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予
煤炭市場在沉寂了近五年之后,終于自2000年下半年開始逐漸轉暖,從2001年7月開始,煤炭價格更是狂漲不已,其勢頭不弱于1996年初煤炭市場價格飛揚的勢頭,尤其是華東、中南、華北以及西南地區漲幅不同。目前的價格上漲水平已經接近1996年初煤炭交易價格的最高水平。陜西也一樣,平均價格每噸上漲10—15元。今年陜西國有四大礦務局煤炭銷量可望達1200余萬噸,創歷史新高。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認為煤炭前景樂觀,忽略了煤炭的結構調整和發展,產生了煤炭生產的誤區。
一、煤炭形勢好轉的緣由
好轉受多種因素影響,綜合分析看,主要是國家宏觀的調控與微觀經濟形勢的影響。
1.國際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拉動煤炭需求穩步增長。從大的方面看,西部大開發、三峽工程、西氣東輸及奧運會等項目的進展、開工,使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專家預測,到2002年年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率達到7.5%左右,由此,刺激電力、冶金等耗煤行業的發展,陜西的蒲城電廠二期工程開工,韓城電廠二期工程開工,神府坑口電廠的開工等使煤炭需求量增加。
2.連續幾年,國家對煤炭行業關井壓產、限產政策的逐步落實,尤其是2001年以來對小煤窯的治理整頓,國家經貿委、國家安全生產委員會就煤炭總量控制,安全生產,關井壓產等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由于受安全狀況的影響,小煤礦關閉工作步伐將加快,同時國家經貿委還對煤炭企業實施總量調控,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煤炭供求平衡,陜西也同樣。
3.進口煤炭對煤炭市場的沖擊減少,主要是煤價穩定,相應的世界原油價格的波動使煤炭出口增加。
4,一些省份對國有煤礦政策的傾斜,包括對國有煤礦一些資源枯竭礦井的破產,減輕了國有煤礦的負擔。
5.社會庫存仍維持在合理的水平,除港口,一些沿江電廠、沿海電廠存在煤量較多外,同時多為大型煤炭企業壓庫促銷,煤炭庫存也相應減少,這也為煤炭形勢好轉創造了條件。
6.由于煤炭價格的穩定,煤炭用戶對市場信心逐漸恢復,對煤炭市場走勢表示樂觀,一部分用戶已開始儲煤,為冬季用煤高峰做準備。
二、煤炭形勢好轉的利與弊
正常情況下,煤炭價格應該體現其價值。煤炭價格短時間內猛漲、急跌都會脫離其價值規律,脫離社會的承受能力。這次煤炭價格上揚既是其必然,合理地恢復性增長部分,又有其超出理性的不合理成分。
煤炭價格隨著煤炭市場的復蘇,自2000年4月出現恢復性增長,表明煤炭市場逐步擺脫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并略向供小于求的方向演變:首先,煤炭價格的飛揚有利于煤炭行業人氣的聚集和提升;其次,通過煤炭價格的變化可以使整個市場的資源配置趨于合理,有利于促進煤炭的合理流通;第三,多年來煤炭行業一直趨于虧損狀態,陜西四大礦務局長年虧損上億元,隨著企業的下放,政府補貼的減少和取消,此次價格的回歸與上揚有利于煤炭企業扭虧和解困。除此而外,也會產生一些弊端:1.煤炭價格上揚使煤炭生產回報豐厚,將極大刺激已經關閉和被治理的小煤窯的死灰復燃,進而增加國家關井政策的執行難度,破壞稍有改善的煤炭生產秩序,再度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2.煤炭價格颶升,使得煤炭溝通環節又有了暴利可圖,一些公司和個人會再度揭竿而起參與煤炭經營,從而影響正常的煤炭溝通秩序。3.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所以,煤炭價格上漲和資源緊張的狀況,將加大正處于恢復和上漲階段的各類生產企業的成本,影響和制約國民經濟的發展。煤炭產量大幅增長,雖然使煤炭企業收到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過量增長,持續增長,很快就會使所得效益化為泡影,從而影響國有重點煤礦來之不易的扭虧成果,造成煤炭供大于求、煤價下滑的局面,使煤炭企業重蹈陷入困境之轍。
陜西煤炭資源豐富,煤炭可采儲量居全國第三位,探明儲量1629.9億噸,其中低硫、低灰優質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一位,主要分布在黃陵、彬長、榆神礦區,還未大規模開發。主要礦區資源條件較差,難以持續發展。由于歷史原因,渭北石炭疊紀煤田的煤炭資源開發較早,相繼形成的銅川、蒲白、澄合、韓城四大國有礦區,經過數十年的開采,現正進入深部煤層,地質條件日漸復雜,開采強度和成本不斷加大。礦井進入能力衰減期、瀕臨報廢,發展后勁不足,大部分礦井煤炭生產成本高、售價低、虧損嚴重,形勢好轉只是暫時的現象,加之經營戶、用戶屯積煤炭增加,可以說危機四伏。據此,我們應當對陜西煤炭企業發展戰略,要有新的認識,采取相應措施。
1.發展的新機遇。
①陜西省煤炭資源豐富,煤質優良,開采條件優越,是建設現代化礦區的理想之地,國家已將該省確定為主要的優質動力煤生產基地。
②隨著西一康一神一延,西安一南京鐵路的相繼建設,以西安為中心的高速公路網的建設,為陜煤外運提供了極大方便。
③“西電東送”北通道工程開工建設使得富煤地區“煤變電”,使得煤炭運輸成本降低。
④西部大開發政策互利,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我國加入WTO,煤炭出口機會增多。
2.面臨新的挑戰。
①我國加入WTO后,面臨外國煤炭和其它能源產品的沖擊,國外石油、天然氣優質能源進口量和價格的變化,直接影響國內煤炭市場的供求關系;鋼鐵、建材、化工等能耗產品關稅下降,國外同類產品以價格、質量優勢進入國內市場,進口量增加,直接減少國內煤炭消費。
②由于全球對改變大氣溫室效應和環境保護的強烈要求,生活燃用煤,尤其是城市需求越來越受到限制。
③西氣東輸和三峽工程等能源項目在今后幾年相繼投產,使得東部煤炭能源市場萎縮。
④外國跨國公司和我國主要用煤行業的集團化,對我國的煤炭企業構成嚴峻的挑戰。
3.加快發展的新舉措。
①從政府角度來講,要明確目標,制訂發展思路。繼續堅持關井壓產、控制總量的政策,按照“收縮中間(即蒲白、澄合礦區)、移動兩頭(即銅川、韓城礦區)、擴大黃陵、開發彬長、進軍榆神”的發展戰略,激活四大資源衰竭礦區,做好彬長、榆神礦區的開發和準備工作。
②實施大集團戰略,建立新的煤炭企業管理模式。以優勢企業和骨干企業為龍頭,以產權為紐帶,采取聯合兼并、收購參股等方式,組建銷售煤炭行業的“航空母艦”。
③實現技術創新,構造企業創新體系。
④轉變傳統經營模式,促進礦區持續性發展。按照產業關鏈度,延伸煤炭產業鏈。大力發展煤一電、煤一化工、煤一建材等高耗能、高附加值產業,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特別是在經營狀況好的情況下,居安思危,優勢互補。除此之外,利用礦區靠近農村,職工文化素質相對于農民來講又比較高的優勢,發展生態農業,以便安置下崗職工。
總而言之,我們不要因為煤炭市場短期內的良好形勢而忽略了對煤炭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要防止供求矛盾的再度出現,要使煤炭企業向良好的秩序發展。
(作者單位:蒲白礦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