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燦爛了幾天的天空今天又飄起了陣陣細雨。因為下雨,學校的老屋拆除工作也就暫時停了下來。
站在四樓俯視那棟已被掀去了瓦片的老屋,我本來就已經被陰雨蒙上了一層陰影的心靈,此時又增添了一種凄涼、破敗的感覺。
雨中的老屋一片狼藉,失去了往日的莊嚴、古樸,被掀去瓦片的屋脊凸現出它的骨架,屋頂上零星地露出一兩個小小的窟窿,好像一個原本豐腴的人在遭遇了一場重病之后顯現出來的一副骨瘦如柴的病態。看過之后,一種殘損、蕭瑟之感油然而生,雨中這種感覺尤為濃烈。難怪老天爺此刻也在為它哭泣。
曾幾何時,老屋是我們這所百年老校引以為自豪的歷史見證,雖然它幾經毀損、修繕,但依然保留著一種原始的古樸,透出一種滄桑的韻味。一看到這,你就會感到一股濃濃的書卷氣息,讓人心靜神定,忘卻塵俗的喧囂與煩惱,難怪不少人說老屋是讀書的好地方。然而,遺憾的是這一切都將不復存在。老屋正如從它身上散落的塵土一樣即將隨風飄去,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
老屋將要被拆除了,這里將會矗立起一幢現代化的教師辦公樓。幾天前,在老屋旁聽到兩個老師正在談論關于老屋的事情:
“唉!再過幾天就要被拆掉了。”
“是啊!這么多年了,天天從它旁邊經過,現在,它就要被拆掉了,我心里真有點舍不得。”
……
語調中有著無限的眷戀與幾許無奈。
自打進校的那一天起,我便日日從老屋旁的悠悠長巷間走過。小青磚砌成的墻面,小青瓦蓋成的屋頂,總能給人以一種溫馨、古樸的感覺。春夏之際,爬滿老屋山墻的郁郁蔥蔥的爬山虎;秋冬之際,老屋門前草木凋零的小花園;以及一年四季在小花園里忙碌的白發蒼蒼的老花匠,這一切都已經成了一幅幅永恒的畫面定格在我的腦海中。四年來,每當與老屋碰面的時候,我仿佛總能聽到曾經從老屋里飄出的朗朗的讀書聲,總能聞到曾經從老屋中逸出的陣陣墨香。
潛移默化里,我感到冥冥中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動我去勤勉地學習,踏踏實實地做人。這力量就是老屋的精魂。
老屋從它建起的那一刻起便默默地注視著學校的發展,風風雨雨中伴隨著學校一步步走向輝煌。而今,它卻支離破碎,并將永遠地消失了。
一些人認為老屋的那種青磚小瓦顯得很土氣,沒有一點現代氣派;我卻覺得老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一種傳統文明的象征。難道傳統與現代真的就不可磨合嗎?看著眼前這殘垣斷壁的老屋,想著不久的將來矗立在這里的金碧輝煌的大廈時,我又感到迷茫了。我能怎樣呢?我只能用一聲長嘆去撫慰心中的迷茫。
我無意去留住老屋,想留也留不住,我只覺得老屋的消失是一種遺憾。我們相處的時間太短了,我還未來得及完全讀懂它,它便要匆匆離去了。
現代化的辦公樓一定會比老屋更實用,更有利于學校的發展。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會懷念已逝的老屋,懷念那曾經爬滿老屋山墻的爬山虎……老屋的精魂將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