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微創手術受到病人的歡迎,唯獨乳腺癌病人擇大棄小,因為她們擔心小手術“不清爽”,容易復發。病人有知情權,也有選擇手術方式的權利,但更應科學地選擇手術。為此,筆者特意采訪了上海市黃浦區中心醫院乳腺外科專家包家林副主任醫師。
在包主任的辦公室里,我們看到有一位病人正和他說話,便在門口靜候。5分鐘后,門打開了,走出一位少婦,中等身材,長得眉清目秀。當我們和包主任握手寒暄后,包主任才告訴我們,剛才那位病人也不愿做保乳小手術,而寧可選擇根除的大手術。
筆者:為什么中國女性愿意做保乳術的不多?
包家林:主要還是觀念問題。
有三種原因:一種是對癌癥的發病機制并不完全了解,以為“腫瘤切得越多越安全”,其實癌腫的轉移途徑目前尚不太清楚。根除手術從實際意義上說不是“根除”,只是切得多一些,并不排除轉移的可能性。第二種原因是:也許有些婦女對體形和生活質量的要求不如西方人那樣看重,以為年齡已大,已經生育過,乳房的存在與否不那么重要了。“保乳術”要求病人的乳房比較大,這樣在局部切除后才不會影響外觀,但我國婦女與西方女性相比,體形相對比較瘦弱,局部切除后的體形效果和徹底切除差不多。第三,采用“保乳術”的后續治療費用比較大。所以,即使在早期發現乳腺癌,愿意做“保乳術”的比例還不到10%。去年我們醫院共做了375例乳腺癌手術,其中有100例可以做“保乳術”,但最終選擇該項手術方法的只有5例。
國外接受“保乳術”的女性之所以較多,主要是因為多數患者能在早期發現乳腺癌。而我們的許多患者,由于保健意識還不是很強,能夠定期到醫院檢查乳腺的女性不多,因此,50%以上女性乳腺癌患者在發現時已經到了中晚期。
筆者:“保乳術”的生存率是否低于傳統的“根除術”?
包家林:“保乳術”的生存率與傳統“根除術”接近?
所謂根除術,指的并非單純的切除,而是手術后配合化療或放療的綜合療法。“保乳術”,就是不徹底切除乳房,而在局部切除腫塊后,配合化療和放療的方法。根據有關研究調查表明,早期乳腺癌病人在接受“保乳術”后,與實施乳房根除術的對照組病人治療結果相比,“保乳術”病人遠期生存率和死亡率與乳房根除術病人沒有什么區別,5年生存率都達到95%以上,10年生存率可達70%~80%。
筆者:如果病人有強烈的保乳愿望,是否就能做“保乳術”?
包家林:中晚期乳腺癌不宜做“保乳術”。
乳腺癌可以分成四期,一期乳腺癌病人,腫瘤不超過2厘米,沒有出現淋巴轉移。對這些病人,醫生可以考慮為其做“保乳術”治療。
但對于中晚期乳腺癌病人來說,選擇“保乳術”則顯得不理智了。到了這時,“保乳術”對救治病人的作用不大,甚至會降低病人生存的機會。為了延長病人的生存期,醫生多數主張病人做根治手術,即使在國外也不例外。
筆者:“根除術”與“保乳術”差異在何處?
包家林:“根除術”對女性不僅僅是生理上的打擊,也是一個心理上的沉重負擔。
“根除術”不僅把病人的乳房全切除,而且連胸大肌、胸小肌乃至相應部位的肋骨也“一鍋端”,術后的病人雖能保住生命,但女性婀娜的體態不見了,這對于女性來說是很痛苦的,甚至會影響夫妻關系。還有后遺癥,如靜脈回流障礙以及淋巴回流障礙,這會導致患者日后手臂腫脹,不能高舉。
“保乳術”就是切除乳房腫塊加放療,在治療乳腺癌方面要優于全乳房切除術。因為全乳房切除并不能完全將癌癥拒之體外,甚至最先進的外科手術也不可能根除癌癥。況且,全乳房切除對廣大女性不僅僅是一個生理上的打擊,也是一個心理上的沉重負擔。
筆者:什么年齡段易發乳腺癌?
包家林: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有低齡化趨勢。
一般說來,更年期后和肥胖的女性易患乳腺癌,而現今女性乳腺癌的發病傾向于低齡化,去年在我中心接受乳腺癌手術的375位患者中,最年輕的是25歲。所以年輕女性也不能掉以輕心。
采訪病人:
保乳手術使我美麗依然
病人:李小姐,34歲(兩年前行“保乳術”)
兩年前,正值李小姐產后哺乳期,她忽然發現右側乳房有塊大小如一元硬幣的硬結,以為是奶癤,便到醫院作消炎清創處理。之后硬結未見消散,反而出現隱隱作痛的現象。平時有防癌意識的李小姐,再次到黃浦區中心醫院乳腺專科看病,經醫生檢查,診斷為早期乳腺癌。當時李小姐極為痛苦,終日茶飯不思,以淚洗面,精神瀕于崩潰,并拒絕手術前的一切檢查、治療。丈夫多次勸導,也無效。包家林主任揣摩病人還年輕,不愿因手術而失去女性特有的美,就特意為她制定了縝密的手術方案,還請來了已被治愈的病人現身說法,最終使她接受了“保乳術”。手術在包家林主任的主刀下做得非常成功、漂亮,病人十分滿意。如今,均勻挺拔的乳房又重新在李小姐的胸前顯現;手術后的她,美麗依然。
健康貼士:預防乳腺癌的五種方法
1.養成鍛煉的好習慣。研究表明,處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經常鍛煉身體能夠使患乳腺癌的機會降低60%。鍛煉的時間每周不少于4小時,形式有散步、舉重或做一些其它用手和臂的體力勞動。
2.注意自己的體形變化。鍛煉能夠降低患乳腺癌幾率的另一個原因是能夠減輕體重。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若女性在18歲以后體重增加20~25公斤,進入更年期后,與那些體重僅僅增加幾公斤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的機會可增加一倍。因此,女性從年輕開始就應該控制體重。
3.盡量不要飲酒。美國北卡洛林那大學的流行病學和營養學專家萊諾爾·科美爾教授通過研究發現,女性飲酒對患乳腺癌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女性若每天飲一杯白酒,患乳腺癌的機會可增加11%;每天飲兩杯,增加24%;每天飲兩杯以上,增加40%。因此,專家建議盡量少飲酒或不飲酒,如果無法戒酒,那應該把飲酒量控制在一周3杯以內。
4.多曬太陽。最新研究發現,維生素C和β-胡蘿卜素不能預防乳腺癌,而維生素D可以。北加利福尼亞癌癥研究中心的艾斯爾·約翰博士,解釋了為什么美國南方女性患乳腺癌的人數比北方女性少的原因——南方陽光充足,人的皮膚吸收陽光后會產生大量維生素D,起到防癌的作用。約翰博士還建議,每天曬太陽10~15分鐘,就能使我們的身體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5.適時補充維生素D。如果你擔心曬太陽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不妨有針對性地補充維生素D。研究發現,女性如果每天攝入200個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相當于兩杯維生素D強化牛奶),患乳腺癌的機率會降低30%。因此,專家建議,50歲或年輕一點兒的女性每天至少要補充200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50歲以上的女性每天要補充400~600個國際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