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在感嘆時間過得快,還是在留戀高一、高二的日子,你人生的列車已在不知不覺中駛入了高三快車道。
人生有很多重要的路口,在這些重要的路口做出明智的選擇,才不會留下遺憾。
“少年不識愁滋味”,說的是有些年輕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正面臨著決定自己一生的選擇而輕率地做出了決定。
如果站在歷史的高度俯瞰人的一生,中學時代就是人生鏈條中較為重要的一環。過去有人說,一考定終生,此話在今天看來,雖然不是很全面,但也多少說出了高考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過來人,作為一個數十次看到一批又一批高三學生如何度過高中最后歲月的老師,我有責任、有義務對你們說幾句話。
一、信心一定要有
要闖過高考關,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樹立自信心。
無論做什么事情,在開始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毛澤東在總結其多年領導中國革命實踐的經驗時曾說過要在戰略上蔑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這說的是在思想上、整體上、客觀上不被敵人嚇倒,要有壓倒一切、戰勝一切的勇氣和信念,而在具體的一個個步驟上又要格外細心、格外慎重,這樣才能駕馭自己的航船駛向勝利的彼岸。
所以,高三的同學們,你們最重要的是:信心一定要有,干勁一定要足,措施一定要實行,弱項一定要補齊。
二、知己還要知彼
在高中最后的歲月里,大部分同學都認為自己已經定型,不會有多大變化。這種看法有其片面性。
首先,片面在這些同學看自己的短處多一些,因而影響了長處的發揮。我們知道,任何一場競技,超水平發揮是可能的,這種超水平發揮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建立在扎實苦干的基礎上的。我曾教過的一個學生,在高三時因病休息了兩個月,按一般人的想法,這個同學只有等第二年再參加高考了。但我和他一起分析了他的學習情況,覺得還可以加班加點趕上其他同學,他就決定不休學,繼續學下去。結果,這個同學在高考中超常發揮,考上了福建師范大學。這就是說,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放棄。
其次,片面在這些同學沒有看到事物的變化。在任何事情還沒有成為現實時,它就是一個變數。我們不能用靜止的、不變的觀點去看一個變數。我有兩個學生,第一個學生認為自己學得不錯,并自負地認為老師講的不合自己口味,于是就自己在家里努力,結果并沒有考上大學,而另一個較差的同學在了解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之后,通過努力最終走進了高校的大門。
其三,高三學習階段特別要注意各科的平衡發展。哪方面你學得好,哪方面的知識點你掌握得還不夠,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強項,應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對于弱項,應有針對性地“惡補”一下,使之不至于拖高考總分的后腿。
總而言之,在高三這一年里,你們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科目上應多下些工夫,哪些方面應用心補足;萬不可盲人騎瞎馬,到時連走到哪兒都不知道。
三、關于作文的突破
很多同學對于作文考試心中沒底,甚且還有點怕。在這里提兩點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盡量多收集素材。作文的素材很多,報紙、雜志、電視、電影上都有。2003年云南有一位考生,在《故事會》上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故事,他用心地記下了。在高考中,他一看題目,覺得完全可以套用那個故事,于是他就根據自己的記憶和高考的要求寫下了一篇滿分作文。事后,有人指責他是抄襲,但多數評卷老師認為他改造了這個故事,變成了自己的應考作文,最后他的作文仍被定為優秀作文。
由此可以看出,高考的作文材料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一定要用心去收集,做高考作文的有心人。這樣,在高考中才不會“心中無物,筆下無字”。
第二,一定要多練自己擅長的文體。如今的高考作文,體裁不限,這就給考生留下一個充分發揮特長的廣闊空間。
比如,你擅長寫散文,就多練散文,寫得得心應手,一揮而就;你擅長議論,就下筆千言,古今中外,議此議彼,隨心所欲;你擅長寫雜文,就可以一事一議,由此及彼,痛快淋漓地傾吐心中塊壘……
在高三一年里,你盡可以隨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寫自己想寫的文章,不必拘泥于老師的要求。只有這樣,在高考中你才能駕輕就熟,輕輕松松地完成寫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高三,是人生拼搏的時候,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李白的這些詩句激勵我們永不停歇地努力向前。
“爭渡,爭渡,驚起鷗鷺無數”,你們只要努力,今年的九月你們將掀開人生的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