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出生在這座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并在高中畢業后進入了一所重點大學。畢業后從事著他熱愛的、并打算為之獻身的行業。他家雖不富裕,卻也衣食無憂。他好像不缺什么了。
日子悠游地滑過。轉眼間,他已經畢業5年了。
在有關他個人的重大問題上,父母一直尊重他自己的選擇。考大學的時候,學校和專業都是他自己拿的主意,包括后來找的工作。然而在感情這件事情上,他的態度是寧缺毋濫,這事實在是急不得的。婚姻不僅僅是找個人一起生活,除了油鹽醬醋,也需要陽春白雪。
其實,他不是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這些年來,他發憤讀書,賣力工作,盡情游玩,用一個字表達——忙!忙得沒有時間,沒有精力。當然,主要還是沒有碰到中意的人——加上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和狹小的生活社交圈,怎一個“忙”字了得!
既然他自己沒機會,沒本事,這件事難道就這么毫無希望地拖下去嗎?不得已,為安父母之心,也為自己多找幾個機會,他加入了相親大軍。一來二去,也著實見了不少人,說也奇怪,在這十幾人當中,竟沒一個雙方都來電的——他看中的姑娘,人家不愿意;看中他的,他又不愿意;要么就是大家都不愿意。這可如何是好?
看來找女朋友就是不如買青菜容易。親是相了不少,也耗費了許多精神力氣,情人節又到了,可他還是一個人。沮喪之余,他不由得也有些著急。
一個朋友發了一封郵件,里面就一句話:想脫離苦海,去“世紀佳緣”瞧瞧,別怪哥們兒不講義氣,不去可別后悔。
“世紀佳緣”?名字不錯,是什么玩意兒?看在這小子竭力舉薦的份兒上,他想,去看看也沒什么壞處,何況據說這個網站目的性很強,是以婚姻為目的的交友網站。
還真是不錯!看看這里,比他小的,和他同齡的,比他大的都有,條件都不錯,學歷很高,碩士以上占了一大半。一想到有這許多人和他一樣的情況,他就覺得來了精神。
他找了10個人,因為精力有限,所以寫了一封通用的書信。3天之后,他陸續收到了10封回信。
一個星期后,他只和其中一個人通信。雖然還沒有見過她,但他已將她視作他最親近的朋友。甚至如此認為——她是上天賜給他的一份奇特的、有些詭異而又異常稀罕的禮物。
有些人即使在人群中,靈魂也是寂寞的。寂寞對他而言——不管他愿不愿意——已成了一種習慣。她的出現,在他的寂寞世界中抹上了一道絢麗的色彩。
他喜歡簡單,一如他喝純凈水,穿棉襯衫,聽舊磁帶,看老電影。她已經成了他心中無法抹去的影子,歷久而彌新。發出有如醇酒般的氣息,堅實而厚重。
他和她都相信自己已經找到了生命中的另外一半。
一個月后,他和她共同走進了彼此的生活,并互相接受了對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