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梅
股指期貨(全稱股票指數期貨)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它具有三個經濟功能:一是價格發現功能。二是穩定市場和增強流動性的功能。三是促進資本形成。由于股票指數基本上能代表整個市場股票價格變動的趨勢和幅度,人們開始嘗試著將股票指數改造成一種可交易的期貨合約并利用它對所有股票進行套期保值,規避系統風險,于是股指期貨應運而生。我國現階段推行股票指數交易是否必要與可行,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本文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國現階段推行股票指數交易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我國推行股指期貨的必要性
1、股票市場的存在和發展形成對股指期貨的內在需求。股票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我國整個金融市場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股市規模的日益擴大,機構投資者數量的不斷增加,規避風險的要求越加迫切,客觀上要求我國在適當時機推出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我國股市發展至今,已擁有約4.8萬億元的總市值,流通市值電達到了1.6萬億元,然而股市中的主要投資者依然是廣大的散戶。股市要發展沒有更多的資金的進入是不行的。我國股市進一步發展的主要瓶頸是資金問題,而要真正拓寬股市資金的來源只能依靠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和國外資金。然而,大資金的人市,需要成熟避險工具的保護,因此,盡快開展股指期貨交易,對于積極吸引大機構人市,真正拓寬股市的資金來源,是非常迫切的。目前我國保險業總資產約2000億人民幣,如果按照發達國家保險公司在股市中的投資比重占總資產額的20%—50%計算的話,我國整個股市可增加500—10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再加上其它機構基金的入市,能給我國股市帶來非常可觀的資金來源,對股市的發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穩定和活躍股市的需要。推出股指期貨,使投資者通過對沖等交易手段無論在行情上漲或下跌時均有獲利機會,則可提高投資者交易積極性,有利于股市活躍。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推出股指期貨給股市提供了相應的避險和套期保值機會,將促使大量閑置資金進入股市。
3、豐富投資工具,創造性培育機構投資者的需要。目前,中國機構投資者比重偏低,因此,需要創造性培育機構投資者。而培育機構投資者又需要有豐富的投資品種,特別是風險管理工具。開展股指期貨交易,為機構投資者增加了投資品種,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利于促進組合投資,降低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股指期貨的做空機制使得機構投資者可從原來的買進之后等待股票價格上升的單一模式轉變為雙向投資模式。目前,中國將發展開放式基金,而中國的證券市場是一個單向的做多市場,這就意味著基金管理人要想實現在市場上的資本增值,必須要先購買股票,由于契約的限制,基金的股票持倉量通常很高。而市場波動卻是雙向的,當進入階段性的空頭市場時,基金管理人則缺乏有效的工具回避市場風險。這個問題在封閉式基金中雖然電存在,但并不突出。然而開放式基金完全不同。一旦市場出現下跌,基金的兌付壓力就會顯著增大。基金管理人必將無法承受日益增大的兌現壓力,而進行部分資產的變現,從而引起基金重倉股的股價快速下跌,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甚至會使基金被迫面臨清算的窘境。因此,開放式基金推出必須有相應的金融衍生品尤其是股指期貨與其相配套。另外,為解決國有股的上市流通問題,政府將借鑒香港盈富基金的經驗與做法,成立中國大型基金,而股指期貨推出有利于這些指數類基金的風險回避與安全運作。可見,股指期貨有利于機構投資者的培育,這一點已被國際股票市場發展的成功經驗所證明。
4、開展股票指數交易是我國加入WTO的需要。加入WTO后將是我國經濟全面融人世界一體化的潮流中,踏上全面開放的道路,從而在不同的時間內國外資金全面進入我國的產品市場,與中資展開在這些市場的全面競爭。由于我國的金融業長期受國家的保護,與發達國家的金融相比,人才匱乏,創新意識薄弱,抵抗風險能力差等,從而使我國金融業無法在國際市場參與競爭。因此,大力培養金融人才,推進金融創新,提高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已是我國金融業的當務之急。但由于我國金融業市場化才剛剛起步,市場利率、人民幣匯率都由央行決定,沒有市場化,根本無法開展其它各類的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在這種情況下,恰恰為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推出在客觀上準備了條件。通過股票指數期貨的開展,可以在發展中培育自己的金融人才,政府電可由此探索資本市場的市場化運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防御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我國推行股票指數交易的可行性分析
1、日漸完善的法律環境為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推出創造了基礎條件。一方面,《證券法》及其它系列法規的陸續出臺,為規范市場行為,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期貨市場的相關法規也逐步完善,《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及四個辦法也已正式實施。此外,行業自律機制也已初步建立,上海和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所公布的綜合指數和成分指數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中國股市和國民經濟晴雨表,信息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黑幕交易受到越來越沉重的打擊。這些法規與以往的法制建設相結合,構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證券法律體系。這保證了股票指數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為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推出創造了基礎條件。
2、市場公開、公平、公正性的提高為股票指數期貨的推出創造了良好的運作環境。股指期貨的推出必須以現貨市場的良好環境為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場容量、系統風險和信息的對稱性。到2000年2月底為止,深滬兩地的上市公司已超千家,流通市值11000億元左右,以深發展、上海機場、上海汽車等為代表的藍籌股開始作為一個群體崛起在證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穩定和發展的中堅力量。另外,證券投資基金的數量和規模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可間接人市,券商增資擴股工作進入高潮,市場主體正在悄然變化,投資理念更趨理性。同時,通過對證券市場的一系列違規行為的處理,相應的管理辦法出臺,投資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行為得到規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更加及時、準確、完整,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正在逐步形成。
3、期貨市場的運作為推行股票指數期貨提供了寶貴經驗。我國從90年代初開展期貨交易,市場除了從事商品期貨交易外,也劉金融期貨(外匯期貨、股票指數期貨和國債期貨)作了一定的嘗試。雖然由于各種原因這些金融期貨交易最終都被停止,但這些探索不僅為現階段推出股票指數交易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而且起到了普及宣傳期貨知識的社會啟蒙作用,培養了一大批期貨專業人才,為現階段開展股票指數交易打下了一個比較扎實的社會基礎。
4、有豐富的國際經驗可供借鑒和參考。我國開展股票指數交易可以借鑒豐富的國際經驗。自1982年美國成功推出堪薩斯價格線綜合指數期貨以來,又先后有許多國家和地區推出了股票指數期貨,積累了不少市場運作實際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對金融期貨交易的把握和實際業務的操作有了比較深入和系統的研究。這些實際操作方面的和理論研究方面的經驗和成果將為中國推行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提供重要的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