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芳
一個星期后,阿誠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到時如果阿東把借條弄丟了咋辦?”老婆受此啟發,進而提出另一個問題:“要是你還錢時阿東有意不給借條呢?”
阿誠和阿東是頂好的朋友,有著十年的交情。去年7月,阿誠看中了一套二手房,東借西湊還差一萬塊錢。他知道阿東手頭緊,但如果不能按期交錢就算棄權,只有找老朋友試試。阿東急人所急,當天下午就把錢送到了阿誠辦公室。
晚上,阿誠突然記起收錢時自己也沒寫個字據給阿東,覺得有些不妥。一萬塊啊,不是小數目。自己固然不是那種黑心腸的人,但阿東放心么?第二天,阿誠寫了一張借條:“今借阿東現金一萬元,2004年7月1日前還清。阿誠。”買了一提水果,把借條送到阿東家,阿東不在,他老婆接了。第二天,阿東找到阿誠,說老婆把借條改了一下,叫阿誠簽個名。阿誠看那條子,只見上面寫著:“阿東借給阿誠現金一萬元整,阿誠承諾在2004年7月1日前還清。不計利息。”阿誠想了想,也重新寫了一張“借款協議”:“甲方(阿誠)從乙方(阿東)處借現金一萬元整,保證在2004年7月1日前分兩次還清,不計利息。此借條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甲方還款時乙方須同時將此條交給甲方。(甲乙雙方簽字)”阿東看了,提筆又寫了一張,把后面一句改為:“甲方還清借款時,乙方將此條交給甲方。”就這樣,兩人各執一張借條。
一個星期后,阿誠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到時如果阿東把借條弄丟了咋辦?”老婆受此啟發,進而提出另一個問題:“要是你還錢時阿東有意不給借條呢?”阿誠說不會吧,但仍然給阿東打電話,阿東說怎么會弄丟了呢。阿誠建議借款協議再補充一句:“如果乙方不能提供此借條給甲方,則甲方有權拒絕還款。”阿東聽了,半晌沒做聲,阿誠也覺得有些尷尬,就說:“我這也是為了咱倆好,親兄弟明算賬嘛。”話筒那頭沉默著,阿誠似乎能聽到阿東的喘息聲。良久,阿東終于說話了:“我看這協議就不簽了,我相信你還不成嗎?難道我們的友誼值不到一萬塊錢?”說完先掛了電話,阿誠拿著話筒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