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論者漫步》,一個現在看來好無益惑力度的書名,要想吸引年輕一代眼球的亢奮,只怕很難。而這本書之所以出現在我的書架上,全因為當年的一部情景喜劇片——《我愛我家》中的一句臺詞——“你可以要求我追求真理,但不能要求我一定找到真理?!?/p>
這句臺詞來自《哲學思想錄》中的第二十九節,它的作者是法國人狄德羅。生于1713,卒于1784,啟蒙時代的一個風流人物。
因為那曾有過的真正喜悅,和時至今日《我愛我家》已成為只能讓人望其項背的經典情景喜劇,這更讓我有理由向那位劇作家表示敬意,他讓我明了真正而偉大的幽默是屬于哲學的。
現在,回過頭來說說《懷疑論者漫步》。本文中提到的《哲學思想錄》,其實就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事實上,這本書還有一個相當令人覺得拗口和乏味的名字——《關于宗教、哲學和社會生活的談話》。如果當初我看到的是這個名稱,而我還是執意購買了該書,那么現在我當佩服自己那時的勇氣。
現在重閱,這的確是一本絮絮叨叨關于宗教、哲學和社會生活的書。狄德羅說:“我寫到上帝,不打算有多少讀者。”對此,我深表同意,因為一個人如果開始祈求上帝,那么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這個人的情感處于痛苦中。狄德羅的反應比我敏捷,而且周全,他認為“人們無窮無盡地痛斥情感;人們把人的一切痛苦都歸罪于情感,而忘記了情感也是他一切快樂的源泉。”僅此一論,我發現,這本書是可以重閱的,哪怕是再三。
《懷疑論者漫步》包括前言、荊棘林蔭道、栗樹林蔭道和鮮花林蔭道四個部分。只要稍加留意這些標題,我們不難看出它們都有著濃郁的象征意味。在前言中出現的克萊奧爾是個隱士,他所以隱居起來是因為“他喜歡永遠是新奇的不規則,而不喜歡一時的對稱。他愿他的園子處處體現著自然美?!比绱斯慌c封建專制和宗教迷信叫板的人當然就是狄德羅本人,而克萊奧爾只是一個假托。
在荊棘道上,他不再是叫板,而是與帝國的君主(上帝)及其寵臣們(信徒)直接交手。對于強大的黑暗,狄德羅絲毫不懼,因為他發現對手的大腦都存在嚴重的問題,“他們堅信,越看不清就越能筆直前進?!彼?,等待他們的也只能是沼澤或者是懸崖。而在粟樹林蔭道里,狄德羅走進了理想的民主、自由的哲學王國,這里的居民,即使是盲人也能斷然說道:“不!根本沒有君主,沒有任何東西能確切地證明他的存在?!比欢數业铝_走進鮮花的林蔭道時,他又遭遇到了深深的失望,從荊棘林蔭道里勝利大逃亡來到這里的人,從不思考人生與宇宙,他們完全沉湎于肉體的享樂之中。
這還是一本哲學書嗎?看上去似乎是一部散文體的小說。狄德羅感興趣的話題還不止是上帝,對于私生活和情人,他在浪漫里加上了理智。
懷疑上帝在狄德羅看來是如此急不可耐的一件事情,這讓我反思,今天我該對什么進行懷疑?;蛟S,我惟一的驚奇就是,因為“除我之外,無有他神”的教條,倒讓我希望上帝還能存在。因為,現實生活給我的反饋是,上帝沒了,神卻無聊地多了。
大師深刻的文筆是我所能感受到的,而其瀟灑、獨特、耐人尋味和催人思索的寫作風格也讓人折服。但,大師的靈魂與精髓,我依然覺得難以觸及,展現在眼前的似乎水遠只是一個模糊的輪廓。
這其中或許是地域的關系,或許是歷史背景的關系,或許是思想之水到如今己成流成渠,而它的源頭反被蒸發云散的關系。好在大師的胸襟是開闊的,在書的開頭,狄德羅寫道——誰讀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