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郵碼:300381,電話:022-23792055-219)井立軍等人選育的耐低溫保護地專用茄子新品種——龍豐茄子,前不久通過了天津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驗收。
經試驗,該品種在9℃的低溫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并且667平方米(1畝)產量高達4500公斤。(天津)
蓖麻新品種選育成功
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郵碼:430062,電話:027-86811836)選育的蓖麻新品種“中蓖雜1號”,前不久通過湖北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667平方米(1畝)產量為200~250公斤,籽實純仁率77%,粗脂肪含量50.87%,抗病性較強,耐漬性一般。(湖北楊歡欣)
羔羊、犢牛代乳有新品
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郵碼:100081,電話:010-62142122)刁其玉博士主持的“羔羊、犢牛早期斷奶關鍵技術——代乳品的研制與應用”課題,前不久通過了農業部組織的專家鑒定。
該產品可有效降低犢牛的鮮奶消耗,降低飼養成本,縮短母羊繁殖周期,提高幼畜成活率。(北京蔣建科)
沈陽農大育出優質大豆新品種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郵碼:110161,電話:024-88416166)謝甫綈教授主持選育的大豆新品種“沈農7號”,前不久通過了遼寧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抗逆性強,耐瘠薄,粗蛋白質含量42.38%,粗脂肪含量18.74%,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168.76公斤。(遼寧張宜軍)
馬鈴薯新品種通過審定
青海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郵碼:810016,電話:0971-5311076)選育的馬鈴薯新品種“青薯4號”,前不久通過了青海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薯塊橢圓形,薯肉白色,芽眼淺,結薯集中,蒸食品味好,屬晚熟品種,耐旱、耐寒、耐鹽堿性強,薯塊耐儲藏,中抗晚疫病、環腐病、黑脛病,抗花葉病毒病。(青海寧遠)
科技博覽
紅菜薹新品種在湖北問世
湖北省農科院蔬菜科技中心(郵碼:430064,電話:027-88044370)前不久培育成功雜交紅菜薹新品種“鄂紅1號”。
該品種早熟,從播種到始收50天,耐熱,抗病性強,菜薹紫色,少蠟粉,色澤較鮮艷,肥嫩,單薹重50~80克,一般667平方米(1畝)產量為2000公斤。(湖北汪紅勝)
山西研究成功“人工土壤”
前不久,一種被稱為“人工土壤”的科技成果,由山西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郵碼:030031,電話:0351-7133633)焦小燕博士研制成功。
這種生長介質是一種根據植物生長習性配制的固體物質,具有最佳養分組合、合理物理結構、不含病原體的特點,能為植物生產提供最佳生長環境。(山西郝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