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1】
或許放棄不是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歷史的長河淘不盡英雄的故事,歲月的長風吹不老傾城的容顏。歷史警示我們:都是堅持惹的禍,或許放棄不是錯。
歲月悠悠地流淌……
“青冢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
連年戰亂,民不聊生。一次次的征戰都以失敗而告終。看到的是尸橫遍野,聽到的是人民痛苦的呻吟。難道還要繼續征戰嗎?難道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嗎?不,一位年輕的女子從容地走出來。她放棄了玉砌雕欄,放棄了錦衣玉食,放棄了金帛玉縷。在漫漫黃沙中,雖然大雁的低吟更增加了自己心中的苦悶,但她仍深感欣慰;因為她深知她這一去換來的將是民族的安定與團結,她將看到人們過上閑適的生活。選擇放棄榮華富貴,她一生無悔!
歲月悠悠地流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一生仕途坎坷。據說,他在做彭澤令時,對下屬說過:“吾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向鄉里小兒。”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與腐朽的官場水火不容。他沒有再堅持下去,他選擇的是放棄———放棄了功名利祿,去過隱居生活。他坦然看生活,以笑對人生,吟酒作詩,度過余生。或許,適時的放棄不是錯。
歲月悠悠地流淌……
“一蓑煙雨任平生。”
窗外的花香愈發芬芳,筆尖仍不時涌動著金色的夢。一代文豪———蘇東坡,想起你,竟止不住讓我心潮澎湃。你才華橫溢,氣質過人,你是文壇上的寵兒;然而,你卻是仕途上的棄兒。正因為你的出類拔萃,你遭到了別人的冷眼,遭到了別人的嫉妒,甚至遭到了小人的百般攻擊;自“烏臺詩案”后,你就與官場絕緣了。你被一貶再貶,貶到嶺南時,你居然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你向來對生活充滿信心。當你被貶到黃州時,你更語出驚人:“一蓑煙雨任平生。”縱使你樂觀生活、笑傲人生,然而歲月無情,天亦無情,日漸衰老的你經得住再三的貶謫嗎?你最終選擇了放棄。你一生入仕、出仕,歷經坎坷,最終戰勝了自己。都是堅持惹的禍,或許放棄沒有錯。
歲月悠悠地流淌……
放棄了漢宮秋月,放棄了功名利祿,放棄了酬志展才……歷史警示我們:或許放棄不是錯。
【例文2】
轉彎的地方
失敗了、遇到挫折了,不要灰心,再轉個彎試一試。
數學課上:轉彎是在一個函數拋物線的最高點處。到了轉彎處,就是過了最高處,向先前曲線相反的方向運動,一道優美的弧線由此劃出。
在人的事業上、生活上,失敗是常有的事。有的人適時轉彎,再定目標,生活又會滋潤起來;有的人只會垂頭喪氣、心灰意冷,絕望之下,像第二只狐貍一樣“吊死在一棵樹上”。
政治課上:轉彎是一種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必然要被另一種新的生產關系所取代的社會現象。
是啊,一種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猶如一種解答方式不適應某一類題目一樣。應當考慮一下轉個彎,換一種思維,換一個角度,再去思考。俗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正因為有了這種轉彎,才有了秦漢一統,才有了貞觀之治,才有了康乾盛世!美術課上:轉彎就是讓一幅畫產生美感的地方,即曲線美。
一位同學畫了一幅畫,怎么也畫不好,于是他非常氣憤地撕了畫紙,扔了畫筆。他的母親知道后,給了他一張新的畫紙,一支新的畫筆;握著他的手重新畫了一幅畫,多了些轉彎的地方,多了許多曲線,圖畫因此顯得美極了。
畫圖或做事都不能像第三只狐貍那樣急于求成,那樣只會讓事情更糟。
歷史課上:轉彎是一件事情由失敗到成功的轉折點,是一種新生事物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渡過金沙江后,中國工農紅軍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這就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開始走向成功的標志。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的一次轉彎,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生活中挫折不斷,失敗在所難免。請記住:當遇到這些問題時,我們不妨轉個彎,用另一種方式、另一種途徑去試試———也許,那將是我們人生的轉折點。
(例文1作者:陳 媛)
(例文2作者:鄧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