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月
一、柑橘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
柑橘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18個省、市、區,是江西、湖北、四川、浙江等11個省、市、區的第一大宗水果產品,是當地農業增長、農民增收的拳頭產品。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的臍橙、南豐蜜橘、甜柚、柑和溫州蜜柑等許多早熟、特早熟柑橘品種,由于國內平均價大大低于國際平均價,出口創匯具有相當明顯的價格優勢。近幾年江西省的贛南臍橙和南豐蜜橘都有5%~10%的鮮果直接或間接出口到新、馬、泰等東南亞國家和我國港、澳、臺等地區,外銷價格十分看好,深受當地消費者和經營者的歡迎。
但是,也有些年份如1999年在部分地區柑橘出現了滯銷,據筆者深入江西省的贛州、撫州等柑橘產地調研,發現其滯銷的主要原因是品種、品系良莠不齊,品種結構不盡合理,出現了結構性的相對過剩。此外,還存在產供銷脫節,儲藏、加工滯后,果農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由此說明,進行柑橘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二、柑橘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
1.合理布局柑橘發展區域:柑橘包括寬皮柑橘類、橙類、柚類和金柑類等,由于是亞熱帶水果,對低溫要求比較敏感,因此應根據各品種的生態適應性進行科學區劃,合理布局。以江西為例,宜合理布局四個柑橘發展區域:一是贛南以發展贛南臍橙、甜柚為主的栽培區域,同時適量發展冰糖橙和哈姆林、興國3-5等普通甜橙;在積溫高的于都、信豐、南康、尋烏等縣市,宜適量發展夏橙、溪蜜柚和臍血橙。二是贛中(即吉安、撫州兩市)以發展南豐蜜橘、柑為主的栽培區域,同時適量發展早熟甜柚、本地早柑橘、無核紅橘等;在積溫較高的遂川、泰和、萬安、廣昌等縣,宜適量發展早熟臍橙。三是浙贛鐵路沿線以發展本地早柑橘(新余蜜橘)為主的栽培區域,同時適量發展溫州蜜柑早熟品種;在積溫較高的新余、貴溪、鷹潭、弋陽、橫峰等縣市,宜適量發展南豐蜜橘、早熟柑、早熟甜柚、胡柚等。四是贛北、贛東北和贛西北地區以發展溫州蜜柑早熟品種、特早熟品種為主,同時適量發展金柑等品種。
2.科學調整柑橘品種結構:
(1)臍橙:①早熟品種宜選擇紐荷爾、清家、福本等良種,其比例為7 ∶2 ∶1。②中熟品種宜選擇奈維林娜、佛羅斯特、卡拉卡拉(紅肉臍橙)、奉節72-1等良種,其比例為5 ∶2 ∶2 ∶1。③晚熟品種宜選擇佛羅斯特珠心系、晚臍橙(納佛來特)等良種,其比例為6 ∶4。④特晚熟品種宜選擇凡克曼、足主臍橙等良種,其比例為6 ∶4。⑤贛南發展臍橙選擇早、中、晚、特晚熟品種,種植的比例為4 ∶4 ∶1 ∶1。
(2)甜柚:①早熟品種宜選擇龍回早熟柚、江壩柚、金沙柚等良種,其比例為5 ∶3 ∶2。②中熟品種宜選擇沙田柚、齋婆柚、溪蜜柚等良種,其比例為5 ∶3 ∶2。
(3)冰糖橙宜選擇冰糖橙1號、冰糖橙2號、仁4號、靖冰46號、通冰8623-4號等良種,其比例為2 ∶3 ∶3 ∶1 ∶1。
(4)普通甜橙宜選擇哈姆林、興國3-5等良種,其比例為7 ∶3。
(5)夏橙宜選擇奧林達、康倍爾、伏令夏橙等良種,其比例為4 ∶3 ∶3。
(6)南豐蜜橘宜選擇楊小2-6、石-1號、果早2號等良種,其比例為5 ∶3 ∶2。
(7)柑宜選擇太田、贛1號等良種,比例為6 ∶4。
(8)本地早柑橘宜選擇新余蜜橘、新本1號、黃斜3號、華農本地早等良種,其比例為4 ∶2 ∶2 ∶2。
(9)溫州蜜柑早熟品種宜選擇宮川、興津等品種,其比例為6 ∶4。
(10)溫州蜜柑特早熟品種宜選擇市文、宮本、石子頭1號等良種,其比例為6 ∶2 ∶2。
3.按無公害要求發展柑橘產業:
(1)改自由化育苗為“三證”育苗,保證良種純系苗木質量。建議以縣、市為單位實行苗木繁育、運銷一體化經營。對有育苗條件的單位或專業戶,必須有良種母本園,并發給育苗許可證,同時對出圃苗木應持有合格證,對調運苗木應持有檢疫證。杜絕假、劣、病苗進入和銷售。
(2)改多品種小規模種植為規模化開發,實行商品性生產。
(3)變傳統生產管理為無公害生產管理,生產優質、安全,健康果品。
(4)變果實統裝混級為果實商品化處理,提高市場競爭力。
(5)變個體分散經營為公司或果協加農戶加基地經營,提高果農的組織化程度。(江西省農科院園藝所郵碼:3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