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發來的時候我是在五月的前端。至少是在這段時期,我處在龐大的昏迷中。
短信是阿SIN發來的。這個名字顯示在短信發信人一欄中時,我并沒有任何感覺,如同睜眼睡眠的城市。有無數個確定飛至眼前,暗示出發信人的身份與我是疏遠已久的。
他說,我已經回香港了。
在城市中,其實每天你都會遇見很多名字,再忘卻很多名字,循環往復,不疲不倦,就像四季更替。
我開始在記憶里尋找一個名字。這段思考的旅程異常疲憊。我最終無法在任何一個季節中找到它的蹤影。我準備放棄并返程,這時有什么東西在思索的空白區域綻放一下,速度極快,然后消失不見。
記憶降起黑幕,拉開,是一個更黑的夜晚。
我原先以為這個名字已經被時間或記憶驅逐掉,現在我清楚地看見它正在前方。
阿SIN是香港男子。他的頭發蓬亂,皮膚發白,耳舌有環。總是帶一副度數很高的眼鏡。他的裝束是典型的香港年輕人的造型。隨意而且開放。在任何一部香港肥皂劇中都可以找到。他是我幾個香港朋友的朋友。他的國語講的要比他們都好。我們是在一次午夜的PARTY上認識的。
關于他的事情可能也僅有一件。我大一下半學期的時候,他打電話給我,說自己已經考過了電影學院的攝影系本科的專業課,現在準備攻讀文化課考試,要我陪他去買一些復習書籍。由于是開學,學習不是很緊張,就答應他了。
那時候是初春,樹葉綠的在空氣中形成淡淡的煙霧。我和他坐公車去西單的圖書大廈挑書。這期間自然是長途跋涉,而我卻遺忘了所有疲憊,只記起他的一些聲音和表情。因為那的確是一場由他的言語組成的時光。他的聲音略帶沙啞的,在北方干燥的空氣中排列開一些曾經的片段。阿SIN高中畢業以后有過兩份工作。都是賣東西。一份是賣狗,一份是賣書。兩份工資都不高。他跟我說過以前他賣狗的店里進過一只價值兩萬的貴族狗,是走私來的。他還說過他的一個臺灣朋友說當下流行的SHE組合里的3個女孩子在臺北街頭一抓一大把。反正如此的話題一直充斥著我們的行程,而我知道他平時話其實很少。
最后,我幫他挑了幾本教材和模擬題,他打開翻翻,說過幾天我就要開始做了。我跟他說,高考也沒那么可怕,除了復習好,還要放輕松。他突然沉默了。過了一會,他說你去我家吧,中午我請你吃飯。
他在學校的附近的居民樓里租了一套房子,因為他覺得學校里留學生公寓的住宿費太貴。他的房間很小,但很干凈。房間靠窗的木制桌子上面散布著幾本關于攝影的書和一些DVD。光線明亮。他的床上被單雜亂,并無疊過的痕跡。他一邊打電話訂餐一邊放《碧海晴天》的電影原聲CD。悠揚的樂聲響起,他望著窗外發呆。遠處的天空被光線的明亮攪得模糊一片。晴天的氣溫蒸發出煙一般的氣體向更遠的地方緩慢移動腳步。發呆結束后,他又重新看我。眼神里卻多了幾分滄桑。他說,學校給我們的待遇是國際留學生,高考成績只要150分左右就可以考進來。
此時的他,像動物一樣蟄伏在床上。我問他,你為什么非要上電影學院,是不是你特別喜歡電影。他突然笑了,越笑越大聲,以至于肆無忌憚。他帶著殘留的笑聲說,在香港,沒學歷是很難混的。我不想在香港讀書啊,可那邊拿一個酒店管理的學位都要20多萬,很貴啊,我媽的朋友介紹我到大陸來,說這邊讀書便宜,我就過來了。不過5月份我還要回去準備考試。
說完,我們彼此都沒有話講,陷入了深淵一樣的沉默。 后來,送餐的人來了。我吃完飯,快速離開,而他也并沒有挽留我。
這是我惟一一次與阿SIN交往的經歷。
他帶著他的名字在這次之后銷聲匿跡在城市的汪洋中。
五月的前端。在收到阿SIN短信的10秒后我刪除了它。
地球依舊轉動。城市繼續著它的龐大。昏迷反復著它的彌漫。
而我與他也終于像任何兩個擦身而過的陌生人一樣,漠然地錯過彼此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