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8日 上海
這是上海第二年舉辦以“爵士”為主題的音樂周。去年“五一”期間,首屆爵士周雖然上座率相當不錯,可“先鋒+前衛(wèi)”的選曲叫座卻不叫好。今年改以“傳統(tǒng)+流行”為主旨,活動策劃不但請來世界三大爵士女天后之一的戴安娜·克勞,還有被譽為擁有“24K金嗓音”的英國才女創(chuàng)作歌手克麗絲汀·托賓,及英國薩克斯大師托尼·考菲等流行的大師級爵士樂手。
3年前,曾經(jīng)是中國爵士樂盛事的“北京國際爵士音樂節(jié)”因響應者寥寥而停辦,如今轉(zhuǎn)唱上海,這個完全舶來的類型音樂仿佛找到了滋長的土壤,開始顯露興起的勢頭。早在上世紀30年代,爵士樂通過上海租界里的外國人在上海傳播開來,并對那個時代的中國本土音樂帶來惟一一次成規(guī)模的影響。
爵士樂誕生于100多年前美國底層黑人自娛自樂的民間小調(diào),今天,在它的家鄉(xiāng)更流行的是缺乏內(nèi)省的、聒噪的說唱樂。而在中國,爵士樂正在成為一種品位——聽爵士樂是最小資的事情之一。然而,因為從來沒有可以承襲的爵士樂淵源,爵士樂在中國還只屬于聽覺審美,這使它更像一個水月鏡花,只會流行不能生長。
即便如此,仍有人預測,在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流行音樂疲軟和搖滾的不舉之后,或許爵士樂將在接下來的日子悄然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