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鉀肥研究開發技術獲突破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郵碼:450052,電話:0371-7447875)承擔的硅鉀肥研究開發項目,前不久通過了河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他們研制成功硅鉀肥結構轉化控制劑、硅鉀肥顆粒化黏合劑兩項關鍵技術,確定了各類物料的最佳配比,提高了鉀轉化率和肥料中鉀的含量,并在經濟合理的條件下,使鉀長石中的硅也適當地轉化為有效硅而成為硅鉀肥。(河南 金培森)
新技術解決養豬三大難題
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郵碼:510642,電話:020-85281269)馮定遠教授主持完成的“無公害養豬技術”項目,前不久通過了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他們將提取并培養出的高純度乳酸菌添加到豬飼料中,讓飼料發酵后再給豬吃。用這種飼料喂養的豬品質顯著提高,瘦肉率增加,增重速度提高了約15%。這項技術解決了我國養豬業存在的藥物殘留、環境污染、肉質不高的三大難題。(廣東 呂有文)
馬鈴薯高產技術通過鑒定
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郵碼:350002,電話:0591-3789367)潘廷國教授主持的“調光調溫有色薄膜覆蓋馬鈴薯的高產機理及應用研究”,前不久通過了福建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鑒定。
這項技術使馬鈴薯早熟,增產幅度在25% ~ 44%,大薯比例大、商品率高,能抑制畦面雜草生長,減少噴施除草劑,操作簡單易行。(福建 余虹友)
高產菌種選育及其固態發酵技術通過鑒定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郵碼:100094,電話:010-62893688)等單位完成的“飼用非淀粉多糖酶高產菌種的選育及其固態發酵技術”項目,前不久通過了北京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
他們選育出了一株遺傳性能穩定、能高產非淀粉多糖酶的霉菌,采用的固態發酵生產技術,具有投資少、操作簡單、生產過程對環境無污染的特點。在奶牛飼料中添加0.1%的粉狀干曲,可使產奶量提高8% ~ 13%。(北京 侯玉峰)
茶園害蟲生態調控技術通過鑒定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郵碼:310008,電話:0571-86650425)主持的“茶園害蟲與天敵的互作關系及生態調控技術”課題,前不久通過了浙江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他們提出了人工調控下的平原和丘陵茶園也可生產出優質的無公害茶葉,組建了以茶園合理間作,組合使用淹沒式釋放病毒制劑、引種定植蟲生真菌、協調配合化學防治為主要內容的蟲害生態調控技術體系。(浙江 韓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