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當今熱門的“洗血”療法,不妨先說說有關血療的歷史。
中世紀的歐洲人發明了放血療法,用放血來治療一些熱病。最早的放血療法是由理發師來完成的!現代發廊門口紅白相間的立柱,即代表了白色的繃帶和紅色的血。現在,放血療法仍是藏醫治療學中一種頗具特色的治療技術,衍化為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瘟病、瘡瘍、丹毒等疾病。
其二是血液透析,該裝置的透析器(人工腎)容許血液和透析液借半透膜接觸,通過濃度梯度進行物質交換,使血液中的蛋白質代謝廢物(如尿素、胍類、吲哚類)和過多的電解質(如鉀、鎂、磷等離子)向透析液移動,透析液中的鈣離子、堿基等向血液中移動。常用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等,是一種較為安全、易行、應用廣泛的血液凈化方法之一。
其三是血液濾過,該方法是將患者的動脈血引入到具有良好通透性并與腎小球濾過膜面積相當的半透膜濾器中,借助血液區和膜外、區存在的跨膜壓梯度,將血漿中水分和大部分中小分子濾出,保留蛋白質及細胞等有形成分,達到清除潴留于血中過多水分和溶質的目的。主要用于頑固性高血壓和高容量性心力衰竭,機制是迅速清除過多的水分,陶氏血壓,減輕心臟前負荷。
其四是血漿置換,該方法是一種新的血液凈化療法。患者的血液在體外分離成血漿和血細胞兩種成分,棄去血漿,再把細胞成分和與棄去血漿等量的置換液一起回輸體內,借以去除病理性物質(如自身抗體、免疫復合物和與蛋白結合的毒物等),用于治療自身免疫性腎病(如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系統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血液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等。
仔細分析以上各種血療,不難發現,“血液凈化法”只用于經醫院嚴格篩查、明確適應癥的急重癥患者,僅針對那些經正規、強化治療仍不能控制的遺傳、代謝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的目的是暫時緩解癥狀,改善生命質量。但不知從何時起,所謂的“洗血”卻成為當今社會風行的保健療法,包攬了“降脂、降壓、減肥、排毒、治療冠心病”等諸多功能,商家的焦點集中在“血脂清除機”、“治病去脂減肥”等概念含糊的宣傳語上,從而使那些“食不厭精”的“高血脂”人群峰涌而至。那么,什么是“洗血”呢?
“洗血”分為體外和體內2種方式。體外洗血的機理類似于血漿置換,血液以每分鐘70毫升的速度從病人手臂引出體外,經“血液分離系統”分離為血細胞和血漿,血漿中加入肝素緩沖液,將脂蛋白、纖維蛋白原沉淀后清除出體內。主要治療對象為血黏稠度高、血脂高的人,尤其是嚴重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體內洗血是應用半導體激光血療儀,經鼻腔內血管向血液注入單色低能量光量子,達到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降低血壓的目的。盲目的體外“洗血”將給人體帶來以下危害:
1.作為一種有創的體外循環療法,即使是體質強壯者在接受治療時,也可能面臨溶血、感染(肝炎、艾滋病)、敗血癥、機體抵抗力下降等風險。
2.“血脂清除機”盡管能快速降低血膽固醇和纖維蛋白原水平,但其降脂效果僅能維持兩周左右,而且是以犧牲血脂的有益成分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代價的。
3.高血脂不等于肥胖,血脂正常的肥胖者也大有人在。“洗血”降脂既不會降低體重,亦不能減肥。
4.“洗血”并不能清除血中過多的水分和溶質,故對高血壓無效。冠心病患者亦不會因為一時的血脂下降而逆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5.即使是適宜人群,如果“洗血”過猛,短期內也會引起機體血漿滲透壓急劇下降、腦水腫等危險;長期“洗血”則會出現骨痛、眩暈、皮膚干燥、指甲變形等并發癥。
故“洗血”療法只能作為一種臨床治療手段,不宜推廣為一種保健方式。
對于那些與“洗血”有關的疾病,應該遵循以下治療建議:
1.高脂血癥患者應該在改變生活方式、立足有氧運動和膳食平衡的基礎上,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以控制血脂。多項循證醫學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能明顯減少冠心病、腦卒中發病率,降低死亡風險。
2.高血壓患者應從改變行為方式做起,包括控制體重,減少鈉鹽和脂肪攝入,限制飲酒。對于2級以上高血壓患者,應該遵循醫囑選擇適合自己的降壓藥物,做到長期、正規服藥。
3.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有心絞痛發作或陳舊性心梗病史的,更應到醫院進行正規、系統、長療程的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以阻止和逆轉粥樣硬化病情進展。
4.肥胖者應堅持有氧運動,結合食物療法進行科學減肥。
現代醫學的發展是迅猛的,醫學界的每一次成功均以各種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所以,請您關注,脂質革命已進入了“他汀”時代,而“洗血”降脂在強大的證據面前將顯得無比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