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兩岸局勢的走勢,現在關鍵要看臺灣方面:陳水扁能否執行扁、宋簽署的“十點共識”,臺灣當局對胡錦濤的講話如何應對,以及5月底的“修憲”將會修什么。
3月8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了第二次全體會議,副委員長王兆國在會上首次就《反分裂國家法(草案)》議案向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作了說明,說明體現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日前講話的基本體系結構,不涉及外界猜測的具體動武條款,而以原則性的表述,提高可操作的彈性空間。據悉,這一備受矚目的法律將于3月14日審議表決。一般認為將獲高票通過。3月4日,胡錦濤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組委員時,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四點意見”。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的對臺政策中,再次凸現“只要是對兩岸關系發展與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做。”
近來大陸對兩岸關系的這一系列舉動引起海內外的極大關注。分析家認為,這顯示出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著眼未來而提出的對臺新方略,表明中央解決兩岸問題的深謀遠慮和高度自信。
“四點意見”:善意與新意
正在北京“兩會”現場采訪的鳳凰衛視資訊臺副臺長、時事評論員曹景行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強調:“胡錦濤的‘四個決不’,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因應過去中美之間在臺海問題上的較量、島內局勢的變化,反映中共領導人對當前兩岸形勢的一個評估,而且是相當迅速的。可以認為它是《反分裂國家法》的基本原則,也是大陸劃定的底線。”
據悉,胡錦濤參加涉臺政協委員聯組討論時,首度對臺灣媒體開放,準許其全程拍攝、聆聽胡錦濤的談話內容。臺灣各大媒體,包括東森臺、中央社、TVBS、中天臺等,對胡錦濤的講話作了迅速、全面、周詳的報道,并邀請各界人士進行解讀,一時間胡錦濤的講話成為島內媒體的焦點。有分析人士評論,從這個細節,也可以感受到大陸透過媒體與臺灣當局對話的用心。
“胡錦濤的講話是對當前及未來中長期兩岸關系戰略思想的宏觀構想,其實有很多東西都是有深意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嘉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黃嘉樹認為,“講話”具有現實上的針對性。其一,針對臺灣宣揚制定“反并吞法”,宣布不存在大陸與臺灣誰吞并誰的問題,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其二,針對陳水扁“臺灣屬于兩千三百萬臺灣人民”、“制憲”等言論。
胡錦濤以國家最高領導人身份表態,“對于臺灣任何人、任何政黨朝著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方向所作的努力,我們都歡迎”,可以說實際上是對2月24日“扁宋會”十點共識某些方面的善意回應。
“表明中共愿意以最大的彈性為兩岸和平發展爭取一個機會,將其變為現實所需要的一個空間。雖然原則未變,但比以前在策略上有很大的彈性。”曹景行說。
黃嘉樹則提示本刊記者注意,一個可以談“所有問題”,一個“尋求接觸、交往的新途徑”,這兩條是以往北京對臺政策不曾特別強調的,實際上是對“扁宋會”的一個間接鼓勵,留下空間。
“即使你不能馬上承認一中原則,但只要你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們就歡迎。”黃嘉樹解釋道。
另外,“講話”從原來的“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發展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尊重他們、信賴他們、依靠他們,并且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千方百計照顧和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進一步加強了對臺灣人民的愛護和關切。整個講話的語氣和分量都反映了大陸視臺灣百姓為一家人的情懷。
曹景行認為,“‘四點意見’當中,給出了一個充分的空間和彈性,顯示大陸方面‘盡最大努力和平統一’的誠意,臺灣方面要好好想想,不要馬上跳出來,要搞清楚含義,認真、審慎研究,不要再玩政治游戲”。
亟待和平的《反分裂國家法》
對于全國人大正在審議的《反分裂國家法》,美國戰略國際研究所(CSIS)太平洋論壇主席柯羅夫不無幽默地說:“在美國,譴責一部我們沒有看過的電影,或者一本我們還沒有讀過的書僅僅依據他們所取的名字或者我們對這些名字所能推測或臆測的內容是很正常的。但現在好像臺灣也繼承了同樣的特質。雖然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這個文本的內容,可是這并沒有阻止在美國和臺灣對這個立法的批評。”
其實,北京已通過官員、專家發表講話,《反分裂國家法》不是“動武法”、“在有一線希望的情況下,絕不放棄和平統一”才是這部法的立法精神所在。
《中國新聞周刊》連線鳳凰衛視駐臺北記者游本嘉,他對本刊介紹了臺灣島內日前對《反分裂國家法》的反應。3月4日,國民黨發言人張榮恭稱,國民黨絕對堅決主張兩岸問題必須和平解決,國民黨不會隨少數“臺獨”分子起舞。“泛藍”陣營普遍認為,胡錦濤的講話在某種程度上“有軟有硬”,既看到其中釋放的善意,也看到不可妥協的一部分。
親民黨團也表示“樂見大陸領導人對臺灣釋放善意。”3月6日下午,宋楚瑜表示,《反分裂國家法》還沒有出爐,對于不知道的內容無法置評,他當前惟一看法就是,“臺灣民眾真正期盼的是安靜下來,好好拼經濟”。
“普通民眾其實對于胡的講話,感覺還好。但在目前這個時間點上,有些人還在等待。因為‘胡四點’與《反分裂國家法》審定的時間很近。”游本嘉說。而在“泛綠”陣營方面,游本嘉說:“‘泛綠’陣營比較在意的并不是‘四點決不’,他們非常‘感冒’的是《反分裂國家法》”。
3月6日,民進黨和臺聯黨分別在臺北、高雄舉辦了“反對并吞”大會,但據了解,民進黨高層這段時間保持低調,陳水扁與呂秀蓮都沒有出席。而且陳水扁目前還沒有對胡錦濤的講話作正式回應。
曹景行分析,目前來說,關鍵不在于陳水扁的個別詞句,而在于扁、宋簽署的“十點共識”他能不能執行,對于胡錦濤的講話陳水扁將如何應對。按照陳原來的承諾,5月底將“修憲”,屆時修什么,這是檢驗陳水扁的幾個指標。“所以大陸抓住這個機會,要看一段時間。如果陳水扁有積極的反應,兩岸局勢將會繼續和緩。如果他舊病復發,又和‘臺獨’搞在一起,兩岸將可能再次陷入低潮。”曹景行說,“這也是個觀察的時刻。‘臺獨’勢力到底有多大?對島內的影響力有多少?臺灣老百姓與之抗衡的力量是否在上升?”
兩岸關系走勢目前尚存在許多未知數,但兩岸經貿往來持續升溫。據悉,臺灣工商建研會理事長郭臺強將率團赴大陸考察,就“貨運便捷化”、“臺商投資保障”及“促進兩岸工商繁榮合作備忘錄”等進行具體對話與商討,時間訂在“兩會”結束后的3月底、4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