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渭泰 席亞鵬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和活躍市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民營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我國加入WTO,為民營企業開展國際貿易,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為其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一方面,民營企業在與跨國公司較量中,借鑒、吸收其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經驗,通過合作生產,特許經營等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從而提升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由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外國公司大量涌人國內市場,競爭加劇,迫使民營企業不斷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即人們常說的“狼來了”,要與狼共舞,唯一的途徑就是使自己變成“狼”。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進而不斷發展壯大。
在新的形勢下,民營企業也面臨新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市場國際化。加入WTO以后,中國經濟融入并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有利于民營企業開展國際貿易,開拓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國際化,而且在某些行業,如勞動密集行業還有一定的競爭力。但那種靠高關稅保護,獨占國內市場的時代已不復存在,隨著我國逐步降低關稅水平,國外產品大量涌人國內市場,外資企業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將使國內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甚至達到“白熱化”程度。市場是統一的,它不同情弱者,要想有立足之地,必須做強者;市場是開放的,劣汰是不分國界的,也是不可抗拒的。這將使民營企業,尤其是高科技或資本與技術相對密集的民營企業面臨更加嚴峻考驗。
二、管理科學化。隨著民營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家族式經營、作坊式管理難以駕馭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家長式個人決策難以應付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用人唯親形成不了優秀團隊,反靠“人治”留不住真正人才,更難適應激烈的國際競爭。如果規模上去了,管理跟不上,很有可能造成“全盤皆輸”的被動局面。
三、科技現代化。民營企業規模小,基礎差,實力薄,產業集中度低,很難同資產規模高達數百億、上千億元的跨國公司進行較量。要想在競爭中取勝關鍵是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而企業研發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是以大規模的科技投入作為支撐的。世界500強企業在RD費用上占銷售收Xl:C重超過5%,而我國大型企業反占1.1%—1.38%,而中小企業其比例更小,民營企業更是投入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大多數企業主要以模仿創新為其主要生產特征,產品檔次低,遇到市場萎縮,就會面臨衰退境地。
四、競爭白熱化。民營企業的人員素質,從整體上來說,已不適應迅速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求,而且跨國公司憑借其雄厚實力,以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國培訓等優厚條件搶奪人才,使人才競爭達到白熱化程度。民營企業面臨人才大量流失,更難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各方面的高級人才。
五、產權清晰化。民營企業在產權上存在兩大缺陷:一是產權不清。極易導致產權糾紛,嚴重阻礙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二是產權單一。家族式經營適用于個人獨資和合伙制企業的經營方式,一旦企業規模擴大,市場競爭加劇,技術進步加快,其局限性就會凸現出來,嚴重制約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
面對新的挑戰,民營企業要努力在五個方面實現創新:
一、制度創新——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體制上與國際接軌。民營企業的創立和發展,和市場經濟有著天然聯系;但要適應國際市場競爭要求,必須在體制上與國際接軌。家族式管理是適用個人獨資和合伙制企業的經營方式,它具有組織成本低的顯著特征,在民營企業創立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旦企業規模擴大,市場競爭加劇,其局限性就會凸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必須進行制度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行股份制改造,實現股權多元化,變家族式為股份制,形成科學合理的領導體制和組織制度,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民營企業的運行效率,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制度保障。
二、管理創新——全面提高民營企業的整體素質,在管理上與世界接軌。面對全球化經濟和國際化競爭,民營企業要按國際通用規則規范企業行為,科學管理企業。在這里要樹立全新的經營理念,引進和吸收國際知名企業成功的管理經驗,尤其要注重企業發展戰略研究,考慮企業長遠發展和在未來競爭中所處的位置。大膽引進和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現代化管理手段,努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三、科技創新——不斷增強產品競爭力,在科技上與現代化接軌。企業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說,取勝的關鍵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產品是核心競爭力的精髓,科技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靈魂,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要有競爭力,關鍵是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質量高。作為民營企業,尤其是高科技民營企業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必須要建立研發機構,注重對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斷開發新產品;必須按國際產品質量標準組織生產,完善質量認證和保證體系,生產出高質量的優質產品。這樣在國際市場上才具有競爭力。
四、人才機制創新——增強民營企業發展后勁,在機制上與市場經濟接軌。未來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作為高素質群體是生產力中最具先進性和創造性的因素,對企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入WTO,人才將成為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人才競爭將會出現白熱化局面。從這個意義上說,民營企業要樹立以人為本思想,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目標與員工行為趨于一致,形成群體成員的共同理念和價值行為,培養優秀的團隊組織;注重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形成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和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例如,年薪制、期權制等,吸引優秀人才,留住優秀人才,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五、營銷機制創新——提高民營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在營銷上與國際市場接軌。加入WTO,面對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必須把開拓市場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營企業在這方面雖然有一定優勢,但要在國際市場上和跨國公司較量還有相當難度。所以,必須樹立全新的營銷理念,制訂營銷策略,建立營銷網絡體系,運用現代營銷手段,搞好售后服務,不斷拓展市場。
(作者單位:咸陽造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