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數據化的商務經濟信息是電子商務的核心內容,因為無論是MIS還是EDI都必須以電子數據化的信息作為基礎。電子商務要利用互聯網絡和信息系統的強大功能,就必須以信息的電子數據化作為前提。與傳統商務相比,電子商務的革命性突破就在于它在商務活動中引入了電子數據化的商務經濟信息。因此,從本質上講信息是電子商務的核心內容。
一、信息資源的有效配置是其它經濟資源實現有效配置的前提條件之一
根據對科斯的《企業的性質》的理解,資源的配置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市場層次,即在市場上通過價格機制調節,以市場交易的方式進行資源配置;第二個層次是企業層次,即企業內部,依靠企業家的個人權威進行資源配置,組織生產。就第一個層次而言,信息不對稱的程度更深,范圍更廣,資源配置的效率更依賴于信息資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本文的討論僅限于第一個層次。首先必須明確的一個問題是信息資源有效配置的標準是什么?信息經濟學中比較認同的標準是充分和對稱。本文將通過分析信息配置無效即信息不對稱,不充分對價格機制和市場交易的影響,來說明信息資源配置對其它經濟資源配置的重要影響。
1.信息不對稱對價格機制的影響。市場層次的資源配置要借助于價格機制調節,但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價格機制卻難以正常發揮作用。經濟學家阿克羅夫在分析舊汽車交易市場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在多數情況下,“新”汽車的價格并不一定比“舊”汽車的價格高。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使得買方不能了解汽車的真實信息,不能判別“新車”與“舊車”。為了避免用高價買到“舊車”的風險,買方只愿意支付“舊車”的低價,使得整個汽車交易市場的價格都由“舊車”的價格來決定。但是賣方卻不愿意用“舊車”的價格來出售“新車”。因此賣方就會將“新車”保留,用“舊車”來交易,使得市場上充斥著大量“舊車”,而“新車”卻得不到交易。從中可以得出一個與傳統經濟學相悖的結論。傳統經濟學認為商品質量決定商品的市場價格,但是在非對稱信息環境中,商品質量卻依賴于市場價格,也就是說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使得經濟行為主體只能依靠市場價格來判斷商品質量的高低。商品的價格不能正確地反映商品的真實價值。顯然,在這樣的價格機制作用下,市場配置資源是很難達有效配置的。
2.信息不對稱對市場交易的影響。福利經濟學第一基本原理有三個基本條件:(1)擁有完全充分的市場;(2)市場當中的所有經濟行為主體都處于競爭狀態;(3)經濟中存在均衡。在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市場配置資源將達到帕雷托效率,否則,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就是低效甚至無效的。而信息資源的配置狀況對于這三個條件的滿足具有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如果信息資源不能實現有效配置,這三個基本條件也得不到滿足。
二、信息資源配置存在著“時間瓶頸”
信息資源自身在配置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這種困難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提供成本太高;二是信息搜尋成本太高。造成這種困難的主要原因是信息資源對于時間的嚴格要求。
1.信息提供成本太高。賣方在向買方提供信息時是要付出一定成本的,當這種成本超出賣方的承受范圍時,(邊際收益小于邊際成本),任何一個經濟理性的賣方都會停止或減少提供信息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廣告,當廣告的邊際成本大于邊際收益時,廠商就會選擇停止或減少廣告支出。這就是經濟學中所謂的“菜單成本”現象。即由于價格信息變化過于頻繁,使得信息提供方的信息提供成本過高,導致信息提供方選擇讓“菜單”上的價格信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固定不變,以減少成本,盡管這些價格信息在實際當中已經變化了很多次,造成“名義價格粘性”。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沒有一家百貨商店或超市會每時每刻對其所銷售的所有商品的價格進行調整。以一家中等規模的超市為例,其銷售的商品種類一般多達10000多種,倘若這10000多種商品的價格每變化一次,超市就做一次廣告,并保持足夠的頻率,以便吸引顧客注意,那么這家超市的信息提供成本就會十分高昂,以致于它不敢這樣做。造成信息提供成本太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某些信息的變化頻率太快,即單位時間內信息的變化次數太多。根本原因是時間問題,也就是信息對于時間的苛刻限制。
2.信息搜尋成本太高。類似地,信息需求方的信息搜尋成本之所以很高主要也是由于時間問題。買方在購買某一確定商品時之所以會進行信息搜尋即價格搜尋,是因為理性買方想要從“價格離散”中尋找最佳的價格,以期獲得最大的交易收益。但是同一種商品往往有成百上千的賣方提供,它們分布在不同的地區,作出價格調整的時間也各不相同,買方要想在有效的時間內搜尋到他期望的最佳價格幾乎不可能。即使搜尋到了,他付出的信息搜尋成本也已經遠遠超出他從“價格離散”中所獲得的收益。
三、電子商務能夠有效解決“時間瓶頸”問題,是一種有效的信息資源配置手段
信息配置的時間主要由信息傳遞時間和信息處理時間兩部分構成,要縮短時間就要從這兩個部分入手。電子商務的核心內容是電子數據化的經濟商務信息,由于采用電子數據作為載體,使得電子商務可以從利用互聯網絡技術和信息系統技術的強大功能。互聯網絡主要解決的是信息的傳遞問題,信息系統技術主要解決的是信息處理問題。前者在信息傳遞方面的優勢是無與倫比的,國際互聯網絡是目前已知的覆蓋范圍最廣,傳輸速度最快的虛擬網絡,它可以在瞬間將信息傳遞到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而后者在信息處理方面具有巨大優勢,信息系統技術的核心部分是由高性能的大型計算機構成。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巨型計算機的運算數度已達到每秒鐘10兆次,如果將其強大的運算能力運用于信息技術系統,無疑將會產生令人難以想象的信息處理速度。但是無論是互聯網絡還是信息系統技術它們在信息傳遞和信息處理時都是以電子數據方式進行的,只有以電子數據作為載體的信息才能被這兩種技術傳輸和處理。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電子商務環境下商務經濟信息的載體不同。傳統商務信息多以各種實物作為載體,尤其是紙質載體,例如各種商業票據、運輸單據等,這就使得信息的傳遞必須借助于各種實物交通運輸工具,本要通過海陸空三種途徑傳遞信息。但是飛機、火車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快過電子的傳輸速度,這就決定了電子數據化信息在傳遞速度方面的優勢。也就是說,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信息傳遞時間得到極大地縮短。同樣地,電子數據化信息通過信息系統技術采取二進制方式處理運算,其效率也是傳統商務環境下人工機械處理方式所無法比擬的。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的處理時間也會顯著的縮短。電子商務通過縮短信息的傳遞時間和處理時間,能夠有效解決信息資源配置中的“時間瓶頸”問題。因此,電子商務是一種有效的信息資源配置手段。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