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成功,可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卻不免遇到挫折,正如古人所云:“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要想取得成功,我們就必須戰勝挫折。
誰能沒有挫折?只有摔過跤,才能學會走路。挫折可以毀滅一個人,但也可以造就一個人。有的人害怕挫折,因此不敢追求成功,這是弱者。在弱者面前,挫折就是顛覆生活之舟的波濤,波濤越大,他就越容易被吞噬。相反,強者就不會面對挫折而悲觀,更不會因為挫折而停止追求,而是振作起來,接受挑戰。當然,這需要勇氣和毅力。德國醫學家歐立希,在研制一種專門消滅血液里的錐蟲的藥物實驗中,遭到上百次的失敗,但他百折不撓,經過600多次實驗,最終取得了成功。的確,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挫折面前低頭退縮。如果歐立希沒有戰勝挫折的勇氣和毅力,在一次失敗后就不敢再去追求成功,那他就會永遠陷在失敗的泥沼中,而不會有所成就。
馬克思說過:“世界上沒有永遠平坦的大路,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會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面對挫折,我們要正視而不回避,要超越而不被阻攔。我們應該把這個信念作為戰勝挫折的強大動力,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這樣才能在不斷追求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燈泡的發明者愛迪生,為了尋找做燈絲的材料,曾遭受過許多次的失敗,但他屢敗屢戰,在挫折中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把每次挫折都變為向成功靠近的動力,最終登上了成功之巔。是的,一次挫折并不代表永遠的失敗,只要你敢于戰勝它,成功的大門一定會為你敞開。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孟子也說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可見,要成功就必須品嘗挫折,只有戰勝挫折才能取得成功!朋友,讓我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地接受挑戰、戰勝挫折,走向輝煌的明天!
【作者系湖南省岳陽六中黃土地文學社社員】
評:
本文主題明確,選材恰當,能夠緊緊圍繞中心展開議論,是一篇較為典范的議論文。
本文選材旁征博引,涵蓋古今中外。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科學家們愈挫愈奮的典型事例,不僅很好地論證了主題思想,也使得中心論點更具說服力。
文章語言蘊藉深厚,文采飛揚,有極強的感染力,經得起細細品讀。如“只有摔過跤,才能學會走路”“挫折可以毀滅一個人,但也可以造就一個人”,語句整散結合,內容富于思辨。敘議結合之處,既處處緊扣題目,又增加了論證的深度。【特邀點評:張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