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讀解吳新亞,
在當今人才濟濟的中國畫壇中,山水畫家、國家,一級美利幣、中國哭木冢協會會員、江蘇省鎮江市國畫院副院長楊逸塘無疑是一位引人注目、富有才華和強烈創作個性的藝術家。他的山水畫功力扎實、構思新穎,在承繼傳統的土壤上突破性地進入了一個新的表現層次,凝聚成一種.“渾樸自如,大氣蒼茫的畫風。楊逸塘的巨幅作品《十里漁鄉》,生機盎然,水墨交融,濃淡渾厚,具有一種引人人勝的美感。捧讀他的作品,有一種賞心悅目的美的享受,既有傳統中國山水畫的精髓、神韻,又有一種新風撲面的時代氣息和現代感。想來,這也就是他的作品擁有眾多欣賞者并為海內外權威評論看好的原因。
楊逸塘走的藝術道路頗有特點。他1938年出生于太湖流域的江南水鄉常州市,在家風的熏陶下,幼穎悟有異秉,喜丹青,立以畫為宏志。1960年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師從著名大畫家、教授傅抱石、陳之佛、亞明,從而畫藝學識大進。教授的諄諄教誨“搞藝術要深人生活,觀察生活”使其萌生與幾個同行發起并組織沿.著新四軍征途寫生的創作活動。其間,他們不畏艱難,行程兩萬多公里,創作了上百幅作品,形成了“新四軍征途書畫展”作品,并先后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舉辦專題畫展,受到廣泛歡迎,人民美術出版社為畫展出版了大型畫集。其中楊逸塘的《青弋江畔》、《夕照明》等17幅作品成為該畫集的扛鼎之作。
楊逸塘作為中國畫專業畫家,他歷訪名山大川、湖泊小溪,以真誠打動自然,又以自然來激發靈感,極力擺脫傳統的束縛,探索自己的繪畫語言和表現領域,積功累月增強自身的藝術美感和文化底蘊。他的作品融江南水鄉的民風民俗民情,以獨特的視角,通過筆墨傳達他的藝術思想和人生感悟。他的畫調動內氣,以意領氣,氣貫筆墨,使整個畫面氣脈貫苧戶甲正平中有奇險,筆法熟中帶生澀。注重個人感受,能在傳統中開辟新意,頗為耐人尋味。1983年初春,他在特具江南水鄉特色的蘇州東山、西山寫生時,他被那里的古風猶存的漁舍、水中點點白帆以及岸邊茂密的枇杷組成的一幅幅民風純樸,情趣橫生,詩一般的畫境所感悟。自此,他的畫風隨著實踐而有所創新,他;了世人所慣用的名山大川入畫的傳統模式,而把名不見經傳的江南水鄉野景作為創作的題材展示在人們的面前。為吸收江南人家的綿密溫情,用墨用色亮麗的水鄉風光繪畫出許多佳作。他曾五次南行,從常熟的大虞山到姑蘇城內的水巷小橋,從美麗的太湖湖畔到魯迅故鄉紹興的百草園、三味書屋及稻香魚肥的產運河去寫生,到處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印,通過實踐大大豐富積累了潛心創作的素材。毫不夸張地說,在傳統的熏陶和高師的指導下,楊逸塘的繪畫藝術形成了古典藝術的高占精神和新文化創新思想結合的風格。
的確,品咂楊逸塘新一階段的作品,透過現代、精美、鮮活的畫面,能體會到中國畫傳統的永久魅力。楊逸塘涉獵廣泛,風格多姿,也是他的創作特點之一,他的山水畫構圖新穎,筆墨酣暢,具有深邃的藝術意境。專家評論他的畫:“豪放中不失精微,簡練中氣象宏壯”。因而他成為江蘇乃至全國畫壇一位引人注目的山水畫家。他近師太湖流域,以水為師,得水之神,所以他畫的水,無論是谷紋漣漣,純生微波;無論是雨斜風驟,波濤連天,總能下筆如神,得水之理想。以此功力,他畫的《湖灣春曉》、《湖灣漁汛》、《漁歌悠悠頌江南》的作品,使江南水鄉的人民覺得如入畫圖。
縱觀楊逸塘各個不同時期的山水畫創作,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風格主要是重傳統、師造化、崇意境的三結合的產物?!帮L格即人”,任何作品都是人格力量的反映。一個特殊畫家的形成,其經歷、教養、個性、氣魄諸方面的因素,潛意識的影響其去追索個人獨特的畫風。楊逸塘的山水畫之所以能與讀者共鳴,關鍵在一個“情”字。情,是畫家本人思想感情和筆墨的交融,是形、神、情與理論的組合。楊逸塘的出類拔萃,就在于將自然山水世界中靈感,呼喚人自己的創作激情。他善于將司空見慣的湖泊、小溪、草木、山巒、庭院,以及蘆蕩中的蘆花、石徑、小橋流水、茅舍宅院、坡腳巒巖之中肇出天然情性,達造化之功,完山水之情,在平凡中出其不意地畫出令人感嘆的不平凡的神來之筆!楊逸塘亦喜寫生,他在江浙兩省一帶的山水組畫,風情、雨、露、春曉、殘雪、流霞、煙霧,表現得亦山亦水、亦氣亦云,讓人們得到藝術想象和享受。這也是他的山水畫意境美的奇特之功。正如全國著名畫家亞明為《楊逸塘山水畫集》題詞“水鄉詩江南情”的中肯贊許。
如今,其代表作品多次人選國內外大展,曾獲中國美協中華杯佳作獎、上海美術館書畫大展金獎、中國美術館當代中國鄉村田園畫展金獎,《美術》、《美術研究》、《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江蘇美術》、《江蘇當代書畫精晶選》以及香港、新加坡、菲律賓、臺灣等海內外報刊、畫集均有專版發表和介紹,美國、德國、日本、香港等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及收藏家均收藏其作品,出版有《楊逸塘山水畫集》等,并先后應邀在江蘇省美術館、山東新聞書畫院、日本國等舉辦個人畫展。應邀赴北京為天安門、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外交部香港新大樓、中央軍委大樓、北京京西賓館、中國駐外使館及南京江蘇省會議中心、金陵飯店等繪制大幅中國畫。其藝術簡歷人編《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等多部國家認可的大辭典。
楊逸塘在繪畫創作中堅持自己一貫的美學原則,又保持自己對自然、對生命的真誠體驗,使中己的藝術特點、藝術語言更加個性化,在藝術上不斷超越自我,這就是楊逸塘的追求。他的作品味醇厚,深得傳統筆墨之精粹。作畫之中,他強調用筆一個“寫”字,用墨一個“水”字。觀其畫,舉種難以言傳的筆墨精神和手上功力極其到位。
畫如其人,我們從畫中依稀看到楊逸塘的藝術軌跡。他運用自己的全部激情與山色共舞,與奉水同唱,譜寫生命的篇章。楊逸塘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望他不滿足于眼前的成功,繼續駕霧驅云,跋山涉水,奔向燦爛藝術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