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信 劉明文
做官是為了做事,做好事,辦實事,官德
——陳廷榮的座右銘
“大江奔騰欲何至,天落三島集于此,放眼煙波千萬事,太平地處太平時。”這是1984年10月費孝通視察揚中時的題詞。被譽為“魚米之鄉,江中明珠”的揚中是由“三島”組成,其中的一個島嶼就是西來橋鎮,我們所采訪的該鎮父母官陳廷榮同志是于1995年11月份第2次調到西來橋政府工作,先是擔任分管農水、交通的副鎮長,1998年12月初任黨委副書記、鎮長,2001年6月又擔任西來橋鎮黨委書記。前后兩次在這里工作了10年以上。是不是他對西來橋鎮情有獨鐘?陳書記說:“是因為我做到了‘三多三少,一是多作奉獻,少貪實惠,說實話,在隔江過水的西來橋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奉獻,原因是耗時間多,費精力多,但得到的‘俸祿卻比兄弟鄉鎮少。二是多下基層,少坐‘公堂,多下基層接觸實際,能夠使實招,求實效。我認為現在道路通暢了,交通工具上檔次了,一個鎮就這么大范圍,我經常到村、到企業,去現場了解,當場解決相關問題。三是多辦實事,少作空論,我在任副鎮長時就是因為干實事被大家推上鎮長這個崗位,我不忘記現在所處的書記位置也是對我干實事的獎勵,但同時清醒地認識到這是人民需要我為大家干更多的實事。”
在目前對外交通相對不對滯后的西來橋鎮,發展顯得特別重要。陳書記說:“不發展要落后,發展慢了也是落后,不跨越發展同樣是落后。因此,我們確立了‘與時俱進、加速追趕、奮發作為、跨越發展的指導思想,在觀念轉變、思維創新上下功夫,在招商引資、鼓勁造勢上做文章,在謀求更大作為上求實效。”
要想外商、外資入境,本地能人、企業不出境,必須建設好軟、硬環境。“先栽梧桐樹,再引金鳳凰。”在鎮江市、揚中市兩級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和幫助下,西來橋鎮近年內完成了“六大工程”,即江堤的止坍護坎工程;238省道西來橋段3.74公里的竣工通車,這是該鎮交通史上繼北勝碼頭輪渡通航、連接常州、武進的“幸福大橋”建成通車后又一件值得書寫的歷史新篇章,西來橋已成為揚中和蘇北地區通往蘇南地區的“江中走廊”;敬老院及老年公寓、自來水廠和取水口整體搬遷;衛生院增添儀器設備,調進醫技人員,并已創建為“鎮江市衛生鎮”:新建中心幼兒園,并在通過教育現代化驗收后升格為鎮江市一類幼兒園。緊接著西來橋鎮又啟動民資開工建設“六小工程”,即:園區大道、港北大道、幸福南路、人民西路、幸福北路、圓盤雕塑。目前集鎮建設美化、亮化、凈化程度提高。中心圓盤雕塑矗立,道路硬質化,路牌明朗化,宣傳牌規范化,圍繞街道的裙圍工程建設加快,一批企業和部門亮化工作到位,新的自來水廠投入運行。創建為“鎮江市新型示范小城鎮”。民政、計生、社會治安工作又上新臺階,綜合治理工作連續三年被評為鎮江市先進單位。
目前,西來橋鎮的經濟建設不僅能跟上全市的節拍,而且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農業生產保持穩定發展,年年都是豐收年景。為了提高農民收入,進行了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使農民既要有糧吃,又要有錢用,以庭院經濟為著力點,專業化、高附加值的新型產業結構逐漸形成。
西來橋鎮工業經濟更有起色,黨委政府確立了“要發展,能發展,大發展”的意識,對全鎮干部進行“區域有限,發展無限,克服守攤子,立大目標,干大事業”的精神引導,壯了膽氣,揚了士氣,同時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始終以“項目立鎮”為抓手,加快了全鎮工業經濟的發展步伐。一是迅速調整產品結構,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規模企業。鎮江市捷野集團連續三年名列全市三十強,江蘇榮昌化工有限公司發展勢頭咄咄逼人,鑄造閥門廠勢頭強勁,為西來橋挑了大梁。二是幫助改制企業克服困難,及時調整,疏理好有關事務,使改制企業煥發了蓬勃生機。三是抓人才的引進,激活了工業經濟發展的源頭。使其走上了一個較快發展的軌道。西來橋鎮——季度工業經濟形勢看好,四項經濟指標全面增長,達到和超過序時進度,而且量、質同增,利稅比去年同期增長55.08%。11家定報企業四項經濟指標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1.45%、24.79%、30.26%和45%,完成年計劃的27%以上。
目前引進的外資項目進展順利,與江蘇鐵本鋼鐵有限公司(香港鷹聯亞洲有限公司)的正式合同已于4月9日簽定;深水碼頭4月中旬開工;硅鋼廠、焦化廠的項目報批工作正在進行,一期拆遷范圍2001畝左右。去年年底落戶的兩個臺資企業:揚中悅仕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已開工生產,揚中銳達實驗室固定設備有限公司4月底正式投產,年銷售可達2500萬元。
揚中市委市政府“主抓工業、主攻外向”的戰略,在西來橋鎮由陳廷榮書記歸納為“點火”和“滅火”兩方面的工作。他風趣地說:“點火就是點好‘三把火:1.處點——有投資欲望、有投資能力的都來投人,使企業個數增多。2.點大火——規模骨干企業迅速膨脹,小的變大,大的變強。3.點野火——小島以外就是外,要打好3000米的深水岸線牌,洗好常(州)武(進)牌。‘滅火:就是營造發展的軟環境,企業一旦出了問題要幫助疏導并給予指導。”在抓項目促發展上,在搞技改謀擴張,尤其在大項目的落戶,確保投產達產上,陳書記說:“我們要發揚三種精神,矢志不渝地去干,三種精神即:70年代種雙季稻、80年代計劃生育工作的大結扎、90年代小平南巡講話后的敢冒、敢試精神。他在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就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主體是一套班子、三支隊伍、即黨政領導班子,村干部隊伍、企業經營者隊伍、機關工作人員隊伍。要求上是通過“三力”達到“三意”,即竭]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不遺余力做好中心工J作,全力以赴做好其他工作,達到“領導滿意、部門如意、群眾合意”。
揚中和西來橋鎮之間的“揚中二橋”已于去年11月30日隆重開工,總投資1.8億元,預計2004年8月建成通車。江蘇鐵本鋼鐵有限公司落戶西來橋鎮,將在南面夾江邊再建一座大橋,不久的將來,西來橋鎮將是“一島三橋”。西來橋鎮廣大干群奮戰今天,展望明天,無比喜悅,信心百倍。有詩為證:“一島三橋好氣派,五洲四海賓客來,喜迎春夏秋冬福,廣聚東西南北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