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幸福童年的搖籃。家,是溫暖的懷抱。可是,當我看到“家”這個字時,心中總會有一種凄涼的感覺。
爸爸、媽媽在我斷奶后,就去深圳十丁:1:了,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見到他們。每次他們要走時,我都會哭鬧一番,抱住媽媽的腿硬是不讓走。這時,媽媽就會流著眼淚,買些好吃的來哄我。然后,就悄悄地走了,,把年僅一歲多的我留給奶奶照管。那時,我惟一的愿望就是趕快過年,好能快點見到爸爸媽媽。
然而,在我三歲那年,爸爸、媽媽去·了深圳以后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快過年時,我幾乎每天都會在村門等好幾個小時,可每次都令我很失望,有一天,我仍舊在村門等爸爸媽媽時,奶奶過來將我抱回了家,流著眼淚對我說:“艷艷,你爸爸媽媽以后再也不會回來了。”我覺得奶奶的話怪怪的,就問她:“那為什么呀!他們不是每年都回來嗎?他們還要給我買新衣服呢!”奶奶擦了擦淚水,沒有回答。但我從她的表情中感覺到一定發生了什么事。
第二天,我去了外婆家,心想也許會從外婆口中知道點什么。可外婆的眼圈也紅紅的,一看到我就把我摟到身邊說:“你爸爸真不是個東西,我真后悔當初讓你媽媽和他結婚。”
“外婆,你為什么要罵我爸爸呢?”我迷惑不解地問。
“雪艷,你告訴外婆,你是愛爸爸,還是愛媽媽?”
“當然愛媽媽!”我一邊剛小手拭去外婆臉上的淚水,一邊回柞。
“那假如你爸爸有一天讓你失去了媽媽,你會不會恨他?”外婆似乎有什么難言之隱,欲言又止。
“不會的,爸爸媽媽都不會離開我的。我不會失去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從外婆的口氣中,我隱約感到爸爸媽媽可能出事了,但我仍不相信這是真的。
“唉,苦命的孩子,我看還是不用瞞你了。”外婆嘆了口氣,眼淚又下來丁,“你爸爸殺害了你媽媽,他自己也進了監獄。以后,你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那誰以后給我買新衣服、好吃的呢?”我當時年齡太小,并不知道失去了爸爸媽媽將意味著什么。
“好孩子,外婆和你奶奶會給你買新衣服,買好吃的,以后你想要什么,就給外婆說。”看著年少不懂事的我,外婆的眼圈又紅了。
也許是因為我和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并不長,也已經習慣了他們不在身邊的生活,沒過多久,我就把這件事忘了。只是每次看到別的孩子依偎在媽媽懷里撒嬌時,我總會很羨慕,回憶著以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口子,眼淚便會不由白主地流下來。
在我四歲的時候,爺爺去世了,體弱多病的奶奶沒能力再撫養我,就把我送到了外婆家。剛開始的時候,外公外婆對我挺好。可沒過幾天,外婆就有些嫌棄我了,不停地在我跟前說我爸爸的不是,還拐彎抹角地讓我以后別再到她們家來了。
又過了幾天,外婆便把我送回了奶奶家。在送我回去的路上,外婆又說了許多奶奶的不是,還讓我要想盡辦法折磨奶奶。我當然不會那么做。外婆見到我奶奶后,兇巴巴地說:“都是你兒子干的‘好事’,讓我失去了女兒。現在連這小丫頭也想讓我來幫你管,沒門!”然后扔下我,轉身就走了。奶奶被外婆罵得無話可說。那時,我覺得奶奶好可憐。
雖然那時我才四歲多,可我能感覺到外婆把對我爸爸的恨,都轉嫁到了我和奶奶的身上。這讓我很難過,也想不通,為什么他們總是要把對大人的恨轉到孩子身上。難道外婆他們就不能想一想,一個失去媽媽的孩子心里的痛楚嗎?
奶奶為了不讓我跟著她過苦口子,就托我二叔在北京找了一戶條件不錯的人家,將我送了過去。我也不知道他們是通過什么渠道找的這家人。
就這樣,我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家庭。剛開始的時候,很不習慣,尤其是每次叫他們“爸爸媽媽”時,我總覺得挺別扭。后來時間長了,再加上他們既給我買新衣服,又為我找最好的幼兒園,我便慢慢習慣了這里的牛活。在這個新家,我就像—位小公主似的,“爸爸”“媽媽”什么事都依著我。
可是,頑皮的我卻犯了一個難以挽回的錯,,那是一個下雪的黃昏,我和“爺爺”在家里看電視。快六點的時候,我一看表,呀!《大風車》開始了。于是,我便從正在看新聞的“爺爺”;乒中搶過遙控器,將頻道換到了中央一套。“爺爺”生氣極了,要我把臺換回去。我不肯,還做著鬼臉說:“就是不換,就是不換……”因為我平日在家里調皮慣了,根本就沒有想得太多。然而,這次我鬧過丫頭,闖下了大禍。“爺爺”被我氣得心臟病犯了。我當時害怕極了,就趕緊去叫正在做飯的“媽媽”。她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客廳,可這時“爺爺”已經不能動了,送到醫院也沒搶救成功。“爺爺”的去世,都是我的錯,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嚴重創傷。他們給“爺爺”辦完喪事后,就把我又送回了老家四川。
當時,我清楚地記得,那是秋天的一個午后,奶奶正在地里吃力地掰玉米棒,她一看到我,高興得都哭了。我已經好久沒見奶奶了,她變了很多,變蒼老了,身子骨也沒以前硬朗了。
就這樣,我又回到了奶奶身邊。眼看著義到了新學期開始的日子,可是,奶奶靠我二叔給的那一點錢根本就維持不了我們兩個人的生活。后來,鄰居王阿姨㈩寸:好心,替我墊付了學費,我才得以繼續上學。
學校就在外婆家的斜對面,我每天放學后多么想去外婆家吃頓飯,因為只有在她們家我才行可能吃得飽一點。可每次,我都被外婆拒之門外,甚至還不如一個要飯的。
慢慢地,我的性格發生了很大變化,變得不喜歡說話,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總有一種自卑感。我是多么渴望得到愛,來自爸爸媽媽的愛,來自外公、外婆的愛。可是,我什么也得不到,我看到的是外婆兇巴巴的面孔和同學們指指點點的手。
一晃兩年就這么過去了。在這兩年里,我幾乎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快樂。
也許是上天還沒有忘記我這個可憐的孩子,讓我在生活的困境中看到了曙光。那是1997年3月,7歲的我來到廠“東周兒童村”,我的生活從此徹底改變了。
在兒童村,有郭爺爺、阿姨們和小伙伴們親切的笑容,這里的孩子和我有著相似的經歷,大家在——起沒有貴賤之分,相處得非常融洽。兒童村就好比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相親相愛的成員。
現在,我已是一個上初二的中學生。在兒童村的八年里,我的性格再次發生變化,又回到從前那個愛說愛笑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了。
“陽光總在風雨后,清相信有彩虹……”這是我最喜歡聽的——首歌。雖然我們的昨天布滿烏云,但我相信我們的明天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