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程發 王娟琛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鎮江方源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家富艱苦創業的經驗之談,也是他近二十年奮力拼搏的真實寫照。
提起孟家富,熟悉他的人,都認為其人其事很有點傳奇色彩。他曾是一名高考落榜青年,當上理發師勤勞致富后,又改行專攻化學工業,成為頗有名氣的化工企業家,他的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特別是依托高校科技興廠,為鎮江市旅游經濟開發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孟家富頭上有十多個頭銜:京口區首屆十佳青年、鎮江市旅游開發區商會會長、商會黨支部書記、京口區政協常委、京口區工商聯副會長、京口區優秀黨員……一個個耀眼的光環,構成孟家富豐富多彩的人生畫卷。
理發師和企業家,似乎風馬牛不相及,是命運特別垂青孟家富?故事還得從頭開始說起。從理發師到企業家
鎮江市旅游經濟開發區,坐落在京口區東郊。盂家富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識字不多,但教會孟家兄弟勤勞致富的樸素真理。提起孟氏三兄弟,鄉親們就會豎起大拇指說:三兄弟是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家富的大哥經營飯店、浴室,二哥是噴灌機廠的廠長,他排行老三,自幼聰明懂事,深得父母喜愛。學生時代生活的艱辛,貧困的苦水使他加倍刻苦學習。然而由于長期營養不良,造成神經衰弱,高考時以幾分之差,被高等學府拒之門外。
大學無門,腳下有路。1980年,19歲的孟家富,頂著世俗的眼光,克服廠來自同學、朋友、家庭的壓力,在當時的汝山鎮上開了個名為“鎮東”的理發店,取意為鎮江的東方,有蒸蒸日上的含義。
青春的歲月,如歌的年華,孟家富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他曾先后在鎮江、上海的知名理發店培訓。他拜訪過全國理發行業四大名家,特別是向上海的理發博士張學明求教技藝,學習探討如何美發美容等問題。
由于技術精益求精,為人以誠相待,發型新潮時尚,鎮東理發店出名了,顧客們有口皆碑。漸漸地由一人小店變成擁有八名理發師的大店,這在汝山鎮算是首屈一指。小孟也開始大把地賺錢,父母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一個偶然的原因,改變了他的命運。
然而,偶然寓于必然之中。這要歸功于他善于思考,善于發現。1985年,隨著生活水準的逐步提高,各地理發店增多,燙發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然而藥水緊俏,有的品牌燙發藥水、護發素質量不過關,部分顧客頗有微辭。于是他突發奇想,動了生產美發護發用品的念頭。
就像從樹上掉落下一只蘋果,牛頓就發現了萬有引力那樣,小孟從風云變幻的市場行情中,看到了機遇在向他招手。
一個人的一生中,至少有幾次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遇,然而機遇是個赤身裸體的孩子,稍不留意,就會溜走。
思維敏捷的孟家富抓住了這個機遇,他毅然決然地丟開了正紅火的理發店,帶上開店賺的5000元辛苦錢,只身赴北京,尋找更多更大的“奶酪”,尋找致富的金鑰匙。那一年是1985年,這在工人平均工資不到40元的年代,用5000元學費上學,沒有點膽量和氣魄是很難做到的。北京星火技術研究所京都商業學校,是有志青年匯集的殿堂。孟家富在這里獲得了催人奮進的力量,校園內觸目可見這樣的大標語:“這里是群英薈萃的地方!”“歡迎你,未來的企業家!”
小孟熱血沸騰了,他在這里結識了一大批知音,他貪婪地吮吸著知識的瓊漿……il:企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年后,孟家富回到鎮江,他招兵買馬辦起了京口時美化工廠。由于他狠抓技術、質量,產品在鎮東理發店不斷實踐,逐步改進,銷路很快打開了。為了贏得更多市場,他與上海某化工廠合作,生產的“時美”燙發藥水,銷路覆蓋了鎮江和南京、上海、蘇州等經濟發達地區,名噪廣時。
在此期間,他有過征用土地招工、進銀行的機會,都被他放棄了,他認為自己能成為發展經濟的帶頭人。經過6年運作,孟家富深刻領會到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市場經濟規律。為了尋找更甜美的“奶酪”,他決定另辟蹊徑,開辦京口洗滌劑廠,從而實現了從民用化工到工業產品的飛躍。他深知企業要做強做大,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走多元化的發展之路。除了生產金屬脫脂劑、膠水、潤滑洗滌劑等,他又開辦特種機械廠,生產美瓶劑和流水線配套用的美瓶機,這個新產品覆蓋全國大部分城市,銷售勢頭一路看好。為打響企業品牌,孟家富辦理了商標注冊,成立了方源化學有限公司。
早在北京學習時,孟家富就深深懂得,科技能使企業插上飛翔的翅膀,公司的發展,全靠產品的科技含量高。用別人的招牌不如創自己的品牌,他依靠高校和科研單位的技術力量,借雞生蛋,創立“金山”牌清洗劑,成為華東地區啤酒廠家均使用和叫得響的品牌。
他向全體員工提出“沒有最好,只求更好”的響亮口號,陸續從南京大學、江南大學、江蘇大學、鄭州輕工學院等知名院校聘請6名教授和化工技術人員,作為常年技術顧問,提供新產品、給予技術指導。該公司掛靠高校,先后研究開發了15個化工新產品,實施了生產和科技聯姻的模式。
孟家富特別敬重方云教授,他是原無錫輕工學院、如今的江南大學化工學院院長,在全國輕工行業有較高的知名度。孟家富動情地說:“方教授如今已是博士后了,他誨人不倦的高尚人品,使我終身難忘。每次和他聯系,他都在實驗室里工作,遇到生產難題,往往一個電話就迎刃而解。方教授常常指導我購書、閱讀,使我在化工人門中能找到捷徑。”
除此,他以人為本,努力提高員工和自身的素質,組織員工學習WTO知識、生產管理技能和法律法規。近期,他又建了公司網站,以獲得更多的科技信息和市場信息,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造福社會共同致富
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知恩圖報,這是孟家富的做人準則,他從不諱言自己出生于貧苦的農民家庭,與過去同樣貧困的鄉親們血肉相連,情同手足。在經濟上取得回報的同時,他沒有忘記應當擔負的社會責任。近年來,他為28名下崗職工提供再就業機會;5年來,向國家上交稅收200多萬元;他支持希望工程,資助貧困學生重返課堂;他為敬老院送溫暖,向社會有關方面捐款達30萬元。
他常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滿園春。他認為,一個人富裕,無法使整個地區富起來,只有富裕的人多了,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開發區才能真正富起來。為積極響應京口區委、區政府倡導的“雙輪驅動”的號召,在發展自身企業的同時,帶動其他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他于1995年成立了鄉鎮商會,他被選為會長。1996年,在他的大力號召下,9名會員自籌資金蓋起100多平方米的商會樓。1999年在全市鄉鎮商會中,第一家成立了商會黨支部。商會成立以來,活動正常,工作出色,連續四年被評為光彩之星,每年均被評為先進鄉鎮商會。
作為政協委員和會長,孟家富充分發揮其橋梁和紐帶作用,商會成立后,他組織重點企業老板先后到溫州、廈門、上海、昆山和東南亞地區參觀取經,接受新信息,帶領個私企業主參加國內部分大學產品成果洽談會,聽取各類專家講座,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翟懷明,原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戴鎮基,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邵軍,先后慕名來商會視察調研,給予高度評價,稱其是“江蘇省第一家鄉鎮級自有房產的商會”。
孟家富切實把握市場行情走向,緊跟形勢,新產品的開拓始終圍繞市場需求,由此開發了電子油漆產品。隨著城市發展,他瞄準人們對綠色環保的日益重視,因而開發幕墻等建筑裝潢產品,研制環保涂料,成了該公司的新課題。
孟家富還年輕,他還有較長的人生之路要走。他渴望該公司的美瓶機等產品能走向世界,占領世界市場,他將繼續邁開堅實的步伐,繼續書寫農民企業家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