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誰?這不重要,我做過什么?也不重要。我的經歷,我的職務,我的待遇等等,都不重要,非常不重要。我們時時面臨選擇。首先選擇一種生存方式:砂乎,塵乎,蟑螂乎,營茍之徒乎?非也!榮乎,偉乎?亦非也!人,就是人,偉大的人,光榮的人,神圣的人——即共產黨人。這是一個永恒的視點、出發點和立足點。
——谷景生
驚聞谷景生同志不幸病逝,十分悲痛。我們的黨和人民軍隊失去了一位棟梁之材,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幾十年的老戰友。
谷景生同志1929年即投身中國革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了七十多年,曾經做過一些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產生重大影響的大事,是一個對黨和人民有功的人。然而,他又歷經磨難,對自己的功績從不言及,以至今天的許多人對他并不熟悉。如今谷景生同志去世了,我們的黨和人民軍隊,尤其是廣大青年,應該記住他的功績,記住他的名字。
谷景生同志是在中國革命史上產生巨大影響的“一二九”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35年華北事變以后,日本侵略者已經侵占華北大片土地,民族矛盾迅速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這種情況下,黨的正確方針應該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用一切方法去組織民眾,結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但是,當時北平的地下黨組織北平市工作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卻仍然固守打倒國民黨的方針,反對組織廣大青年學生向國民黨政府爭取抗日的民主和自由,并且打擊堅持正確意見的市委宣傳部長彭濤、左翼文化總同盟和左聯黨團書記谷景生、中華民族武裝自衛會負責人周小舟。“官司”打到河北省委后,省委肯定了后者的正確意見,并決定立即改組北平市委,成立中共北平臨時委員會,由谷景生任臨時市委書記,彭濤任組織部長,周小舟任宣傳部長。為加強領導,河北省委隨后又派來了特派員李常青。是以谷景生同志為書記的新市委,根據時局的發展,精心組織和領導了12月9日抗日救亡大請愿和12月16日更大規模的群眾游行。谷景生同志參加革命后就從事白區工作,1933年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任團政委,并在戰斗中負過傷,具有相當豐富的地下斗爭經驗和軍事斗爭經驗。“一二九”運動前,他在北平從事左翼文化的領導工作,創辦泡沫社和《泡沫》月刊,在進步學生中影響很大。這一切,使得他在“一二九”運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領導作用。毛澤東曾對“一二九”運動給予極高的評價,把它和偉大的五四運動相提并論。然而,由于當時地下斗爭的特點,作為臨時市委書記的谷景生處于一種很隱蔽的狀況,以至后來在人們的回憶和黨史著作中他的作用被湮沒了。對此,谷景生長時間三緘其口,坦然處之,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我和谷景生同志相識于抗日戰爭初期。1936年10月,我奉劉少奇同志之命,率領一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到山西組成以我為書記的中共山西公開工作委員會,負責和閻錫山建立上層統一戰線。當時,黨中央、毛澤東同志對山西的抗戰十分重視,把山西作為堅持華北乃至全國抗戰的戰略支點。尤其是在平津淪陷的情況下,如果不和閻錫山這個地方實力派搞好統戰關系,八路軍三個師就很難在山西立足,很難以山西為基地實施戰略展開。而如何和閻錫山這樣一個抗日又降日、聯共又反共、聯蔣又懼蔣的人物打交道,需要很高的思想和政策水平。我們肩上的擔子重啊!谷景生同志是第二批由北方局派來的,擔任中共山西公開工委委員。對于我們實行的“戴閻錫山的‘帽子’,說‘山西話’,做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三句話方針,一些同志不時帶著“左”的情緒發出責難。谷景生同志由于有“一二九”運動的經驗,堅決地維護上述方針。他的主張很明確:現在抗日是大局,必須拋棄過去的不合時宜的一套,包括作出一些必要的讓步和妥協,表現了一種復雜局勢下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成熟。很快,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成立。這是一支名義上接受閻錫山領導,實際上是由我黨掌握領導權的抗日武裝。谷景生同志是決死第一縱隊的民運部長,負責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改造舊政權、建立新政權等項工作。這是我們能不能建立鞏固的抗日根據地的重要一環。民運工作隊員大多是大學生和初高中青年學生,文化程度和政治熱情高,從事學生運動出身的谷景生,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工作開展得十分活躍。谷景生同志很有眼光,他把工作重點放在建立抗日政權上,廣泛動員群眾,趕走那些過去一貫欺壓百姓的舊官吏,團結開明士紳,選舉抗日的村長、鄉長,直至區長、縣長,從而在晉東南把閻錫山的舊政權徹底改造成我黨領導的抗日政權。新政權下的廣大民眾,踴躍參軍參戰,兩年多時間里,就有青壯年農民七千多人參軍,為決死一縱隊原有人數的一倍多,從而把決死隊以青年學生成份為主改造為以工農成份為主的隊伍,極大地壯大了部隊的力量。

到解放戰爭時期,谷景生同志已經先后擔任第二野戰軍第九縱隊政治部主任、第十五軍政治委員等職務。1947年8月,他和秦基偉等同志一起,率部隊挺進豫西,執行黨中央毛澤東確定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任務。其后,這支部隊又打過長江,解放西南,直至渡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在這一戰斗歷程中,谷景生同志開展了十分出色的政治工作,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特點值得一說。一是他在率部進軍的過程中,十分注重發揮我軍既是戰斗隊又是工作隊的作用,重視地方政權建設,鞏固新解放區。部隊每解放一個地區,他就派出一些干部戰士去建立地方政權和武裝,甚至是整排整排地抽調。解放洛陽,他擔任洛陽市委書記兼城防部隊政委,解放鄭州,他又擔任鄭州市委書記兼警備區政委。這項工作,他抓得很認真,很細。這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舉措。須知,沒有鞏固的根據地,野戰軍就缺乏源源不斷的兵員和糧草,解放了的人民就會受到殘存的反革命勢力的瘋狂報復。但是,由于不斷地從部隊調人調槍,一些同志包括一些很負責的同志并不理解,說我們的政治部主任變成地方政治部主任了,意見甚至反映到二野劉、鄧首長那里。鄧小平同志后來在西南局會議上明確指出:谷景生同志在豫西根據地的工作,事實證明,他的工作方向和所執行的路線是正確的。二是他在部隊的政治工作中,始終堅持以強有力的革命精神貫注、培養部隊。1948年8月,九縱在河南禹縣召開建軍一周年紀念大會,全縱隊排以上干部參加。谷景生同志親自設計一枚圓形白底紅馬奔騰的紀念章贈送給每個干部,以紀念章雕刻的“艱苦頑強”四字在會上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勉勵大家以不怕任何艱難困苦、決戰到底的氣概去奪取全國的勝利。渡江戰役前,他親自把“打過長江去”、 “解放全中國”兩面紅旗授予突擊部隊。抗美援朝,他又突出地宣傳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親自到陣地、坑道前沿與戰士促膝交談。在他的帶領下,部隊的政治工作搞得生氣勃勃、堅強有力。正因如此,九縱和十五軍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場上打得十分英勇,是著名的上甘嶺戰役的主力部隊,十五軍也成為抗美援朝戰場上英模最多的一個軍,涌現了黃繼光、邱少云這樣兩位杰出的戰斗英雄,他們至今仍名列我軍著力宣揚的七大英模之中。僅憑這一點,他這個軍政委就當得了不起!以我在山西新軍、晉冀魯豫軍區、華北軍區工作的體會,一支部隊會不會打仗,與軍事指揮員關系最大;而一支部隊有沒有昂揚的士氣,有沒有一股革命精神,與政治工作干部關系最大。谷景生同志后來告訴我,在上甘嶺戰役中,第一三五團七連排長孫占元表現也非常英勇,在雙腿被炸斷的情況下,仍堅持指揮,奪取敵方兩個火力點,最后在敵人反撲時,拉響手榴彈,與敵同歸于盡。可惜后來總結、宣傳得不夠,雖然也把他評為一級英雄,但不如黃繼光、邱少云那樣家喻戶曉。作為一名政委,部隊有沒有士氣和革命精神,他感到責任重大,而部隊出了英雄模范人物,能不能及時地總結、宣傳出去,以教育更多的人,他同樣感到責無旁貸。這又是一個很高的思想境界!
從朝鮮回國后,谷景生同志擔任防空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當時防空軍是一個軍種。1957年3月防空軍和空軍合并,谷景生同志調任正在組建的國防部五院擔任政委,和后來被稱為“導彈之父”的錢學森同志一起領導中國導彈事業的初創大業。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核訛詐,有效地保衛祖國的安寧,這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賦予的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重任。聶榮臻元帥以“生是五院的人,死是五院的鬼”這樣的話來要求和激勵谷景生同志。他不負重托,和錢學森同志密切配合,對導彈研究的方向、研究機構的設置、各類研究人員的調入、各項規章制度的擬定等一系列基礎性的工作,一一認真調查研究,慎重決策。面對院內一大批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谷景生同志平易近人,和知識分子真誠地交朋友。他對身邊的領導干部說:我是政委,但我又是教導員,我按教導員的方法工作,你們就要像指導員一樣工作。知識分子不是戰士,要用關心愛護戰士一樣的心情去工作,但又不能用對待連隊戰士一樣的方法去對待他們。當時,反右斗爭已經開始,谷景生同志深感政策掌握得好壞,對團結廣大知識分子尤其是一批老專家,對導彈研制任務的完成,必將影響很大。最后,他頂住各種壓力,使五院幾十位高級知識分子,沒有一個被打成右派,一百多名青年知識分子,只有一名新來的大學生被定為右派。這位同志到北大荒農場之前,谷景生同志還深感不安,派人和他說了一些勉勵的話,還給接收單位打招呼,請求予以照顧。這在當時的情況下,實屬難能可貴。谷景生同志在五院工作時間不長即被調離,然而五院的建設框架是他和錢學森同志一起打下的。錢學森同志后來回憶說,他和谷景生同志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90年代,黨和政府大力表彰我國最早一批從事兩彈一星的功臣,許多老科學家還動情地說:講我國導彈事業的發展,我們不應該忘記一個人——谷景生,稱他是我國導彈事業的奠基人。

和許多老同志一樣,谷景生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受到了殘酷的迫害,被關押審查長達12年之久。然而,復出以后,他沒有過多的抱怨,而是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1978年11月,他剛剛平反,回家住了八天就飛赴廣州,出任廣州軍區副政委,協助許世友司令員和向仲華政委,指揮中越邊境自衛反擊作戰。許世友同志后來多次這樣說:谷景生有膽有識,能文能武,讓我非常省心。1981年,新疆民族分裂主義勢力抬頭,南疆喀什、葉城等地先后出現極少數民族分裂主義分子利用宗教煽動群眾鬧事的事件,而自治區個別領導在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上出現了某些偏差,人心嚴重不穩。如何迅速地扭轉這種局面,保持邊疆的穩定,又是一件關系到國家安全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在這緊要關頭,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調谷景生同志到新疆就任區黨委第二書記和烏魯木齊軍區政委,主持新疆的全面工作。就我所知,谷景生同志這次任職和前任廣州軍區副政委,都是小平同志最后拍板的,說明小平同志對他的了解和信任。這是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又一次重托。谷景生同志到新疆深入了解情況后,明確提出了把穩定新疆局勢、堅持民族平等、發展少數民族經濟放在第一位的工作方針。在具體工作上,他首先做少數民族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工作,和他們廣交朋友,提出“兩個平等”,即堅持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平等和少數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平等。這一思想,深得人心。同時,他和區黨委的同志一道,果斷而又審慎地平定了騷亂事件,迅速穩定了人心,清除了亂源。在生產上,他大膽起用那些熟悉經濟工作的干部,包括那些政策尚未落實的同志,使新疆的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市場也逐漸繁榮起來。短短一年多時間,新疆的局勢穩定了,干部之間的團結和民族團結實現了,經濟也發展了,顯示了谷景生同志很高的思想、政策水平和很強的駕馭全局、處理復雜事物的能力,受到鄧小平同志的稱贊。1983年,他到中央整黨指導委員會工作,率中央聯絡組赴東北、華北,也是善于化解和處理各種復雜的矛盾,同樣表現了他很強的政治才干。因此,說他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棟梁或干城,是不為過的。
還有一點應該說及。1957年反右時,谷景生同志的妻子范承秀在北京市委黨校為一些青年知識分子說話,被打成右派和“反黨集團”成員,有關方面要他和妻子離婚。當時,全軍授予將軍軍銜的高級干部中被打成右派的,惟總政文化部部長陳沂同志一人,將軍的妻子被打成右派的惟谷景生同志一人。谷景生同志當時正在國防部五院,處于受到重用之際。妻子怕連累他,也提出要離婚。然而,谷景生同志卻斷然拒絕。他對妻子說,你這個范仲淹的后代,14歲就參加革命,當過八路軍、游擊隊長,進了四年馬列學院,可以說是篤信馬列,怎么會說幾句公道話就變成反黨反社會主義了呢?妻子哭了,他因此被調離五院降職使用,但他無怨無悔。谷景生同志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崇高品格是令人感慨和敬佩的!
作為谷景生同志的老戰友或老領導,我在這里講了一些他的功績和高尚品格,目的是為了緬懷逝者和教育我們的后代。我想,從不宣傳自己的谷景生同志九泉之下有知,是會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