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最年輕卻同時也是最有活力的行業(yè)中,任何一種嶄新模式的推出都會在業(yè)內引起不小的震蕩,人們在猶疑和冒險中小心的權衡,怕自己錯過了一班車,又怕搭上的這班車會把自己載向一個更不可知的方向
好日子即將終結了嗎?
曾被譽為門戶網站“金稻草”的短信業(yè)務在不經意間迎來了寒冬——在剛剛公布的季報中,三大門戶網站的短信業(yè)務普遍出現(xiàn)了下滑的趨勢。
最初顯露端倪的是網易。7月6日,網易發(fā)布第二季度的收入預警,當季來自短信的收入將在第一季度的基礎上猛降37%-41%,僅達到430萬美元或更低至400萬美元,原因是新用戶數量的減少導致了短信收入的受損。在發(fā)布收入預警的當天,納斯達克的其他幾只中國概念股股價也紛紛走低,網易的股價則跌至了52周以來的最低點,尾市收盤報33.28美元,跌幅達到了11.8%。
7月28日,新浪發(fā)布2004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中顯示,排除收購因素,該季度的短信收入從上季度的2370萬美元下降到了2000萬美元,跌幅為15.6%。新浪的首席財務長兼聯(lián)席運營長曹國偉表示,新浪的短信收入在未來有可能進一步走低。
7月29日,在搜狐發(fā)布的2004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顯示了同樣的信息。關于短信服務收入一項,搜狐公司在第二季度僅為1130萬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了8個百分點。“的確,短信收入在未來將是一個下降的趨勢。”搜狐的首席運營官古永鏘告訴《商務周刊》。
在網易8月2日公布的2004年第二季度財報中,其無線增值服務收入的部分與7月初發(fā)布的收入預警基本吻合,較上一季度下滑了37.1%,收入總額為450萬美元。
顯然,曾經風光無限的短信收入遭遇到了現(xiàn)實的困境。在短短幾年內經歷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門戶網站,是否將開始新一輪的長征?
短信業(yè)務“大頭朝下”
所有的人都承認,在過去兩年內,突如其來的短信收入是所有門戶網站的“救命金稻草”,它使得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絡公司順利走出谷底,重新受到追捧。當2003年下半年網易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市值攀高到了令人血脈賁張的72美元時,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僅僅兩年前門戶網站尸橫遍野的慘狀了。曾經打算把自己的女兒“打扮的漂亮一點嫁掉”的丁磊也終于憑借尚在閣中的網易,成為中國的頭號巨富。成功與失意,一線之隔的距離近的讓人難以置信。
然而,也是轉眼一瞬間,信息產業(yè)部的一紙通知讓這些門戶網站們馬上遭遇了困境:4月19日,信息產業(yè)部發(fā)布了《關于規(guī)范短信息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主要針對目前國內短信市場出現(xiàn)的若干問題,旨在規(guī)范短信服務市場。兩個月后,信息產業(yè)部再次下發(fā)《關于開展移動短信服務自查自糾活動的通知》,對短信服務違規(guī)行為施行強制性約束手段。
這一政策的后果顯而易見,除了納斯達克門戶網站的震蕩外,許多內容服務商(SP)因此而倒閉。
來自信息產業(yè)部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02年中國短信的發(fā)送量是900億條,2003年則達到了1800億條。網絡短信方面,2002年國內網絡短信用戶為1182萬,占網民總數的20%;2003年網絡短信用戶則接近2000萬。這種以百分之百的比例迅速遞增的短信業(yè)務,保證了納斯達克的門戶網站們及時找到盈利增長點,并不斷在各個季度的財務報告上屢創(chuàng)佳績。仔細回顧和分析2003年幾大門戶網站的財報就可以發(fā)現(xiàn),短信收入幾乎占據了各大公司全部收入的二分之一強。巨大的市場前景還促生了大量的SP公司,2003年8月,中國短信企業(yè)只有600余家,然而,僅僅兩個月后,這個市場已經有大大小小2000余家企業(yè)在參與競爭。導致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自然是較高的行業(yè)利潤率,據統(tǒng)計,這些短信公司的毛利率可以達到50%以上,凈利潤率則可攀高至20%強。
然而,大量涌入的資本和競爭者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市場的混亂和無序,強買強賣式的短信充斥,大量淫穢色情短信的泛濫更向整個社會道德提出了挑戰(zhàn)。于是,網絡反黃及規(guī)范短信收費的行動很快以強大的行政命令手段出臺了。
然而,一些IT界人士認為,即便是沒有這次的政策因素影響,短信收入的市場也已經相對進入了飽和期,不會再有太大的增長空間。“這就像你買彩電,該買的都買了,剩下的不會再有什么爆炸式增長了。”和訊網的CEO謝文說,目前短信的整體走勢是“大頭朝下”。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賽迪顧問的分析師傅曉輝,他認為門戶網站的短信收入經歷了一個非常典型的商業(yè)發(fā)展模型,目前已經到了增長的瓶頸,進入了緩和的平穩(wěn)期,除非有新的短信業(yè)務模式產生,否則短信業(yè)務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
相對來說,雅虎中國區(qū)副總裁陳建豪更樂觀一些,他認為目前短信市場正在經歷一個成熟和調整期,在調整期過后,短信收入有可能仍會持上揚的趨勢。
然而,無論是政策打壓還是市場飽和,短信收入似乎都難以再創(chuàng)造往日的輝煌,雖然它作為一個互動平臺,會長期甚至可能永遠存在下去,但明顯的,它不會再成為門戶網站頗為風光的強勁的利潤增長點。門戶網站的下一顆“金稻草”在哪里?
“壓注”未來的藝術
8月3日,搜狐公司在北京東方君悅酒店舉辦了盛大的“第三代搜索引擎”發(fā)布會,宣布推出全球首個第三代中文互動式搜索引擎——搜狗。在諸多娛樂明星和技術開發(fā)團隊的簇擁下,穿著無袖休閑T恤和牛仔褲的張朝陽,在與現(xiàn)場司儀共同主持的發(fā)布儀式上不遺余力、親歷親為地進行現(xiàn)場演示,介紹這一新搜索引擎的諸多特點。
毫無疑問,這個被張及其團隊稱為“積累了7年的資源和技術經驗,經過兩年的研發(fā)率先取得的全球冠名的第一家中文互動式搜索技術”,將成為搜狐公司下一步業(yè)務發(fā)展的重點之一。雖然搜狗引擎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商業(yè)運作模式和盈利預期,但在搜狐發(fā)布的下一季盈利預測中,網絡廣告包括搜索廣告的預期出現(xiàn)了一個明顯的增長。GOOGLE所帶來的巨大的商業(yè)價值使搜狐相信,發(fā)展強勁的搜索引擎將是未來的一個盈利增長點。
互聯(lián)網實驗室研究員方興東認為,加強門戶網站基本功能之一的搜索功能,將會成為門戶網站下一步制勝的關鍵。但賽迪顧問分析師傅曉輝則認為,門戶網站推出的各種搜索引擎,更重要的是作為整合平臺的一部分,是用來加強綜合性門戶網站門戶性的一個舉措。在已經細分和專業(yè)化了的搜索引擎領域,后來者無疑將面對較高的門檻。
而吸引幾大門戶網站注意的還有即時通訊業(yè)務。在此之前的7月6日,新浪網宣布收購Davidhill Capital Inc.及其UC即時通訊技術平臺,與此同時,網易泡泡、搜Q、雅虎通也都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即時通訊工具同樣成為了“盈利點”討論的一部分。
但一方面,即時通訊市場的幾大巨頭如MSN、AOL、YAHOO正在加強互聯(lián)互通,以便最大限度的擴大用戶群;另一方面,受國內政策的限制,即時通訊工具最具吸引力的通話及視頻功能很可能同電信的某些業(yè)務相重疊從而無法開展。在記者所采訪的互聯(lián)網經營者或研究者中,大部分仍認為目前門戶網站發(fā)展即時通訊工具,更多的意義還在于滿足其門戶的特征,加強人氣聚集以及加強網絡社會化的功能,并不能對其抱有太大的盈利預期。
在尋找新盈利增長點時,2.5代移動通信技術及相關的產品無疑成為最吸引人的亮點。2.5G手機是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到第三代無線與多媒體移動通信手機的過渡產品,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從而為彩信、彩鈴等無線增值業(yè)務提供了平臺。在Tom公司的二季度季報中,這項業(yè)務的增長比例達到了63%。新浪的季報稱,來自2.5G產品、IVR(互動式語音應答)的營收季度增長率高達200%。同樣,搜狐在5月份對G FEEL TECHNOLOGY的收購也表明了搜狐對這一市場的看好。搜狐的首席運營官古永鏘告訴記者,由于G FEEL TECHNOLOGY在WAP市場的領頭羊地位,使得搜狐能夠迅速地在這一領域占據領先優(yōu)勢。
雅虎中國區(qū)副總裁陳建豪則認為,2.5G及相關的產品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期培養(yǎng)成熟的市場環(huán)境和市場接受度,或許在短期不會有一個很大的跳躍式的突進,但不可否認,它極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耀眼的利潤增長點。
關于門戶網站下一個主要盈利點的爭論還在繼續(xù),電子商務、社區(qū)集成服務、業(yè)務間的彼此融合所產生的連帶增值……這些誘人的概念都在不斷地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滿足著人們的好奇心并考驗著網絡CEO們的判斷力。
在這個最年輕卻同時也是最有活力的行業(yè)中,任何一種嶄新模式的推出都會在業(yè)內引起不小的震蕩,人們在猶疑和冒險中小心的權衡,怕自己錯過了一班車,又怕搭上的這班車會把自己載向一個更不可知的方向。稻草隨處可見,但還能找到鍍金的那一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