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融透露
部分國有獨資中央企業將建立董事會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榮融說,為處理好中央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關系,落實國有資產經營責任,2004年,國資委將在部分國有獨資中央企業建立董事會試點工作。
李榮融是在近日召開的國資委黨員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培訓班上說這番話的。他指出,作為推進中央企業改革的一項重點內容,到2004年,國資委將選擇部分國有獨資中央企業建立董事會試點,以加快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
依照公司法,在國有獨資中央企業建立董事會,有利于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快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步伐。
2004年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關鍵一年,多項改革的試點工作將全面啟動。李榮融強調,除了要建立國有獨資中央企業董事會試點工作外,國有企業在年薪制、高新技術中央企業股權激勵、公開招聘高級管理者及董事和獨立董事、職工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試點工作也即將展開和進一步完善。
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將到消市場準入資格
近日陜西省副省長鞏德順針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發表電視講話,強調對惡意拖欠的單位要施以處罰,直至吊銷營業執照,保證農民工能夠拿到工資,勞有所獲。
鞏德順說,陜西大約有300;:5'農民進城務工,占到整個農村人口的18.5%,是一支很龐大的、很重要的力量。拖欠農民工工資即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為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我省將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牽頭,組織建設、交通、公安等有關部門對全省使用農民工的建設單位進行一次全面的大檢查。另外,全省各級勞動保障部門也要加大工作力度,各級都要設立舉報電話。對農民工舉報拖欠工資的問題,每一件都要引起高度重視,都要認真進行追查。此外,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和建設廳準備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在使用農民工合同的簽訂上要保證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勞動關系,按照勞動合同去兌現農民工工資的發放。再就是加強對使用民工建設單位的管理。對那些嚴重拖欠、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單位要施以處罰,取消其市場準入資格,對其中的責任人尤其是責任重大的人要追究法律責任。
秦川發展公司控股聯合美國工業公司
近日,陜西省工業重鎮寶雞市國企改革、重組并購又傳喜訊,秦川機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購了《聯合美國工業公司的股權,成為寶雞市首家并購控股海外大公司的上市企業。秦川發展公司稱,此舉旨在利用聯合美國工業公司的著名品牌、銷售渠道、技術力量和地理優勢,建立進入國際制造業中心地區的橋頭堡,擴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秦川發展公司進行現代化企業制度改革以來,實施“做實本部、做強主業、做大規模”的發展戰略,不斷建立和完善戰略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創新三個體系,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公司開發的產品先后獲得了幾十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和優秀新產品獎。今年1到10月份,銷售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分別高達61%和56.6%,創歷史最好水平。
聯合美國工業公司是一家具有80年歷史的大公司,具有世界上少有的完整拉削工藝技術與系列產品。秦川發展公司這次通過實施股權收購控股聯合美國工業公司,對于加快陜西和寶雞機械制造業基地建設,實現與國際市場接軌,建設西部經濟強省具有重要意義。
機關告別“鐵飯碗”我國已辭退17857名公務員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李薇薇)我國人事制度的出口已經暢通,機關逐步告別“鐵飯碗”,“能進不能出”的弊端開始打破。
從人事部了解到,從1996年到2002年,全國共辭退國家公務員17857人,辭職28628人。對于紀律松弛、工作渙散、違法亂紀的堅決清除出公務員隊伍,對于不適合在機關工作的允許其辭職,保證了我國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此外,國家還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公務員紀律和行政處分的規定,加強了對公務員的有效監督。據統計,在1993年到2002年間,共有156022人受到各種行政處分,僅2002年受處分的公務員就達10842人。
在通過處理違紀公務員,強化制度約束,規范公務員行為的同時,還建立了公務員權利保障機制。據不完全統計,申訴控告制度實施以來,各級人事部門共受理公務員申訴287件,其中撤銷或者建議撤銷原處理決定的占到20%。不公正的人事處理得到了糾正,維護了公務員合法權益,保障了公務員制度的正常運行。
明年我國就業新目標:新增就業900萬
再就業500萬
盡管我國已經全面實現今年的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但明年的工作任務將更加艱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宣布:我國明年將新增就業900萬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0萬人,全面超過今年的就業和再就業目標。
鄭斯林是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作上述表示的,
他同時表示,完成明年的目標,重點要明確目標責任,狠抓政策和工作的落實。一是以增加就業崗位為目標,將就業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更緊密銜接,形成良性互動。二是要以落實再就業政策為主線,集中力量解決政策落實中的操作難點,全面發揮政策促進就業效應。三是要以強化再就業服務為手段,增強就業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推進就業服務的專業化、制度化和社會化。加快推進就業服務信息化,完善職業供求信息發布制度。四是要以加大資金投入為保障,切實捉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金的運轉管理。五是以幫助困難人員再就業為重點,落實幫扶措施,推進就業援助制度化,努力開發就業崗位,有效控制失業率過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