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與筷子
這個傳說流傳于東北地區。說的是堯舜時期,洪水泛濫成災,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后,發誓要為民清除洪水之患,三過家門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兇水惡浪搏斗,別說休息,就是吃飯、睡覺也舍不得耽誤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乘船來到一個島上,饑餓難忍,就架起陶鍋煮肉。肉煮熟后,因為燙手無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因等肉鍋冷卻而白白浪費時間,他要趕在洪峰前面治水,所以就折下兩根樹枝把肉從熱湯中夾出,吃了起來。從此,為節約時間,大禹總是以樹枝、細竹從沸滾的熱鍋中撈食,這樣就可省出時間來制伏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練就了熟練使用細棍夾取食物的本領。手下的人見他這樣吃飯,既不燙手,又不會使手上沾上油膩,于是紛紛效仿,就這樣漸漸形成了筷子的雛形。
雖然“傳說”主要是通過某種歷史素材來表現人民群眾對歷史事件的理解、看法和感情,而不是嚴格地再現歷史事件本身,但當今的人們相信大禹在治水中偶然發明了使用筷子是真實的情形。
姜子牙與筷子
這一傳說流傳于四川等地。說的是姜子牙只會直鉤釣魚,其他事一件也不會干,所以十分窮困。他老婆實在無法跟他過苦日子,就想將他害死另嫁他人。
這天姜子牙釣魚又兩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說:“你餓了吧?我給你燒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確實餓了,伸手就去抓肉。窗外突然飛來一只鳥,啄了他一口。他疼得“啊呀”叫了一聲,肉沒吃成,忙去趕鳥。當他第二次去抓肉時,鳥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鳥為什么兩次啄我,難道這肉我吃不得?為了試鳥,他第三次去抓肉,這時鳥又來啄他。姜子牙知道這是一只神鳥,于是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一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神鳥棲在一棵絲竹上,并呢喃鳴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姜子牙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然看見絲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煙。姜子牙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他老婆說:“肉怎么會冒煙,難道有毒?”說著,姜子牙夾起肉就往老婆嘴里送。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
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他每次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后來效仿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顯然是古人崇拜姜子牙的產物,與史料記載也不符。殷紂王時代已出現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紂王是同時代的人,既然紂王已經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絲竹筷也就談不上什么發明創造了。不過有一點卻是真實的,那就是商代南方確實是以竹為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