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獲高分的理由
A 能力要求
作文考試要求中的“豐富”屬于發展等級,能力層級為D。
豐富,是內容豐富,是在基礎等級“內容充實”基礎上的更高一層的評價標準,它包含“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這三個方面。
材料豐富是針對各種文體的所有文章的要求,形象豐滿、意境深遠則主要是針對記敘性和抒情性的文章。要想材料豐富,就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閱讀和勤觀察,在寫作的過程中合理聯想和充分想象。形象豐滿、意境深遠,就應該注意多種表達方法和表現手法的綜合運用。讓描寫具體逼真,敘事曲折有致,象征貼切而有意蘊,使寫作的對象和所抒發的情感具體化、形象化。
B 備考指導
意境深遠主要是針對散文、詩歌、小說等文學體裁而言的,就是“意”與“境”要融合得很好,或是寫景與抒情結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隱喻,含義悠遠;或是詩情畫意,言有盡而意無窮。
“意境深遠”是考場作文的高境界,那么,高考作文怎樣才能做到“意境深遠”呢?
一、注重畫面的詩意美。
要精心描繪富有詩意的藝術畫面。朱自清在《關于散文寫作》中說:“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體的暗示抽象的?!?/p>
例如,賈平凹的散文《月跡》描述了三幅具有詩意的畫面:一是孩子們在屋中盼月;二是在庭中望月;三是到河岸邊尋月。在這寧靜、甜美的畫面中透露出孩子們真摯、純潔、天真而富有幻想的情趣,表達出對美好事物的熱烈憧憬與向往。我們在作文時也要學會運用詩意。
二、追求畫面的音樂性。
在藝術畫面的描繪中追求語言的音樂性,或者在藝術畫面中融入與文章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音樂內容,達到詩樂結合、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
例如,2001年高考山西考生寫的《黃河需要誠信》:
“喬老三上了船……春去春來,風行風止,水漲水落,總能看見她挎著籃子徘徊在黃河渡口。采一會兒苦菜,她就站直了腰向遠處瞧瞧,紅圍巾隨風招展,老遠的船夫看見了,叫個不停:‘大妹子,還等呢?’她默默地站在沙旁河灣,注視著古道口,祈禱著河神,不知不覺地低吟著《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淚長流。哥哥你別變心,妹妹我守在村口……’”
“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淚長流”,這樣哀愁婉轉的千古情歌,在淺淺的嘆惋之中顯示了淡淡的惻隱之情。
三、含蓄地抒發感情。
要使自己的感情含而不露、自然有機地滲透在具體生動的形象描述之中。
例如《騎駱駝的小姑娘》一文中寫道:
“有一個騎駱駝的小姑娘:綠的袍子,紅的頭巾,黃的腰帶。她在駱駝的雙峰上,頂天而立;天,藍藍的;地,白白的。她唱著歌兒,冉冉地驅駝,向東方走去。東方,那剛擦過胭脂的太陽,露出了那羞得通紅的臉蛋兒。二十多年過去了,但在記憶的錄像上,這小女孩,依然那么嬌小,那么可愛……”
小女孩的錄像究竟在作者心頭激起了什么樣的情感或想象的浪花,文章沒有明說;但是通過那幅造型優美、色彩鮮麗的人物剪影,讀者分明能清晰地聆聽到作者深情地謳歌大草原和新生命的“弦外之音”。
四、形象地表達思想。
通過比擬性的聯想,把人的思想認識、精神氣質移注到描寫對象中去,造成亦此亦彼、亦虛亦實、形神兼備的效果。
袁鷹的《井岡翠竹》之所以膾炙人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者通過“睹物思人”和“以物喻人”的手法,成功地做到了筆筆寫“竹”而又筆筆見“人”。從“形”的刻畫上說,它簡潔而生動地勾勒出了蒼山竹海的蓊郁氣勢;從“神”的寄寓上說,卻又正是井岡山人民往昔和現今戰斗風貌的剪影。
詩意美、音樂性,形象、含蓄地表達思想感情能使文章描繪的生活圖景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從而使文章“意境深遠”。
【例文展臺1】
捕捉理性的靈光
湖北一考生
求知的瞳孔放飛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貯滿流連,赫然印著“感情用事與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邊上,結束了高三的歲月,即將步入社會的熔爐,憑借直覺和感情親疏去認知這個紛繁的世界,還是邏輯分析、理性判斷,助長理性的羽翼?我愿意讓生命噴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靈光。
但是,我們幼稚的心能夠排除感情的牽絆、愛的糾纏嗎?于是我獨自躺在那一方蘆葦地里去傾聽先人的諄諄教誨———孔夫子一襲長袍,沿路呼出“理性至上”;諸葛亮斬馬謖,忍痛割愛,那是諾言,是軍紀,是理性??!海明威獨守大海般的憂傷,梵高獨具向日葵般的孤單,冉·阿讓受折磨一生,最終顧全大局,為保全機密殺死情人。
我們澄清的眼睛里無法寫滿滄桑與事變,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為了借鑒,我們從古典、實錄、現實中可以有所感悟,尋求方向。從司湯達的《紅與黑》,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里,我鮮活的心靈觸及到了主人公在感情上和倫理上理性的矛盾和揪心的苦惱。從中可以折射出現實生活的影子,貪污犯不是一上任就徇私枉法的,殺人放火者也許是執著于對某個親人的不平或保護,同樣的一句話,兒子說出來就是聰明,鄰居說就是布下暗室。人就是這么一種奇怪的動物,但是我們應該看準方向,學著成熟,試著長大。流年似水,不應該只將淚光閃爍;風雨如晦,總應該把羽翼淬火。
如果不是理性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姜樹椿會重新走上手術臺?葉欣會成為又一個南丁格爾節的持燈護士?何大一會放棄“艾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研究,不遠千里治非典?感情是枝葉,是潤滑劑,感情的親疏不會影響我們對事物正確的認識,理性永遠是主干和主流,要不然,當代“孔繁森”鄭培民怎么永遠牢記“不要闖紅燈”,伏明霞追求那駭世的弧線,張健告別年邁父母,橫渡渤海海峽……
寵辱皆忘,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向太陽揮一揮手,去捕捉理性的靈光!
(2003年高考優秀作文)
【技法點撥】
文章材料豐富,鉤沉史實,縱橫古今,關注熱點,組織有序,充分有力地論證了作者對生活的領悟,對人生的探索,對理性的思考。
材料豐富不是事例的堆砌、羅列,而是根據論證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分層舉例。第一個層次是正反舉例。文章先正面舉例,傾聽先人的諄諄教誨;再從反面舉例,從古典、實錄、現實中找尋感悟。第二個層次是文章論述的深入,把理性與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聯系起來。事例鮮活,說服力強。結尾一段是作者捕捉住理性的靈光后的情感升華,是理性思考后的心靈釋放,意境優美,意蘊豐厚。
【例文展臺2】
滄??丛?/p>
湖北一考生
看云,就是解讀生活??茨橇髟骑h忽不定,蒼穹底下立著小小的人影。每個人都在看云,每個人都在經歷看得見摸不著的生活。
不同的人,看云看出不同的形狀色彩;不同的人,對生活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答案。答案千姿百態,人對生活的追求不一,于是生活便因為答案的豐富而多姿多彩了!
生活,一個多大的概念?縱貫古今,橫越中外。總之,它無處不在、無所不包。
花木蘭的人生字典有孝勇二字,這便是她對生活的答案,于是身披戰袍的她終于演繹了一曲感古動今的千古絕唱!
古今中外,那難以計數的永臥沙場的將士,與敵人殊死搏斗,不言退縮,因為他們對生活的答案就是:是軍人,就要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尸還!生活便因此抹上了濃重的悲壯色彩。
四百年前羅馬鮮花廣場上被熊熊烈火燒死的那個不屈的靈魂,畢生信守的人生答案便是堅持真理,幾百年后的世人在仰望真理的同時,生活里又有了關于真理的動人色彩。
不甘“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李白,在仕途不如意的迷惘中,從難于上青天的蜀道中得出了新的答案,于是在廣闊山水中揮灑不羈情懷,揮毫成就了一篇篇傳世詩文。
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的一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閃光歷程,這也是他對生活唯一的答案,所以當他的骨灰撒向滾滾浪濤時,億萬人民痛哭失聲,永遠銘記這一偉大靈魂。
唐太宗的目光深遠地看到了回紇的牙帳、吐蕃的城堡,他明白,統治的穩定首先要有民族的和睦:他的答案不同于成吉思汗的繼任者們。于是,皇城的大門打開了,迎來了高原的氣息、蒼山的風、洱海的浪、東北的大風雪。于是,這個封建君主的人生便以獨特的姿態立于歷史祠堂之中。
不同的歷史人物作出了不同的人生答案,演繹出的是一部豐富的歷史。而生活的豐富與美好,還在于有差別的創造,當然,它也源于對事物不同的答案。一畝快要豐收的麥子,農人看到的是飽滿的麥粒,梵高看到的是生命的激情,詩人看到的是色彩與海浪的組合……于是社會的物質大廈與精神大廈便拔地而起,生活便豐富堅實。
朋友,走過歷史的煙云,你對生活有什么答案?你將如何面對現實?你將以什么姿態去面對未來生活的挑戰?別忘了,我們正年輕,“看云”的日子不要迷失在天真爛漫中,尋找一個理性的答案,讓我們追,讓我們飛。生活要我們去創造,美好的未來是我們自己的!
(2000年高考優秀作文)
【技法點撥】
這是一篇才情橫溢的散文??忌v貫歷史,說古論今。通過自己獨到、理性的目光,對不同歷史人物的人生選擇進行分析,從而傳達出自己對主題的理解。文章中選用的材料相當豐富,看得出考生平時就是一個有心人,非常善于將課本中學到的知識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從而賦予了文章一種厚重的歷史感。文章的語言相當流暢,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富于深意的句子。
【例文展臺3】
選擇生命的色彩
山西一考生
生命本沒有色彩,但你的心靈會賦予它色彩。你的生命之色是什么?用心靈去細細選擇,或絢爛,或清淡,或空靈,或凝重。
紅
岳飛選擇了紅色,不是鮮艷的紅,而是濃重中帶一絲悲涼,但他的心靈是艷紅的,一生不變。當年的湯陰少年,一桿紅纓,掃遍南北,歷經三十功名塵與土的磨難,那紅一絲沒變。他用自己的生命灑下滿江的紅色,濃重的紅。也曾在夢中直搗黃龍、與君痛飲,醒來卻是十二道金牌的班師令。無奈地離去,只留下夕陽晚霞映紅天邊,悲壯蒼涼。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白
不知屈原死時是否一身白衣。我想是吧,白是他的顏色。在那個斑駁陸離的時代,他是那樣的清高。披發行吟,形容枯槁,白袖飄飄,游于江畔。舉世皆濁而你獨清,終不能變心而從俗。你是時代的先行者,看透了政治的黑暗,寧可粉身碎骨亦不肯同流合污。是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于是不甘與之俱黑的你選擇了死亡,汨羅江的清流收納了你,于是那白衣隨著你高潔的靈魂徜徉在江上、天上。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青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沒有藍的張揚,卻比藍更空靈,更憂郁,也更無奈。哦,是你嗎,青蓮居士?他們說你是最偉大的浪漫詩人,擁有無數妙怪的思想、奇特的行為。但我卻看到了“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你與那杜姓兄弟擁有相同的感觸,但你不羈的性格決定了你將成為“謫仙人”?!把鎏齑笮Τ鲩T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在千古天地間,總有一枝隨風搖蕩的青蓮。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黑
黑暗中你誕生,你覺醒,你戰斗不休。偉大的魯迅先生,在那風雨如晦的年代,你忍受著“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苦痛。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你用戰斗的文字喚醒愚昧的國人,撕破黑暗的統治。黑色決定了你凝重的性格,黑暗中永遠亮著你點燃的那一盞燈。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生命的色彩,紅色的為國奮斗、不計后果,白色的獨善其身、不同流合污,青色的不羈與憂郁的藝術家氣質,黑色的擔負沉重壓力的戰士之心,多姿多彩,請你用心靈去細細選擇。 (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
【技法點撥】
作者一開篇便畫出了四幅圖景:或絢爛,或清淡,或空靈,或凝重。接著以紅、白、青、黑這四種主體色彩為小標題,形象地說明了生命的不同色彩,可謂意境深遠。然后作者推出了岳飛、屈原、李白、魯迅等典型形象,邊敘邊析,展示了這四個歷史人物心靈的選擇。岳飛鮮紅的生命之色,是那樣悲壯蒼涼,今天中華大地上空回蕩的愛國之歌中不正有他一個強烈的音符?屈原潔白的生命之色,是那樣的高潔,“寧可粉身碎骨亦不肯同流合污”,今天中華傳統美德中不正有他的精髓?李白青藍的生命之色,是那樣的充滿了想象,充滿了浪漫,今天中華燦爛文學的寶庫中不正有他一顆璀璨的明珠?魯迅“黑色”的生命之色,是那樣的凝重,今天中華民族之“魂”中不正有他的一面旗幟?作者在敘寫這些豐滿的形象時,用語亦非常形象,如“一桿紅纓,掃遍南北,歷經三十功名塵與土的磨難,那紅一絲沒變”,“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使文章的意境顯得非常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