寬恕了他人的人會覺得那些曾經讓他們錐心疼痛的事情已不再痛苦了。
寬恕他人有時就象鏡子一樣反射出你對自己的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