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燕
陽春三月,我走進啟功先生那著名的“堅凈居”。從侯剛先生《啟功》一書中得知,啟功先生有一方硯,上有銘文:“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凈。”先生取拳石之堅、勺水之凈,將自己的書房取名“堅凈居”。“堅”應為先生做人的風骨,而 “凈”則為先生一生的道德修為。看先生雖然九旬有二,卻有如孩童般純凈的氣質,如勺水之凈;而言談語吐間自然流露的鮮明的是非標準,如拳石之堅。
當古希臘哲人泰勒斯認定水是世界的本原時,意味著“一切是一”。如果本原意味著“一切是一”,那么這水原本應該是凈的。尼采稱贊泰勒斯這一命題具有“詩樣的真理性”。不知道為什么,當我面對啟功先生的“堅凈居”時,我突然領悟了何謂“詩樣的真理性”。倘若把水所蘊含的“一切是一”這一本體論命題改造為道德的形而上學,這便是凈之勺水了。依我看,先生所求之凈就是至善。先生取水之“凈”為道德理想,水乃柔中見剛的力量,水“凈”之修為與石“堅”之風骨,在水中融為一體。倘若水之凈為人的本質,那么這本質便是至善的。凈水之善又以石之堅為依托,這便是“無欲則剛”。先生平生獲得了不少這個“家”、那個“家”的名號,但是,在他的“堅凈居”,我能感覺到的是淡泊名利,甚至厭惡名利。在拳石與勺水之間,我似乎讀懂了啟功先生。
先生是風趣幽默的。談話間先生說到房間內的書頂到天花板了,他把這叫做“頂蓋肥”。想來真是形象,螃蟹到產子季節,蟹滿黃肥,喜饕餮者多在這個時節品蟹黃之美味。先生用“頂蓋肥”來喻書,將書的美味及價值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書生愛書,再沒有比這更形象的了。
先生的“堅凈居”有一本掛歷,掛歷上是一只可愛的兔子。那兔子的耳朵很俏皮地呈一字型橫在頭的兩側。更有趣的是,兔子的胸前掛著一只牌子,上面寫著“Love you”!原來這是一只既有愛心又有思想的兔子呢!這橫著的耳朵引起先生極大的興趣,在聊天時,先生不時地拿這別致的耳朵打趣,總問它們什么時候能豎起來。
近來讀過鐘少華教授一篇文章《我投兔兒爺一票——聽啟功先生談兔兒爺》。文中談到,北京奧運會選吉祥物,候選者中有兔兒爺,啟功先生喜歡兔兒爺,因為它代表祥和,所以他要投兔兒爺一票。據鐘先生記載,啟功先生說那“兔兒爺豎著長耳朵,咧著三瓣嘴,直盯盯看著大家,坐在供桌上面,一付憨厚又天真的神氣樣子”。文中也談到兔爺的代表作就是“搗藥之玉兔,人立而執忤”,就是說它不僅代表祥和,而且是善良和濟世的象征。
我想,在國人心目中,兔子是聰明、乖巧、順從、靈活、膽小的。人們經常說,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每當人們說這話時,大約浮現在心目中的形象,一定不是這橫著耳朵的形象,而是兩耳向后背,呈趙州橋拱形的樣子。兔子咬人時,那耳朵大約就豎起來了,或許就是橫著的,橫著耳朵的兔子大約不會使人覺得這兔子急了才咬人。至少我當時看到這形象以后,腦海里浮現的第一個印象是,這是一只頗具叛逆精神的兔子。幾年前,曾經有一部獲奧斯卡獎的美國電影,叫做《修女也瘋狂》,那么這橫著耳朵的兔子是不是可以說“兔子也叛逆”呢?先生對橫著耳朵的兔子形象如此感興趣,不知道這是不是漫畫式地反映了先生善良、溫和、寬厚且頗具剛骨的人格。看著先生談論兔爺時那狡黠的神情,真讓人覺得先生是個淘氣、可愛的小老頭。
在關于兔子耳朵的調侃中,先生話鋒一轉,談起了靈魂不朽。大約有5年的時間了吧,我的研領域一直與西方人道主義傳統中的靈魂不朽問題有密切的關系,聽到先生在閑談中說起靈魂不朽,頗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按照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的傳統,靈魂就是指人性中的神性,是人性中唯一可以不朽的東西,也是人與神唯一的聯系。直到20世紀以前,關注靈魂始終是西方人道主義傳統最重要的價值取向。啟功先生緩緩地談起了往事,這些往事表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先生非常清楚靈魂不朽不是一個科學實證的問題,而是一種信仰。你相信它,它在冥冥之中就一定會發揮作用。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科學來證明的。不能用科學證明也不能用科學否證的東西,你就不能輕易地冠之以“偽……”。
先生不是一個趕時髦的人,也不從事自然科學或者哲學研究,然而他對科學、可知世界、靈魂等問題的見地,卻與20世紀的思想十分接近。我在他的談吐中感受到這樣一種取向,即在科學世界、物質世界、精神世界以外,要對自己不能知道的東西保留一份敬畏。因為人畢竟是有限的,人的能力和思維也是有限的,這種科學觀的前提是“我只知道我能造的”,它本身并不意味著人可以為所欲為,更不意味著“世界在整體上和原則上是可知的”。先生關于靈魂不朽的一番話,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先生對世界、對祖宗、對自己無法知道的東西、對生命、對故去的人有一種敬畏,這種敬畏是善的支柱。換句話說,先生的善以信仰為依托,因而善不是偶然為之的某種善舉,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信念。我想,對不可知的事物保持一種敬畏,意味著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要有一種道德的尺度,善的尺度,正所謂“三尺之上必有神靈”。別以為別人看不見時,干壞事就可以心安理得。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欺騙別人,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的時代,什么良心、誠信、道德,善最多只是一個口號。更有甚者,有人在喊完了這些口號以后,大約還在背地里竊笑道,傻瓜才會真這么做呢。但是,如果一個人還有靈魂,如果他還沒有把靈魂完全出賣給魔鬼,那么,當他騙人時,他一定騙不了自己的靈魂。人應當有所敬畏,應當學會敬畏!有敬畏,人才有可能是善的。
我想繼續在先生這里聽他隨意講點什么,可是又擔心老人家經不起勞累,在矛盾的心情中,我很不情愿地告別了先生,出來時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是什么呢?大約是先生的“堅凈居”有一個溫馨祥和、清正純凈的“氣場”吧。從“堅凈居”出來,深感“澤雨無偏,心田受潤”。哦,“堅凈居”,靈魂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