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溝到珠江駿景,靳國芬流連于兩個家之間,一邊是如同故鄉的土壤,一邊是牽系情懷的兒女。
靳國芬:
北京國鴻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2002年、2003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房山區級和北京市級“外來進京人員文明之星”榮譽稱號,先進事跡被納入《外來進京人員文明百星事跡匯編》;2002年初被房山區推薦參加由中國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和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北京)共同舉辦的“首屆杰出女性創業成就展示會暨女性創業與世界經濟論壇”。
創業依托:
長溝鎮,位于房山區西南部,緊鄰河北省涿州市,是北京西南一顆璀璨的明珠。1994年和1996年長溝先后被北京市政府和國家建設部確定為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和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靳國芬扎根長溝,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小城鎮建設及新工業園區各項優惠政策”投資置業,6年來自籌資金,完成總建筑面積45000平方米,為長溝鎮經濟繁榮、加快小城鎮城市化進程做出了積極努力。
開發業績:
1997年5月,承建長溝第一生活小區“西廂苑”部分住宅建設工程和附屬配套工程,勝利完成建筑面積15000多平方米,上繳稅金100多萬元,被北京市評為花園式小區和優秀物業管理小區。
2002年年初,承建長溝第二生活小區兩棟住宅樓,總建筑面積10700平方米,為當地解決危改住戶110戶。其建筑采用歐式建筑,風格獨特,為騰飛的長溝增添了姿色。
2003年4月,承建“長溝商務會館”工程,總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2003年12月底主體順利竣工。
依稀記得的苦難
和靳國芬聊天,感覺很特別。女人大多是喜歡傾訴的,所以她的不善言談讓我很費解。一天的時間,一點一點地接觸,才知道這個大度、溫和、豁達的女人,同時又是一個善于“遺忘”的女人。在濃濃的親情環繞里,歷驗過的苦難成了淡淡的記憶,舉重若輕的她只記住了美好。其實,與所有的創業者一樣,她在成就事業的路途中何嘗不是充滿了荊棘呢!
——滿目凄涼的長溝工地
東北的牡丹江是靳國芬的家,是她和愛人、孩子生活的地方。可是一個小小的契機讓她的人生發生了變化。
1997年,靳國芬的朋友在北京開發房地產,運作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深知她的能干,前往含淚求救。當時,靳國芬在牡丹江林業機械廠基建處任財務主管,正值企業重新整合,進行專業化重組的當口。就在她還沒到新的崗位之前,朋友來了。重情重義的靳國芬被朋友的難處打動了,她決定伸出援助之手。同時考慮到北京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發展平臺,很被吸引。就這樣,她放下了工作,把愛人和孩子也留下了,帶著一干人馬迅速來到了北京。
可北京根本不是她想象的樣子。從天橋坐917,靳國芬到工程地點——北京的遠郊房山區長溝鎮進行考察,沿途是稀少的人煙,施工現場是遍地的荒草。別說沒有半點想象中大都市的影子,就是連牡丹江也不如啊!幾個半拉子住宅樓工程像沒娘管的孩子,建筑工地由于沒人管理,能用的、能拆的都被人拿走了。屋漏偏逢連陰雨,由于其它原因,導致了投資方的毅然撤資,只留下了殘局,怎么辦?
靳國芬性格中有著凍死迎風站的傲骨,她決定留下。無論怎樣也要幫朋友收拾完殘局再走。主意定了,她給在老家工作的丈夫報了平安,安頓了在黑龍江大學就讀的兒子,讓所有的家人認為她一路坦途,前景無憂。接下來,開始重整旗鼓,拉隊伍、籌資金、搞建設,在1997年的5月,讓第一個半拉子工程全面啟動,并于12月份順利竣工。
這就是北京國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前身。
——趕緊干完,趕緊回家
每天早晨,靳國芬從前門牡丹江駐京辦事處出發,到天橋坐早6:10分的頭班車到房山的長溝,一忙就是一整天。晚上,再坐18:10分的末班車回市內。陌生的環境,她得用最快的時間適應;繁雜的關系,她得費心費時地妥善打通;工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在四面透風、無比簡陋的辦公室處理。實在是太難了,靳國芬有點支撐不下去了。可是,如果告訴了家里的親人,除了徒增牽掛,又能有什么用呢?這個女人不訴說,甚至不流淚。遇到過不去的坎兒,她就會到一個沒人的地方,靜靜地待一會兒,深深地喘口氣兒,給自己寬寬心,告訴眼下一定得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在那片荒蕪的土地上,靳國芬用執著和韌勁打開了堅冰。可她惦念牡丹江,那里有她的親人,有能給她溫暖的地方。她總想把手里的工程盡快做好,對所有人有個交代;她總想趕緊干完,趕緊回家。
是他們讓我留下
在牡丹春酒樓,靳國芬向我介紹她的哥哥姐姐。沉淀得越來越厚的親情,已經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和眼前的大哥聊天,一切都很平常,沒有寒暄,也沒有客套。一個靜靜的眼神,幾句鄉音未改的對話,卻讓身置其中的我有了切實的領會,使我驀然懂得:她之所以能淡淡地談及以往,是因為親人的溫情稀釋了她的苦難。
——哥哥姐姐
靳國芬是家中的么女,排行第五,6歲時父母的去世,讓她把哥哥姐姐當成了堅實的依傍。她的哥哥姐姐,在她最困難的時候,冒著嚴寒酷暑來到長溝,給予了她很多支持,使靳國芬的公司在長溝穩穩地立住了腳。
最能引起靳國芬共鳴的是電影《我的兄弟姐妹》,童年苦難中的相依為命及長大后的依靠和擔當,在歲月的流逝中變成了感恩和榮辱與共,如同天空飄落下來的雪花,即使化成了水,也要流淌在一起。
——他來了,于是長溝成了他們的家
最終讓靳國芬留下的,是她的愛人。2000年,愛人來北京看望她,沒等靳國芬說什么,幾年來一直蒙在鼓里的情形全弄明白了。知道在北京艱苦創業的不易,這位耿直的漢子坐不住了,他不能讓妻子一個人硬扛著。他的到來,讓靳國芬想回老家的心松動了。親人在哪兒,家就在哪兒,她想留下了。因為與長溝的日日相依,早已使這塊土地成了她的第二個故里。有了愛人在這兒,她的心真的踏實了。
親情之外總關情
公司有了規模之后,靳國芬的親人幾乎都來到了長溝。操持著這么一個既是企業、又是大家庭的團體,她說:“心很重,但沉重里覺得溫暖和欣慰。”
——年輕的后輩
如今,靳國芬把公司業務拓展到了地產開發、銷售,批發各種建材、裝飾裝修材料,具有濃郁東北特色的牡丹春酒樓和把美容院開到農家院的美膚寶連鎖也是她新的嘗試。她需要人才,需要年輕的血液,所以她的后輩們也從牡丹江來了。靳國芬善于用人,把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侄男外女分別安排在不同的崗位,發揮著他們的作用。
有時候,年輕的孩子們會在經營和管理的思路上產生一些摩擦和分歧,她總是起著潤滑劑的作用。她用自己的體驗告訴他們:血永遠濃于水,親情是無價的。企業有了今天,是家人用愛鼎立支撐的結果。能在這個像家一樣的企業工作,是你們的福氣,得珍惜啊!
——在這兒的,就都不是外人
在國鴻公司,更多的還是和靳國芬一起攙扶著走過來的伙伴,是家族之外的人。可她說:只要是在這兒的,就都不是外人。靳國芬沒有講太多,只講了去年非典時期的零星片段。當時幾百口人,被困在長溝,外面的人進不來,里面的人出不去,把人急壞了。其他公司的建筑隊伍,走的走,散的散,只有她這兒,每天謹慎嚴格地安置他們的衣食住行,大伙兒也安心呆在這兒,覺得踏實有底。那一段時間,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全都融化在每一個細微的關照里。有了這些積淀,國鴻公司人氣更旺,大伙心更齊了。
他們說——
在珠江駿景的新居里,融洽與和睦始終環繞在春天溫情的室內。靳國芬和愛人,一個少言溫和、一個健談爽朗;兒子與兒媳,一個英俊穩重,一個賢淑古典。
愛人——我們的日子是過出來的
我們結婚的時候,什么都沒有,父母給了一百塊錢,那是我們的全部家當。國芬很能干,在牡丹江基建處工作的時候,就是單位的骨干,幾千人的企業,3%的調資比例都能有她。她還特別能吃苦,認準的事會一直干到底。在老家是那樣兒,現在就更不用說了。日子是一天天過出來的,如今什么都有了,攤子也鋪大了,我想讓她歇一歇,不想再讓她受累了。外面的事我會給她最大的支持,可在家里,是我做主,什么都不讓她操心。
兒子——媽媽很大度
我記憶中的童年特別冷,小時候媽媽工作總是忙,放學回家,經常是我一個人,這也養成了我自己照顧自己的習慣。我結婚時所有的事情基本都是自己一手操辦的,媽媽不干涉,而且從來都不瑣碎,不像別的母親那樣細致嘮叨,她很大度,做成了許多男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但我覺得她不是生意人,她是在做事業,她的真誠和吃苦精神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她讓我知道做事情要有大智慧,千萬別耍小聰明。
她——好多事情我都看不見,可能我是一個容易忘卻的人。
我干事兒從來不盯著小事,瑣碎的事情不去管,甚至都看不見。可能我是一個容易忘事兒的人,碰到不愉快的或很苦的事,過去就過去了,不太愿意提起,也不覺得怎么樣。人應該往前看,更應該寬容。
除了到市里辦事和與全家人的團聚,靳國芬更多的時間愿意和愛人一起回到長溝。她精心建設的一座座住宅和樓宇已經成了長溝的亮點,在當地有著極好的口碑,與長溝圣泉公園遙相呼應的歐式建筑是她的驕傲。每天早晨,呼吸著郊外新鮮的空氣,和愛人一起,走過水上的小橋,對面就是新建的、即將入住的家園。走一走,看一看,都會覺得美好,這該是多少人都艷羨的神仙眷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