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多好啊!”
這是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臨終時所說的最后一句話。1907年,威廉辭去了哈佛大學的教職,開始了他計劃中的歐洲之旅。所到之處,都會有“歡迎偉大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的歡呼聲暴雨似的淋到他智慧的頭上。可是,再了不起的榮譽也替代不了家,替代不了,他太想家了。當他三年后終于乘上回美國的輪船時,他已是疲憊不堪了。就在輪船快要接近終點時,他一下子癱倒在了座椅中,癱倒在了一個越來越明亮的夢想中,從此就再也沒有起來。他終于算是把自己給領到接近家的地方了。家,終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時光里了。
家,這個不是天堂卻勝似天堂的地方,誰又不魂牽夢繞呢?
我似乎又一次聽到那位闊人的哭泣了。他在野外徘徊,淚水漣漣,風怎么也抹不去他臉上的斑斑淚痕……有一位打那里走過的人問他:你這位先生呵,你怎么就不知道回家呢?他感慨萬端地說:家?我有家嗎?我的家在哪里呢?我雖然有漂亮的房子,可房子是家嗎?……那位路人怔住了。
同樣,我也怔住了。是呵,榮譽再多,財富再多,可又有什么用呢?當家是“1”的時候,榮譽越多,財富越多,后面的零無疑也就越多了;可是,當家是“0”的時候呢?……真是無法想象,一個人一旦沒有了家,他的幸福又將存放在哪里?沒有家的靈魂,是孤獨的,凄涼的,甚至是悲哀的,無望的……難道不是嗎?
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過春節期間火車站和汽車站的熱鬧場面:長長的從售票大廳一直蜿蜒到車站廣場或其他地方的一眼望不到頭的購票隊伍……他們等啊等啊,等了一整天甚至幾天終于算是輪到他們了……票終于拿到手了!似乎一個家終于攥在了他們的手里一樣!他們笑了……他們懷著無比迫切的心情,急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路———車上再擠,也擠不掉他們的結實的渴望。哪怕是單腿站著……對,只要車上能夠容下一只腳,就能容下他們對于家的擁抱……在外打工,錢是賺了一些,可錢再多也不能作為足夠的郵費,把整個的家從遠方郵到自己身邊來的啊!錢終究買不來家所給予的一切呵!回到家里去!只有一種聲音在他們的心里反復地播放著: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我理解了他們!
我理解了……家。啊,家……究竟又是什么呢?
1995年,臺灣舉辦了一項“公車欣賞,快樂上路”活動,即把一些精短詩作制成海報,張貼在公車廂內,讓詩歌伴隨著人們或長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這么一首題為《家》的小詩———
我的家就像鉛筆盒;
爸爸是鉛筆,出外幫人寫字賺錢;
媽媽是橡皮擦,功課不對就幫我們擦掉;
爺爺是2B鉛筆,畫個小鴨給我看;
奶奶每天買菜花好多錢,就像自動鉛筆每天都要吃筆芯。
我呢?
是鉛筆爸爸、橡皮媽媽的小鉛筆……
這是一位11歲的叫做蘇幸的女孩子寫的。在這位女孩子的眼中,家就像一個鉛筆盒。鉛筆盒里面裝著她的童話,她的一切。多美好的事情啊!如果拿走了這樣一個“鉛筆盒”,也便拿走了她心中的詩了。由她心中的詩外化成的這首小詩,我們也就再也讀不到了……
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
也許,家是你最大的傷疤;也許,家是你最重的行囊;也許,家是你夢想中的夢想、牽掛中的牽掛;也許……你又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它呢?
【練習】
1、這篇散文開篇就引用美國哲學家詹姆斯臨終時說的“回家多好啊!”這句話,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
2、第4段中,那位擁有漂亮房子的闊人為什么發出了“我的家在哪里”的慨嘆呢?聯系上下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
3、聯系全文看,請你概括對“家”的認識。
答: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這是一篇以“家”為話題的敘事散文,所選事例范圍廣泛。另外,本文由于在結構上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過渡語段,顯得很嚴謹。
B、本文語言通俗活潑又樸實平易,在這看似不經意的敘述中,深刻而又形象地闡述了“家”的含義,可謂言近旨遠。
C、本文用例似乎是信手拈來,但實際上每個例子都經過了嚴格篩選,在從不同角度闡明主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本文舉詹姆斯的例子,意在說明葉落歸根的思想觀念不僅中國人有,美國人也有,因而葉落歸根是超越國界和種族的人類所共有的情感。
E、本文引臺灣小女孩那首充滿童趣、題為《家》的小詩,其作用在于表明臺灣回歸祖國大家庭是包括兒童在內的臺灣同胞的渴盼。
【陳海萍 李雪松/設題】
【參考答案】
1、直奔文章主旨(揭示主旨或反映主旨),強調“家”在人們情感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此題難度不大,事例為中心服務,只要把握了文章主旨,答案應當說是水到渠成。)
2、對財富單一而過度的追求,使得親情變得疏遠和精神家園逐漸喪失,因而產生了情感迷惘。(回答此題,我們不妨追問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為什么漂亮的房子不能稱為家呢?”是因為親情的遠離啊!)
3、家是親情所在,幸福之源;家是心靈的歸宿和精神支柱;對家的向往和歸依是跨越時空的。(此題所問的角度實際上與原文第7節的表述等同,概括時應將第5節末、第6節末與最后一節視為主要信息進行推論。)
4、B、C(A項錯在“敘事散文”的表述,應為“抒情散文”;D項錯在葉落歸根的相關表述,文章舉詹姆斯的例子是要說明“再了不起的榮譽也代替不了家”;E項錯在“臺灣回歸”的相關表述,引小女孩的詩主要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家”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