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在站臺上常有人倒拿雨傘當球桿,模仿擊打高爾夫球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擺好姿勢,瞄準方向,有的人甚至用眼睛追逐那個根本不存在的球的飛行路線。大概那個球在他們想象的寬廣綠地上劃出了一道白色的弧線吧。在旁邊看著他們那副認真的模樣,真是覺得滑稽可笑。
我小時候曾經讀過雜志《少年俱樂部》。最近翻看這種雜志的復刻本時,在“滑稽和歌”的投稿欄里看見這樣一首和歌。
哥哥要外出,腳上穿著鞋,榻榻米上爬,原是找東西。
我也有類似的體驗,不由得苦笑了。
人的行為與本人的意志無關,具有某種幽默性質。關于幽默的定義各式各樣,難以統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用法混亂?!叭说纳娉錆M幽默”與“那個人很幽默”是不同的意思,但常被混用。用雨傘模仿打高爾夫球的人和穿著鞋在榻榻米上四處亂爬的人雖然顯得滑稽可笑,但本人并不覺得這是幽默,并且他們也不一定具有幽默感,“有幽默”是“有幽默感”的意思。幽默感是人的感性之一,有的人富于幽默,而有的人則缺少,就如穿戴有品位高低之分一樣。
曾經有一個時期,日本人被認為是缺乏幽默的國民。這里所說的“幽默”是指幽默感。認定日本人缺乏幽默感的是中國作家林語堂。在《生活的發現》一書里,他把英國、美國、法國、中國等世界上七個國家的國民性,按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幽默感、感性四個方面分門別類進行分析,結論是日本人和德國人最缺乏幽默感。
以前,我盡可能廣泛地收集日本古典中的幽默,撰寫了一本書《日本的幽默》,得出的結論卻是,日本人是喜歡笑的國民。關于這一點大概是無可置疑的。日本有川柳、狂歌、能狂言、落語等笑的傳統文化,江戶時代則是笑大肆泛濫的一個時代。
但是,喜歡笑和有幽默感并不是一回事。日本國民固然喜歡笑,但至于幽默感,且不論是否最缺乏,林語堂所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那么,幽默感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性呢?
我們普通人都具有良心和常識,但這些往往是最容易被偏見和陳舊觀念所左右的。
舉例來說,如果問二宮金次郎(尊德)的體格大小如何,一般人都回答是小個子的少年。但是據傳記記載,二宮尊德身高1.82米、體重94公斤,而當時男子的標準身高為1.5米左右,由此可知他是一個彪形大漢。如此巨形的身材不可能是成年之后才突然變大的,在少年時代他的體形就應該相當大。小個子金次郎的“常識”是小學校園里建造的銅像所灌輸的一種“偏見”罷了。事實上,這樣的偏見無時無刻不在左右著人們的意識。
有個老人每天都要攀登埃菲爾鐵塔。工作人員說:“你很喜歡埃菲爾鐵塔吧?!崩先嘶卮鹫f: “我討厭埃菲爾鐵塔?!?“那為什么每天來呢?” “因為從這里就看不見埃菲爾鐵塔了?!?這是一則笑話。按常理一般認為來埃菲爾鐵塔的人是因為喜歡埃菲爾鐵塔,但其實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因為喜歡才來的。幽默感就是抓住這個“不一定”的例外,將其凸現出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不一定”的情況出乎意料的多。
芥川龍之介說,兼好法師的《徒然草》雖然適合做教科書,但內容枯燥無味。對此我一直信以為真,在快要成年時通讀了一遍,才發現《徒然草》與芥川的評價相反,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書。其中令我頗為驚訝的是他列舉的“有七種不適合做朋友的人”。兼好法師說,“無病且身體強壯的人”不適合做朋友。這對于堅信“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體”的人來說,可是有點出乎意料的說法。
后來我自己生病住院,才對他的這一說法有所體會。很多朋友得知我人院后立刻趕來看望。這自然是好意,但是在身體最虛弱的時候,卻要比平時多幾倍地接受別人的問候和重復同樣的回答,老實說真是苦不堪言。所以我覺得病人剛人院時先寫信問候,過幾天再去病院探望比較合適。這樣的想法只有從病人的角度才能體會出。
兼好說出了事物的一個方面的性質。無論說“健全的身體才擁有健全的精神”也好,還是說“無病且身體強壯的人”便失去做朋友的資格也罷,都是片面的真理。人在評價事物的時候總強調好的一面,但是好與壞永遠都是混合在一起的。兼好故意只說了壞的一面。
幽默感是一種平衡的感覺,不走極端,以中庸為最高目標。力求平衡,就是抵制任何意義上的極端。社會上通行的觀念和常識常常缺乏平衡,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幽默感就是“不過也可以這樣看”,將事物相反的一面顯示出來。幽默有時聽起來刺耳的原因是只強調了事物的另一面。
幽默感是不受常識和社會上通行的觀念所左右、能夠瞬間敏捷地把握事物的各個側面的能力;且思維靈活,不從一個角度,而是多角度地看問題。我認為這些是幽默感的主要特征。
將挑剔的目光不僅投向別人,也投向自己?!匆娪腥擞糜陚隳7麓蚋郀柗蚯蚝痛┲陂介矫咨蟻y爬的時候,固然感到好笑,但以同樣的目光檢視自己,也會發現自己的許多行為也相差不遠。幽默感就是能這樣多角度地看待事物。不管你外表裝得如何強大,但人都會倒霉、糊涂、懦弱。可以說,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和團結的產生往往始于互相承認都具有人性弱點的時候。
幽默感是將自己從心靈的各種束縛中解放出來的能力,所以往往在人處于無可奈何的困境和逆境時會發揮作用。以第三者的眼光打量處于困境中的自己,有時會發現十分滑稽。精神上的自由會緩解不必要的緊張,并由此產生新的思路。即便天分不高容易受挫,幽默感也會為你尋找到相適應的自然的生活方式。
很久以來,社會上就在提倡價值觀的多元化,但實際上卻朝著整齊劃一的方向在發展。盡管沒有統一的標準生活方式、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幸福,但死板的思維方式就像一把萬能尺子束縛著人,窒息著人。正因為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所以需要幽默感,就像需要新鮮的空氣一樣。
織田正吉
(1931年)出生于日本兵庫縣。評論家。主要著作有《絢爛的暗號一解讀百人一首之謎》、《笑與幽默》《日本的幽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