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優秀生。這次期末考試,我交了白卷,但我仍然是一名優秀生。
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從6歲到14歲,我每次考試成績沒有下過前三名。我一直是老師的驕傲,爸爸媽媽的自豪。我有時挺納悶:我怎么就成了他們眼里一個僅僅會讀書、會考試的“學習匠”呢?
可是,他們都了解我嗎?我還是個孩子呢,我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有天真、活潑、愛玩的天性。有時學習累了,我就偷偷地去玩。譬如,我用壓歲錢買了個籃球,課余時間就跟同學們在操場上瘋上一陣子;有時又偷著去網吧上上網、聊聊天。這些都會讓我覺得新鮮、刺激。不過,請你放心,我可不是那種“玩物喪志”的人,我在學習上還是挺用功的。
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那次學校摸底考試我考了個第六名。就是這個史無前例的第六名,簡直成了我的奇恥大辱,成了老師和父母的一塊“心病”。
先是班主任老師找我談話,問我為什么成績會下降,是不是驕傲了?是不是貪玩了?是不是早戀了?一連串的“是不是”,像是李詠的選擇題“yes”or“no”,讓我不知道該回答“是”還是“不是”。接著幾個任課老師排著隊找我談話,三番五次地給我講人生的道理和學習的重要性。其實,他們越是這樣關心我,我越是反感。他們講的那些道理我都懂,我的智商并不低。況且我這才考了個第六名,假如是考了第六十名,他們又該如何呢?
這也罷了,最氣人的是班主任終于告訴了我的父母。晚上吃飯的時候,爸爸先是臭罵了我一頓,說我不爭氣、不學好,讓他們生氣、操心……反正我特別的不是個東西。媽媽呢,也在一旁煽風點火,數落個不休。這個時候,他們把我14年的優點全撂在一邊,14年的缺點被一一端上了桌面,并且越說越氣。媽媽索性進屋里找出一把剪刀,氣勢洶洶地朝我———不,朝我那只心愛的籃球刺去———三下兩下就把那可憐的籃球剪成了一堆破爛。那天晚上,我真是痛苦極了,用被子蒙著頭哭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來想想,我仍然認為自己沒有什么過錯。
這次考試之前,班主任又來找我談話。他說:“你可要總結經驗教訓,這次是只能考好,不能考壞。因為學校要進行大排隊、大評比,你可得為全班爭光,為你爸爸媽媽爭氣,爭取考個年級第一。”
我還知道,班主任這也是為了他的職稱和獎金。
從班主任那里出來,我心里特難受。心想,假如再考砸了怎么辦?假如再考個第六名、第七名怎么辦?想到這些我就不寒而栗。爸爸媽媽呢,對我是關懷備至:又是專門為我訂牛奶,又是變著法兒為我做好吃的,晚自習回來還讓我加一餐。我知道他們也是為了那個第一名。
最后一門考的是數學,能不能考第一名,這一關是至關重要的。卷子發下來了,我看到上面滿滿的只寫了三個字———第一名,腦子里一片混亂。待冷靜下來后,我突然想到搞一個惡作劇,瀟灑地玩一把。
于是,我沉著地掂起筆,“刷刷刷”很順利地做完了試題,然后就寫上自己的名字,將卷子折疊一下交給了監考老師。
下考后,我對了標準答案,數學全答對了,肯定是第一名。不過,答案我寫在了草稿紙上,交上去的是一張白卷。
我交了白卷,但我仍然是優秀生。這次,老師、爸媽又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