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你以為言者無懼則世上無人可懼;也許你以為心直口快方顯血氣方剛;也許你以為掖不住話無傷大雅……也許到已沒有也許時,你就該開始為你說出的“不慎”之語還債了!
你今天“嘴癢”了嗎?
話說得越多未必就越好。其實“嘴癢”當屬人的一種痼疾,人們不可能把所有的話都說得像歌唱那般動聽,還有太多的話未經大腦過濾,僅憑一時的“嘴癢”難當所致。癢蟲爬上嘴,就像一個煙鬼被人偷走了香煙立即會落泊得不成樣子一般———不讓他說話大有可能把他氣死或憋死!
這不,某日中午我與同事去一家拉面館吃拉面。我們正“香吃辣喝”之際,只見一個年輕人走進來坐下,接著便叫:“師傅,給我拉一碗面!”“好哩———請稍等!”師傅道。
過了一會兒,拉面沒上,年輕人急了:“喂,我的面怎么這么長時間還沒拉出來?”“馬上拉,馬上拉。”師傅滿口應承。
我的朋友低著頭好像很神秘地瞄了我一眼。我沒領會,可是他卻把面碗往桌子中間一推———不吃了。偏巧那位年輕人又嚷:“等這么長時間你還沒拉出來,我不吃了!”他說完起身揚長而去。
這時朋友才小聲地“提醒”一句:“聽到沒有,他要吃的面是叫人拉出來的?!?/p>
嘔———不但我嘔了,鄰桌的兩個小女孩也嘔了。
我再抬頭看那個師傅,只見他氣勢洶洶地立在我們面前。為防止把我們扔到大鍋里涮一遭,我掏出一張10元的鈔票往他手里一塞,便奪門而出。
在路上,我責備朋友:“你怎么說話呢?真他媽欠揍!”
朋友怏怏道:“咳,還是因為我‘嘴癢’,沒忍住,就說出來了?!?/p>
“嘴癢”難止,癢則難當———說話是為了人與人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如果人放縱了“癢癢”嘴,反使交流與溝通出現瓶頸,那么,我們為什么不管好那張不經意間便禍從口出的嘴呢?
嘴癢于夫妻間
夫妻恩愛,家庭和睦,自古以來備受人們頌揚。但有的人經常因為“嘴癢”而成為引發夫妻之間“口水仗”的爆發點。
恕我冒昧,如果不從女方談起,我就有無從著筆之尷尬,因為大多數男女之間的“戰事”都先是由女方好“嘴癢”“升級”的結果(即使戀愛也是如此)。都說女人是水做的,水是什么?可以解釋為柔弱,也可以解釋為洪水猛獸。女人可以自詡力量比不過男人而弱,但一旦動起嘴來,男人的力量又算得了什么?
別看婚后的女人很喜歡向他人吹捧自己的丈夫有多大能耐,但回到家把門一關,就喋喋不休地要求丈夫努力,如果男人應允了,女人自然會小鳥依人般把你愛得比戀愛時期更加熱烈,否則定有你好受的。
然而糟糕的是男人偏偏笨嘴拙舌,娶了個好“嘴癢”的女人又學不會怎么哄她高興。本來自己是很有涵養的,不過是收入低了點兒,但也不至于到養不了家糊不了口的地步。每逢被女人數落,男人先是默默地待在一邊看英超意甲NBA,可是好“嘴癢”的女人豈能容得你三番五次地把“最高指示”當耳邊風?啪———電視沒得看了,男人急了,越急越說不出話,霍地起身,一拳揮向女人身邊的玻璃。

玻璃碎了,男人頭也不回地沖出門去。男人好不容易氣消了回來,女人也知道該識相點兒了。可是,她那張嘴瞄準時機又要開癢了。于是又要面臨前面的那一幕。如此反復幾次,男人心碎了———她現在所叨嘮的話怎么比當年戀愛時期頻頻地問的那些“你愛我嗎”“你為什么愛我”“你認為她比我漂亮嗎”之類的話語還要無聊呢?男人越想越撮火,而越有可能成為一只疲倦的種馬。后面等待好“嘴癢”的女人的狀況就可想而知了。
韓非曾說,家常瑣屑之談,一件件數落,會被人看做淺薄。女人婚后的生活質量如何,能否留住自己的丈夫,很大一方面取決于能否管好自己的癢嘴。所謂唇亡齒寒———“嘴癢”于夫妻間也!
嘴能攬客也能轟客
試想,如果一個團隊出現了員工因管不好自己的嘴而亂說話的現象,那豈不打亂了團隊整體工作部署和工作秩序?以服務業為例,我們就經常看到服務員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在客人面前亂說話現象。我就經歷過這樣的尷尬事。
去年年終,我和幾個哥們去一家餐廳“海吃海喝”。乍一看,這家餐廳門面既具特點也足夠氣派。席間,老朋友讓服務員上點兒生抽。一會兒,小姐端上來的是一碟生蔥。老朋友一看,說:“我要的不是生蔥!”那小姐一邊拿回生蔥,一邊嘟囔著。
又過了一會兒,那個小姐把碟子放在桌子上。貪吃的我夾起一塊軟炸里脊往碟里蘸去,剛一入嘴,就叫起來:“這是什么呀,生醋?”老朋友急了:“我再重復一遍,我們要的是生抽!”你猜那小姐回敬了一句什么?“是你的普通話說不清楚?!?/p>
這下可麻煩了,我的老朋友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我沒工夫跟你理論,叫你們領班過來!”。
不一會兒,領班來了,她一邊面帶三分笑地道著歉,一邊分發名片。都賴我嘴癢,插了一句話:“我們一進來就發現這個女服務員擺著一張臭臉,真是晦氣!”
領班道:“哦,她剛剛被我們經理訓了一頓,心情不好,各位多包涵包涵。再說了,您幾位是來吃飯的,又不是來挑小姐的?!?/p>
一個哥們站了起來:“這話聽起來怎么比剛才還別扭?你的意思是因為我們不是來挑小姐的,所以有理由給我們擺一張臭臉了。是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p>
“那你的話是什么意思?”老朋友也站起來了,“我還以為你是真來道歉的,你們的嘴真是訓練有素呀?!?/p>
“你們理解錯了?!鳖I班繼續辯解道,“我是說她剛剛挨訓,你們也理解理解她的心情?!蔽艺f:“剛挨過訓的服務員就不該讓她來上崗。”
領班說:“如果上崗前我們全體服務員挨經理一頓訓,我們都不來上崗,這餐廳還開嗎?”老朋友猛地一拍桌子:“又把問題拋給咱了。算了,這頓飯別吃了,后面的菜也別上了,咱換個地方吧?!睆拇耍覀冊僖矝]有去過這家餐廳。
當然,我并不是說服務行業對客人就應該低三下四地說話。我只是想提醒那尚未注意到員工語言素質訓練的單位,如果你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而忽略了這一環節,大有可能會導致你的手下在客人或客戶面前任著性子胡來。
怎樣提高員工待客用語能力呢?一般而言,誠懇的、善意的、禮貌的、贊許的、謙讓的話語應該多說;而惡意的、虛偽的、無禮的、貶低的、強硬的語言就不應該說。俗語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客人或客戶當中,不明事理者也不乏其人。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應該用機智的語言化解矛盾和沖突。強調理由無異于找借口,如上所舉的餐廳遭遇即可證明。服務行業的員工除應接受基本的語言訓練外,還應結合本行業的性質,準備一套相關的待客迎言送語模式。對知識分子,用語文雅、委婉;對工人同志,用語直接、爽快;對鄉下老大娘,用語則通俗、樸實。我們應該懂得:一張嘴既能攬客,也能轟客。
特殊場合的語言應酬
許多人平時口頭表達能力很正常,可是一旦到了特殊的關頭,那張不爭氣的嘴就連一句有用的話也說不上來了。他們總想說些什么,但總是為自己言不達意而感到困窘:該說的話都跑到哪里去了呢?依我看,越想讓自己的話精彩起來的人,就越容易在臨場發揮時出紕漏,甚至犯低級錯誤。這可不是“笨嘴拙舌”惹的禍,而是心態出了問題。
心理高度緊張,語言的發揮豈能正常?這樣一來,講錯話,講反話的現象就在所難免了。
考察一個人的說話能力,要看他在關鍵時刻的關鍵的一兩句話。下面,我就3種特殊場合的特殊語言應酬談一些看法。
巧逐不速之客有的朋友總是不請自來地出現在你的家門前,或打電話以飯局相邀。你若拒絕他生氣,你若同意他神神叨叨地沒完沒了。有什么辦法能夠既不挫傷對方自尊,又可以挽救自己寶貴的時間呢?
假如能用婉言柔語向對方提醒、暗示自己很忙,就比較容易被對方接受。比如對方預約最近到你家鬧鬧,你不想接待他,不妨找個明知他與別人有約的時間反約他:“今晚我有閑,咱倆好好鬧鬧。從明天開始,我就要全力以赴給我那孩子補課了。”有禮有節,對方又有什么理由抱怨你呢?再比如,你明知對方對學習毫無興趣,不妨可以由此切入:“我剛買了計算機,準備在最短時間內把電腦五筆字型學熟練,你要是有興趣,到我家來一起學習,你看怎么樣?”對方還能怎么樣?
酒桌巧應酬以酒為介的應酬在迎賓送客、聚朋會友等方面發揮著獨到的作用,但也經常會給人們帶來不盡的苦惱。很多不勝酒力、對“酒言酒語”又知之甚少的人,就是栽在管不好自己的“酒嘴”上。因此對酒桌的應酬語言不可不知。
首先要知道酒宴是大家參與同一個主題的活動。在這種場合,要盡量多談論大部分人能夠參與的話題,避免演“獨角戲”而忽略了眾人,否則你可能要付出被罰酒的代價。
其次是大多數酒宴都有一個主題。赴宴時說話要分清主次,你可以談論別的話題,但語言要得當,不要喧賓奪主、嘩眾取寵,更不要借酒發揮,甚至“借花獻佛”,攪亂設宴主題。
其三是要像對待談判那樣對待別人的勸酒。自己向別人勸酒也要適度,要講究藝術。既要自己喝到適量,對他人也莫強求。沒有人因為你酒喝得少而瞧不起你,恰恰是“有喝必醉”者,才會被視為最大的無禮。如果有人對你苦苦相逼,那么你耍耍賴也未嘗不可。
其四是要認真對待敬酒程序。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方身份為序,敬酒前要注意對方的稱呼或稱謂,切莫失語。
其五是當自己感到喝得有點過量時,要少言甚至干脆裝醉,說一兩句假糊涂真清醒的話,比如拽出衣兜叫人把你“喝不動”的酒往里倒。當然,最好的辦法是找個絕妙的理由,趁自己還清醒時開溜,退到一邊呼嚕大睡。切忌在三分醉的時候還和他人較勁,奉陪到底。否則,你的嘴就很可能真管不住了。
巧慰病榻之友就躺在病榻上的病人而言,探望者的每一句話,都很可能會觸動他脆弱的神經。那么,探望病人時應該說哪些類型的話呢?
一是多勸慰。探望者每一句積極的勸慰語言,對病人來說都是沁人心脾的。要依照病人所患的病種,有針對性地勸說對方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要充分相信現代醫術的高明。同時你須面帶三四分的笑容,讓對方從你的精神面貌里感受到生之有幸。一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易產生恐慌心理,對此,探望者更應該積極耐心地做些說服工作,尤其現身說法的勸說,效果極佳。
二是多鼓勵。探望病人時應該多說些有利于患者振奮精神、增強信心的語言。倘若你見著病人就冒冒失失地說:“哇———你病得不輕啊,看你怎么瘦成這副模樣了?!被蛘邔嵲拰嵳f:“唉———看來你的病比較麻煩,我四處查尋,目前國內還沒找到特效藥。”與其如此管不好自己的嘴,不如不去探望。
張嘴說話巧避“雷區”
說話的禁忌說到底就是分寸的禁忌,要根據時間、人物、事件、地點的不同,相應地調整其長短輕重嚴松快慢。關于說話的禁忌有很多,我在這里只提10個重點。
習慣用語的禁忌
習慣用語能自成一格,大抵是因為這種用語來自最親近的人之間所專用的俏皮話,比如夫妻之間的俏皮話。但這種習慣用語若是在不經意間置于不適當的場合,那就有失體統了。
某君和妻子都喜歡狗,平時表達愛意也是狗長狗短的。吃飯前妻子常說“洗洗你的狗爪爪”;而讀到好文章時丈夫也常會說“豎起你的狗耳朵好好聽著”。長此以往,“狗言狗語”習慣成了自然。一天,領導看了此君寫的材料說:“寫得不錯,里面沒有錯別字吧?”此君竟順嘴就來:“肯定沒錯,不信你就睜大狗眼好好瞧瞧!”話剛出口他就知道亂了分寸了,于是連忙道歉:“對不起,領導!我跟我老婆說慣了……”不料這話一出口,分寸就更亂了———領導是位女士,而且很年輕!
傳言的禁忌
當你聽到有關某某的傳言之時,應該慎重思考一下:無論消息是經過“添油加醋”的,還是可能都是真的,只要是對他人不利的,一旦越傳越廣,都會對他人造成精神和名譽上的傷害。如果你也介入其中,你就成了無畏的傳言者。況且在背后傳人的是非,早晚有一天會傳到當事人耳中,且經過多次轉傳,原版早已走樣,結果不言而喻。盡管你不是傳言的源頭,但你平常不管好自己的嘴,就容易成為別有用心散發傳言者的工具。
爭議話題的禁忌
很顯然,越是敏感的就越是富有爭議性的話題,不適合在一般場合下談及,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對的。雙方皆有理,就容易引起更大的磨擦,甚至把話說過頭,授人以柄。凡具有爭議的話題自然存在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可辯性,而爭辯的目的是什么呢?當然是要戰勝對方。而爭辯只會把觀點引向極端,這樣一來,說話就更沒有分寸可言了。
隱私話題的禁忌
如果你是第一個知道某個朋友隱私的人,那說明朋友非常信任你。這種隱私是不能外泄的;如果你是第N個知道某人的隱私者,說明已經有人出賣了別人的隱私。這種出賣,大抵就是出于沒有分寸的嘴。隱私與短處或多或少地都有著一定的聯系。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如不管好自己的嘴,隨便說出別人的隱私,不僅有礙別人的聲望,且足以證明你為人的卑鄙。如果你是聽來的某個人的隱私,但這并不一定可靠,也許另外還有許多隱私并非你所能詳知,在這樣情況下,你如果貿然拿你所聽到的片面之言向外傳揚,就會顛倒是非,方寸大亂。
氣憤之余的禁忌
人都有生氣的時候,而由生氣走向發怒的事也是經常發生的。如果因為發怒而失去自控,什么樣的話都會說出口,局面可能會難收拾。先不提手癢腳癢以至挑起“武力戰事”,光是火急火燎地嘴發起癢來,一場無畏的“嘴仗”也就在所難免了。因此,生氣時首先要想到如何給自己降降溫,學會忍氣制怒。以責人之心責己,以諒己之心諒人。這樣,你說話就不會那么沖動,那么沒分寸了。
個人不幸話題的禁忌
人生之路的坎坷是各種各樣的,有的能及時化解,有的因不能及時化解而成為一種痛,這種痛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幸”。比如身體曾患過重病的人,現在已經康復,他根本就不希望有太多的人知道他的這種不幸;比如有些人離婚了或是家人去世了,他不愿被人提起,若是對方主動提起,你則需表現出同情并傾訴的神情,但不要追問不休。如果不幸的主角是你自己,也不便與人談及,因為這將使人為難,因為你的不幸對大多數人來說無關痛癢。你不知分寸地說了,人家不知道該如何向你表示同情和安慰。
閑聊的禁忌
愛閑聊的人大抵有兩種:一種是無目的的“沒事說著樂”的“談資式”閑聊;一種是有目的地以閑聊為陷阱,套人之口誤的假閑聊。無論是什么樣的閑聊,都不能失去應有的分寸。如果一個人成天不干正經事,專門對一些無聊的話題感興趣,那只會把自己也變得無聊起來。比如誰誰誰家二公子包“二奶”啦,比如誰誰誰靠兩條香煙就把扣他駕照的交警搞定啦等等,而且一說就沒個完,越說越離譜,越離譜越無聊??上攵?,這樣的談資,還有什么分寸可言?更無聊的是一些長舌婦女,本來沒有的事,居然什么鼻子什么眼都能被“聊”得跟真的似的。所幸的是,她們談歸她們談,只有傻瓜才會把這樣毫無分寸的話放在心上。如果不是傻瓜,那是否也把你的話當真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自夸也有禁忌
做生意的人為了促銷自己的產品而對其中某一方而優點自吹自擂尚可理解,但把這種自夸行為用到與人相處中的說話形式上,那就叫不知分寸了。愛自夸的人大多自視清高,根本不把別人的話當話,只會自己吹大牛、侃大山,極盡所能地表露自己。這種人根本就不會交朋友,更不會有朋友,殊不知“面子是別人給的,臉是自己丟的”,沒有本事,只會毫無分寸地自吹自擂,丟不丟臉?
抬杠也有禁忌沒有人愿意和那些習慣性地與他人唱反調的人交朋友,也沒有人會對說話愛抬杠的人從心里感到欽佩。即使你的口才很出眾,但你以抬杠的姿態到處逞能,只能惹人憎惡,招人厭煩。
口無遮攔的禁忌
開朗、坦誠固然可愛,但不分時間、場合、地點和人物對象,有什么說什么,這樣的開朗與坦誠與其說是可愛,不如說是一嘴漏勺———沒治!一座城市沒有防洪堤則不可長治久安,一個人心中沒有城府就不可能成就事業??跓o遮攔者就是一座沒有防洪堤的城市,一個沒有城府的人。沒有城府,要么傷人,要么害己,要么雙方均不悅,鬧出矛盾。如果你所言之事僅限于雙方,輕則可能使對方下不來臺,重則造成雙方隔閡;倘若涉及他人,你很有可能在無意間成為傳閑話者或人與人之間矛盾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