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曾考慮一旦戰敗便流亡到印度去
1942年的那個令人焦心的夏天,德軍向伏爾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不斷推進,其精銳部隊則依然呆在通往蘇聯首都的要沖部位。空蕩蕩的莫斯科市內是一種令人產生錯覺、不祥的寂靜。
全部的時間都被那些與戰爭有關的問題填滿了。特別是在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第一次訪問莫斯科的這幾天里。倫敦和華盛頓拒絕前不久有關在法國北部開辟第二戰場的承諾,而不是如羅斯福與莫洛托夫5月份他們在美國首都會見時所說的,從俄國前線吸引至少40個德軍師,這引起了斯大林的激烈反應。
這一年間,紅軍且戰且退,經受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武器裝備損失,但最終還是減緩了敵人的推進。同時,在烏拉爾以東地區,幾個五年計劃期間建立的企業,以及從西部地區連同工人一起搬遷去的工廠,正在制造新式的、比德國更好的武器。許多地方由全體男性人口組成的補充兵力,正在組建新的師團。大后方正在訓練新兵,培養指揮人員。
但是,誰也沒有把握,在這些新鮮力量成軍之前,在蘇軍做好準備進行大規模反攻之前,戰線會不會崩潰?
羅斯福關于從蘇聯前線吸引40個德軍師的決策,原本可以使局面得到緩和。西方盟國承諾1942年在北非登陸而不是在法國北部開辟第二戰場,對蘇聯的局面幾乎不會產生什么影響。這一點斯大林預見到了,并且他把這一點告訴了丘吉爾。
與此同時,斯大林也明白,丘吉爾在談到英美軍隊準備不足,以及數量不足時,如果沒有過分渲染的話,那么諾曼底行動真的有可能成為一場災難。無論如何,在既成的局面下,我國只能依靠自己。應該說,正是這一點促使蘇聯領導者說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想法,我無意中成為其見證者。
在克里姆林宮斯大林的辦公室,與丘吉爾的一次談話于凌晨三點結束之后,我的同事巴甫洛夫被派去送英國首相到他住的官邸,即所謂的七號國家別墅,而我則必須為致華盛頓的蘇聯使館起草電報文稿。電報一般由斯大林簽署。
我的第一稿他不完全滿意,所以,在提出幾處具體的意見之后,他要我坐在鋪著綠色呢絨的長條桌一端,將文本謄寫一遍。當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斯大林一邊沿著花紋斑斕的地毯走來走去,一邊抽著煙斗。莫洛托夫坐在另一端,在跟丘吉爾談判時,他就坐在那兒。
就在當時,我從我們的領袖嘴里,聽到了在此前他沒有跟任何人說起過的東西。
“維亞切斯拉夫,我們怎樣才能不成為流亡政府清單上的新成員,”斯大林低沉地說道,“如果德國人推進到烏拉爾以東,這就會成真……”
“但這等于死亡?!蹦逋蟹蛎H蝗羰У鼗貞?。
“我們都會死的。但是,值得思量一下,有哪些可能的方案。丘吉爾可說過,一旦納粹占領英國,他的政府將從國外,譬如加拿大,與敵人繼續作戰?!彼勾罅肿呓刂鴫Ρ诰砥饋淼牟坚#瓌永K子,展開了東半球的地圖?!耙坏┑聡鴳饎偬K聯,這樣日本也會參戰,”斯大林繼續說道,“這意味著法西斯軸心國得到極大的加強。這也是為何英美將更多地需要蘇聯人民和我黨的幫助。去年底,當敵人逼近莫斯科時,我們建立的地下黨委還沒有解散,正在為全面的游擊戰做準備。我們的人民相信黨和它的領導,并將執行我們的指示,即便這些指示來自遠方……”
斯大林用自己有力的右手劃過蘇聯,繼續說道:
“當然,我們不必重復倫敦之行,那里已經有一打以上的流亡政府。我昨天不是偶然地告訴丘吉爾,已經去過了倫敦,與列寧一起參加布爾什維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對我來說,去一次已經足夠了。但是,印度可以成為一個合適的地方……”他接著輕松地用煙斗劃過巨大的南亞次大陸。
聽到的這一席話使我震驚萬分。但我做出一副專心工作的樣子。我飛快地寫完了電文,然后毫不拖延地離開了斯大林的辦公室,沒想到在這里突然我會聽到如此可怕的建議。
我當時不明白,為什么斯大林偏愛印度。他是否認為,遠離倫敦的英國政府他更方便些?或者他以為,在這個沸騰的殖民地印度可能出現革命的形勢?……
須知列寧和他的親密戰友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呆在瑞士,把自己看做是世界革命的領袖。他們愿意到任何一個國家去,只要那里出現了革命形勢。這些國家可以是德國、法國、英國,甚至美國。但情況是,俄國,按照列寧的說法,“孕育了革命”,所以布爾什維克趕到那兒,領導革命……
或許,斯大林依然相信開始于“第三世界”的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最終勝利。
此后,我再也沒有聽到任何人說起這個離奇的計劃。莫洛托夫顯然沒有向任何人談起過這件事情,他將它帶進了自己的墳墓。
與希特勒單獨秘密媾和的方案
1942年9月,外交人民委員部的副委員杰卡諾佐夫突然消失了。我是偶然知道這個情況的。莫洛托夫要我弄一份關于美國通過波斯灣向蘇聯供應武器和其他材料等的詳細清單。由于杰卡諾佐夫負責整個區域,我用克里姆林宮內線給他打了個電話。
一般當頭兒不在時,電話由他的副手伊利亞·切爾諾舍夫接聽。但這次我聽到了秘書澤娜的聲音。她告訴我,杰卡諾佐夫,還有切爾內舍夫已經兩天沒來上班了。她不知道現在他們在什么地方。在柏林跟杰卡諾佐夫共事期間,我跟杰卡諾佐夫有深交。所以,我決定了解一下,他是否在家。從廚師(廚師平常也看門)處知道,杰卡諾佐夫到某地去了。我不得不向中東司司長卡夫塔拉澤求教。他也不知道杰卡諾佐夫沒上班的原因,但給了我需要的材料。
向莫洛托夫匯報他感興趣的問題時,我順便提到,跟杰卡諾佐夫聯系不上。人民委員沒有任何反應。他當然知道點什么。
過了一段時間,杰卡諾佐夫出現在莫斯科,但是我們對于他不在的原因卻依然一無所知。
多年之后,伊利亞·切爾諾舍夫告訴我,1942年中杰卡諾佐夫執行了什么樣的使命。原來,在那個令人不安的夏天,斯大林另有一個更加機密的計劃。
在我們談論杰卡諾佐夫的秘密使命之前,我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有關戰時軍事外交的專著,所以切爾諾舍夫明白,我的問題不是無聊的好奇心引起的。此外,他也知道,我永遠不會讓他為難。
表面上,那只是外交人民副委員秘密訪問瑞典,了解蘇聯駐斯德哥爾摩大使館的工作情況。但是,甚至連阿列山德拉·克羅塔伊大使都不知情,此行的真實目的是跟希特勒的密使什努列特使舉行秘密會晤。杰卡諾佐夫認識后者,戰前他們在柏林經常見面。我記得,1942年間,斯大林以各種理由多次提到過1918年與德國人簽訂的布列斯特——立陶宛和約。同時,他總是強調,列寧不顧托洛茨基和其他同事的反對,簽訂了和約。列寧本人稱這個和約是“卑鄙無恥的”。
斯大林總是在說,列寧一貫正確。拒絕和平意味著喪失一切,而接受和約則可以使布爾什維克保存最主要的東西——權力,即便是在被割去一大塊的俄國領土上的權力。由于擔心局面可能會更糟,斯大林顯然沒有排除與德國在蘇方做出某些讓步的基礎上達成和解的可能。按照切爾諾舍夫的話,當時會談的內容,是將1939年之前屬于波蘭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移交給德國,將比薩拉比亞歸還給羅馬尼亞,以及德軍經蘇聯領土過境到中東波斯灣的石油產地等等。
切爾諾舍夫不能解釋,有關此次會見的建議是如何轉交給柏林的。無論如何,希特勒的密使在約定的地點等待著蘇聯代表。顯然,協議是通過某個中立國,譬如瑞典,經過特殊渠道達成的。
后來,我考慮了很久,是什么促使了斯大林向德國人提出這種交易。他是否認為,1942年夏天的局面是災難性的,因此足以證明如此冒險的一步是有用的?;蛘咚约阂呀浗咏隗@慌失措?那時我經常見到他。他看起來總是信心十足、非常平靜。但是,他也非常善于控制自己……
在德軍占領了蘇聯大片領土的條件下,這些建議是否現實呢?斯大林的誘餌能否讓希特勒上鉤呢?
1941年6月21日,在納粹入侵的前一天,斯大林試圖阻止希特勒,許諾“研究德國可能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讓希特勒明白,自己愿意讓步,但元首卻沒有做任何反應。6月22日前夜,當我跟杰卡諾佐夫到達官邸時,里賓特洛甫甚至拒絕接受來自莫斯科的信函。那么希特勒現在有必要與克里姆林宮談判嗎?斯大林是否有些輕信?
我認為不是的。斯大林從早年起便表現為一個現實的政治家。他顯然是從下列情況出發的:希特勒必須明白,他與英國還將有一場大戰,而主要的,則是美國,其時正在展開龐大的軍力。為了準備好與美國作戰,非常重要的,是盡早打垮并占領英國,這樣,美國人便不能在那里建立基地,用于在法國北部登陸。但是,要想處理英國的事,希特勒必須將大部分部隊從東方抽調回來,在此之前,要么徹底打敗蘇聯,要么,如果戰事拖延下去的話,與克里姆林宮達成某種交易。而斯大林正是向他提出這個交易……什努列特使答應立即向希特勒匯報斯德哥爾摩會談的實質內容。但柏林一直在沉默。當時,德軍向東部的推進慢了下來。很快,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鮑盧斯元帥的希特勒第七軍大敗。此后,德軍一直在向后撤退,雖然往往經過激戰。
斯大林的這個1942方案徹底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