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安康市曾家鎮宏偉村(郵碼:725000)農民王成云、牛頭店鎮前進村農民徐昌偉、曙坪鄉桃園村農民孫勝友等人自籌資金18000余元,到四川省南江縣購回黃羊20只,進行舍飼喂養。他們收集養羊的技術資料自學,把畜牧技術人員請到家,現場講授羊的飼養、交配、繁殖、疫病防治等技術,把每項技術都熟記于心,在養羊過程中加以運用,根據不同季節,提前打防疫針。良好的管理技術、飼喂方法和針對性的疫病防治,使他們養的羊發病率極低,長得又肥又壯。僅養羊一項,人均純收入每年以1.2萬元左右遞增,累計人均增收達4萬余元。他們靠科技養羊不僅蓋起了新樓房,還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致富之路,各自存欄的100余只羊,招徠很多本地和外地客商上門購買。(陜西陳春生)
循環養鴨獲利多
江蘇省贛榆縣沙河鎮掘河村(郵碼:222100)農民胡尊文,通過循環養殖英國櫻桃谷肉鴨,僅半年時間就獲利1.8萬元。
2002年3月初,胡尊文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查后,首批引進了1500只櫻桃谷肉鴨苗飼養。這種鴨原產自英國,體肥個大,生長期短,45天即可達到3公斤,凈重可達2.1公斤,并且肉質鮮美,市場行情很好。胡尊文購買了養鴨的技術書籍,仔細研究,自己配制飼料,降低20%的養殖成本。當他的第一批肉鴨苗長到中期、賺錢已成定局時,他又每隔10天就購進300只苗鴨,進行循環飼養。這樣的養殖方法大大提高了鴨場的利用率,減少了資金的占用率,管理更容易,也不會因一次養得過多而影響魚的生長,同時鴨糞可喂魚,養鰱魚等魚種就不用再投餌料了。
通過循環養殖,胡尊文每個星期就可賣一次商品鴨。他還與板鴨廠聯系,直接銷售給加工廠。這樣,他每個月通過養殖櫻桃谷鴨可獲得綜合經濟效益3000多元。(江蘇馬偉)
庭院養鱘魚 年收入十萬
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鎮黃莊村(郵碼:441800)農民安明樂,高薪聘請水產投術員,投資7000元,在自家333平方米(半畝)庭院搞起了鱘魚養殖。他在庭院里建起深水魚池4個,淺水魚池3個,室內魚池4個,育苗池2個,并按技術要求安裝防護網,每天24小時補充換水。為了讓鱘魚吃到新鮮的昆蟲,他還煞費苦心地到廁所撈蛆蟲喂魚。
當第一批成魚上市時,他又四處找銷路,最后把銷路定在了星級賓館,賣價由每公斤50元漲到80~100元。就在他這個小小的庭院里,一年產商品鱘魚1100公斤,收入達10萬元。(湖北王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