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一部28集電視連續列《林海雪原》熱播銀屏。這部反映東北地區某民主聯軍深入林海雪原剿匪題材的電視劇,將人們的視線帶回近60年前的解放戰爭時期。它不僅在影視界引起轟動,而且亦牽動了收藏品市場的“林海雪原”熱,一些《林海雪原》的收藏品成了熱門“俏貨”,備受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借此機會,筆者將本人收藏或見識到的《林海雪原》收藏品,列目如下,與藏友共同欣賞。
一、小說版本《林海雪原》

第一版《林海雪原》出版于1959年9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首版發行量為4()多萬冊;第二版和第三版分別發行于1962年9月和1964年1月;1990年10月,遼寧出版社出版了第15次印刷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發行量為9000冊,字數為407000字,開本為32開,頁數為626頁,定價為4.6元;1994年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又一次再版了這部小說《林海雪原》,時定價24.60元。圖書版本,是藏書的一個首選專題,如今,這第一版的《林海雪原》在收藏市場已是不多見,尤其是品相上好的初版本,欲想購到手,一靠緣分,二靠花大價錢,沒有個百八十元是得不到手的。
二、話劇劇本《林海雪原》
最早《林海雪原》題材的戲劇不是“樣板戲”《智取威虎山》,而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上演的四幕九場話劇《智取威虎山》,195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這個劇本,話劇《智取威虎山》,由趙起楊、夏淳、梅阡、陳中寅。柏麥5位改編,頁數為107頁,配演出劇照6幅,文字約4萬字,改編時間為1958年5月。
三、電影海報《林海雪原》

1960年,八一電影制片廠,將曲波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搬上銀幕拍成電影,片名《林海雪原》。這是一部“剿匪反特片”,如今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幾乎都看過這部為上下集的電影《林海雪原》。有關電影《林海雪原》的收藏品,首選是電影海報,當時《林海雪原》海報,共有3種,兩種對開,一種全開,海報用黑白,彩色相襯的藝術技法,在人物排列分配上突出楊子榮的高大形象,是后來所有《林海雪原》“楊子榮”形象的藍本。
四、京劇《智取威虎山》劇版本
根據小說《林海雪原》改編,且參考同名活劇劇本改編的京劇《智取威虎山》,是上海京劇院的一個現代戲保留劇目,1958年以后,每年部上演若干場。1965年1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這個由集體改編,數易其稿的12場次京劇版本《智取威虎山》,全書約6.6萬字,定價0.96元,發行量為22000冊,該劇本分:《智取威虎山分劇本,演出提示、曲譜,《智取威虎山》改編和加工說明4個部分,并配有4個插頁的劇照圖14幅。
五、電影戲劇版《智取威虎山》海報
這張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彩色影片電影海報,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發行,上海京劇團《智取威虎山》劇組整體改編演出,北京電影制片廠《智取威虎山》攝制組攝制。片中主要人物楊子榮由著名京劇演員童祥苓扮演。該電影海報畫面藍色的主色調,配之白雪皚皚的雪山、勁松,加之戎裝,披白色斗篷的楊子榮舞臺造型,確實有一種“氣沖霄漢”的演藝效果。由于這張海報屬“文革”專題收藏品,故經濟價值很高,在收藏品市場上,對開佳品至少要價200元。
六、“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劇本
“文革”期間,“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劇本至少有10余種,或簡裝大32開本,或唱段本,惟有這個版式的劇本堪稱劇本類珍精藏品。該劇本演出本是1970年了月演出本,由上海京劇團《智取威虎山》劇組集體改編及演出、人民文學出版社1971年了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開本形式為大32開本。內有劇本、劇照、主旋律樂曲、舞蹈動作說明、舞臺美術5個部分組成,配劇照、主要人物、舞蹈動作說明、人物造型、舞臺背景、道具等圖300多幅,可渭“樣板戲”的樣板本。
七、連環畫《林海雪原》
連環畫俗稱“小人書”,是老少皆宜的通俗讀物:圖中的連環畫不是最早版本的《林海雪原》“小人書”。最早的版本是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1959年到1961年間,由王亦秋繪畫的一套6冊的《林海雪原》。1978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潘勒夢改編,羅興、王亦秋繪畫的一套內分“奇襲奶頭山,三路老兵,深入虎穴、智取威虎山、將汁就計、大破四方臺”6冊的連環畫《林海雪原》。此外,1979年6月至1982年10月,遼寧美術出版社又出版了一套由趙明鈞繪畫的上中下三冊的“遼版”《林海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