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培,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海峽》執(zhí)行主編。著有散文集《天上看云》、《大山大水》(即將出版)等。作品獲政府獎、省文學(xué)獎,入選中國散文學(xué)會中國散文年選等。
時間從東邊升起來,從西邊落下去。又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周而復(fù)始。時間升起的地方即是落下的地方,落下的地方又是升起的地方。于是時間是一個旋轉(zhuǎn)的球,自轉(zhuǎn)一圈是一個圓,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又是一個圓,永遠在做圓周運動。
亞里斯多德認為圓周運動是最完美的運動形式。
于是時間是圓形的鐘表,時針一圈一圈轉(zhuǎn)著,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我們不知道時間什么時候開始,因此也不知道時間何時結(jié)束。既然不知道時間何時開始,那么也可以說,時間已經(jīng)結(jié)束。
時間被時針、分針、秒針釘在圓心,原地踏步,沒有前進也沒有后退。
圓心就是太陽。地球和行星像時針繞太陽作時間的運轉(zhuǎn)。太陽本身不旋轉(zhuǎn),它恒定在圓心。太陽上面沒有白天沒有黑夜沒有四季,沒有生命,沒有“事件”,因此太陽沒有時間。或者,太陽就是時間的起點,也是時間的終點。
“時間”遠離我們“紅移”而去。
“時間”又朝我們“藍移”而來。
古希臘斯多葛派認為時間是循環(huán)的,時間像一個圓圈。
時間是一個圓。
英國科學(xué)家柯文尼認為圓是最完美的曲線。而這最完美的曲線所代表的數(shù)字是“0”。什么都沒有的“0”。0是最神奇的、最不可思議的數(shù)字。0代表空無、代表沒有,但是數(shù)學(xué)運算絕對不能沒有0,一切必須從0開始。2000年究竟是20世紀的結(jié)束還是21世紀的開始?也就是說,0是上個世紀的結(jié)尾,還是下一世紀的開端?可是0既不是開始又不是結(jié)束。你說它是結(jié)束,分明它已開始;你說它是開始,可是還沒有結(jié)束哪來的開始?0沒有過去、沒有未來、甚至沒有現(xiàn)在。0即“此刻”,此刻為“0”。
0是最完美的曲線。
0是行星橢圓的軌道。
0是“坍縮”時間的“黑洞”,0是“爆炸”時間的“奇點”。
0是時間。
時間是0。
時間是光。
光陰似箭。
時光時光,時間之光無所不在。“時間之箭”以光速運動。
哲學(xué)的時間,文學(xué)的時間,文化的時間,量子時間,熵時間,化學(xué)鐘時間,生物時間……牛頓的時間,愛因斯坦的時間,康德的時間,但丁的時間,胡塞爾的時間,福克納的時間,博爾赫斯的時間……五光十色的心理的物理的、哲人偉人世俗平民的、古人今人的“時間”,構(gòu)成時間之光深奧詭譎神秘難測的光譜。
時間之光普照萬物。
光分出白天,分出黑夜。光產(chǎn)生空間,產(chǎn)生距離,產(chǎn)生引力,產(chǎn)生物質(zhì),產(chǎn)生能量,產(chǎn)生生命。“光”是支撐三維空間存在的第四維度——0維度。光確定行星的運行。光確定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沒有光就沒有任何存在。
光是時間的旅行。
光是時間。
現(xiàn)代宇宙學(xué)家認為,時間、空間和物質(zhì)肇始于15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我們所處的宇宙就在這一聲啼哭中呱呱墜地。隨著“新生兒”誕生的這一日開始,時間便有了開端。隨著“新生兒”的長大,所占據(jù)的空間也在“膨脹”。
宇宙正處在大爆炸后的膨脹中,正處在新生的過程中。
《易經(jīng)》說“天地革而四時立”。古人說“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時空即是宇宙。
時間的粒子堆積成原子、分子,堆積成沙粒、土塊、石子,堆積成山,堆積成地球,堆積成星星、月亮、太陽,堆積成宇宙。
時間的細胞分裂成一段一段的生命鏈條,又將一個個生命鏈條鏈接成一個生生不息的生命圈。
對于時間來說,沒有開端、沒有起點是不可思議的。
對于空間來說,無中生有、從虛無創(chuàng)生同樣是不可思議的。
“大爆炸”之前沒有宇宙、沒有時空,那么150億年前是什么樣子?1500億、15000億年前又是什么樣子?或者,150億年前時間是“負數(shù)”,空間是“無窮小”。
生物學(xué)家探索生命的起源,試圖找到生命的第一個分子;如同物理學(xué)家探尋宇宙的起源,試圖找到形成宇宙的最初的粒子。但是生命為什么一定要從一個單細胞開始呢?生命本身無法解釋生命的起源,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來的,又怎么可能知道外在于我們的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我們之所以不懈地努力探索,堅決要找到科學(xué)的答案,正是基于我們對時間的充分信任。時間能夠創(chuàng)造一切,改變一切,也一定能夠回答一切。可是,如果沒有了時間呢?
如果沒有了時間,地球上的猴子將停止演變成猿、進化為人,那些從外太空飛來的隕石上將不再帶來新生命的“起源”,我們地球深海里的藻類、高溫泉水中的微生物也會安分守己不思進取不想演進為更高一級的生命形式,不想成為或許是另一種的“人類”的“共同祖先”。
當(dāng)然,如果沒有了時間,宇宙也將不再“大爆炸”,地球也不會毀滅……
我們看不到時間,但是處處都看到空間。事實上我們是從空間的變化來判斷時間的變化,從空間來確定時間。
時間于是編織在姑娘的辮子里,越編越長。每當(dāng)剪掉一段時間,就有新的時間生長。
時間于是是青春的油彩,把年輕人的臉龐涂抹得光鮮靚麗。時間褪色溜走,便會在臉上留下駐扎過的營寨、塹壕、掩體,堆積出七溝八梁,積淀出皺紋瘢痕。于是就得用粉脂填補時間的溝痕,竭盡全力把時間化妝成從前的模樣。
時間于是溶解于水中,波濤洶涌,浩瀚無際。
孔夫子看到江河之水流走感慨時光的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其實無論你站在時間江河的任何一點上,你都是數(shù)軸上的“零”點,看時間源源不絕滾滾而來,奔騰不息滔滔而去,而你只是此時、只是“此在”。不隨時間之河流過來,也沒有隨時間之河流走。
走進森林,漫山遍野都是時間。
抬頭望去,形形色色的時間的“三維切片”掛滿了樹枝,不知幾千幾萬。厚厚的時間的落葉堆積滿地,一腳踩過去,不知踩在哪朝哪代,不知踩過幾千幾萬年。一棵樹上的時間葉片數(shù)不清,一座山上的時間樹木數(shù)不清,一座座滿是時間森林的時間的大山數(shù)不清。
時間在咖啡壺里,隨咖啡加熱、煮開而沸騰、冒氣;又隨咖啡倒進杯子里冷卻、變涼而消散、沉寂。
時間居住在大腦的記憶里,記住的東西越多,儲存的時間也越多。但是記住的往事越多,意味著失去的時間也越多。
于是雪人的融化,雕像的風(fēng)化,種子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動物從出生到長大到消亡,只是體積形體的空間變化而不是時間的變化。
時間是空間的圈套。
空間是時間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