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爸爸回來了,喜滋滋的。他買回三條活蹦亂跳的鲇魚,說是小販要回家,廉價賣給他的。看見這鮮活的魚,我似乎看見了一碗熱騰騰的散發著誘人香味的鲇魚湯,哇,真美……
晚上,爸爸說:“鲇魚聰明得很,它會不顧一切地設法溜掉,如果不嚴加防范,那鲇魚湯可就喝不成了!”爸爸把裝魚的桶提進離衛生間很遠的廚房,用一個籃子蓋嚴桶口,再壓上一塊大砧板,還仔細看了看,這才放心地走出廚房。
第二天大清早,我就聽見爸爸在廚房里大叫:“魚跑了!”我連忙從床上蹦下來,跑去看,只見籃子、砧板橫躺在地上,桶里空無一魚,兩條正在掙扎的鲇魚已經靠近衛生間,另外一條遍尋不著。大家分析它已經通過衛生間的下水道跑掉了。媽媽埋怨爸爸:“就是你,昨晚說的話都讓鲇魚給聽見了。”“哼,便宜無好貨,咱們一人少吃兩塊鲇魚肉!”爸爸憤憤地說。
我沒有責怪小鲇魚的逃脫,也不像爸爸媽媽那么想,因為我突然感覺到: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摘自《語文學習》)
點評:這篇在全國中學生微型作文比賽中脫穎而出獲一等獎的優秀習作,就成功地運用了化樸為靈法。前面三段,寫爸爸傍晚回家,買回三條活蹦亂跳的鲇魚。雖然嚴加防范,第二天大清早,還是發現鲇魚跑了,于是媽媽埋怨,爸爸憤然。這平平常常的生活瑣事,沒有多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末畫龍點睛:“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一下化樸為靈,余味深長,使整篇文章有了較高的格調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