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香江波
決定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因素是市場集中度。產業(市場)集中度是通過產業(市場)參與者的數量和參與程度來反映產業(市場)的競爭或壟斷程度的基本概念。在描述產業集中度的指標中,絕對集中度指標是主要發達國家政府最廣泛使用的指標。絕對集中度指標,亦稱作“集中率”,或稱領先企業市場占有率(可用CRn來表示,CR:Concentration Rate,n為領先企業的數量)。它通常用市場上前幾位企業的產量(或銷售額、從業人員數、資產數額)占特定市場中同類產品總量(或銷售總額、從業人員總數、資產總額)的比重來表示。對于傳媒產業而言,媒介集中率就是市場上占領先地位的幾個傳媒企業市場占有率的累積,它能形象地反映傳媒產業市場集中的狀況,用來測定若干最大的主要企業在市場上的支配力和影響力。
西方國家期刊產業集中度分析
西方國家的期刊業經過近百年的市場競爭,和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兼并重組,逐步形成由少數實力雄厚的大型期刊集團或傳媒集團掌控期刊業的局面。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期刊業出現以強強聯合為特色的并購趨勢。僅1999年一年,美國期刊并購案就達115起,并購總值達140億美元。在發達國家,大刊名刊多隸屬于某個傳媒集團,或自身就是期刊集團,以期刊為基點向外擴張。如時代華納集團過去5年中新辦了11種期刊,兼并了3種期刊,目前有雜志30種左右,在美國雜志100強(按營業額排名)中它占13種,在30強中占8種,在10強中占4種。
發達國家期刊產業的集中度較高,美國是突出的例證(見表1)。2000年,時代出版集團的期刊廣告份額占美國期刊廣告總額的21.2%,其發行量占美國期刊發行總量的8.1%。日本講談社堪稱期刊業的巨無霸,最盛時期期刊發行量占全國期刊發行量的80%,銷售額占全國期刊銷售總額的69%。法國阿歇特出版集團一家就占有法國期刊市場收入的19%,它出版的期刊在婦女類期刊中占16%,在電視指南類中占27%,在生命旅程類(青少年刊物等)中占16%,在主題性(政法新聞類)期刊中占12%。德國6家大型期刊集團占有期刊廣告的3/4。這些都充分說明發達國家期刊產業的集中率較高,也說明這些國家期刊業產業化和市場化程度較高。
表1:美國ABC期刊付費發行量等級

中國期刊產業集中度分析
隨著我國期刊出版業逐步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不同期刊所具有的競爭實力和所處的市場地位相差甚大,期刊分化現象進一步加劇,市場資源向強勢期刊集中的趨勢更為明顯,如出現了一批期印數超過100萬冊的期刊出版大戶。但當前我國期刊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期刊出版單位分散,規模小,實力單薄,產業結構不合理。從目前我國期刊業發展的相關數據來看,我國期刊出版業的產業集中度還較低(參見表2),平均期印數在25萬冊以上的期刊占全國期刊的比例還不到2%,在規模和實力上與國外大型期刊出版機構相比還相差較遠。
2003年我國出版的9074種期刊中,中央級期刊有2205種,占期刊總數的24.3%,地方有6869種,占期刊總數的75.7%。這些期刊的主辦或出版單位包羅甚廣,可以說涉及到各個領域和各級、各個部門。期刊出版單位分散、機關辦刊過多、各自為政的局面,必然使得期刊業的發展處于粗放經營狀態,無法形成合力,難以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從而制約了我國期刊業的迅速發展。2002年和2003年,我國全部期刊的平均期印數分別下降了1.41%和2.44%;2003年,除了綜合類、文學藝術類、畫刊類期刊的平均期印數有所上升外,其他各類期刊的平均期印數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平均期印數從某種程度上能反映期刊業的發展狀況,以上數據說明我國期刊業的發展還比較緩慢,期刊業亟需整合出版資源、優化產品結構、促進產業發展。

注:為了便于與表1中美國2002年數據在時間上對應、進行比較,故采用《中國出版年鑒(200;3)》中公布的2002年的數據。
中西比較
當前世界期刊出版業呈現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趨勢,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和全球范圍內出版業激烈競爭的結果。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中國和發達國家期刊業的產業化、市場化程度相差較大,這又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西期刊業在規模和實力上的差距。發達國家期刊出版業集約化、規模化進程的實質就是兼并重組和跨國、跨地區經營的過程。我國期刊業應通過實行集約化、規模化戰略,提高自身產業集中度。期刊業實施集約化戰略的目的,是實現期刊出版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若干實力較強的期刊強社和期刊集團。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少數擁有市場、品牌、資本的強勢期刊可能會通過兼并、收購等形式“消化”、“收編”弱勢期刊,走上集團化擴張的道路,而實力弱小、經受不起市場考驗的期刊則可能被各種傳媒集團兼并、收購,或逐步淡出期刊市場。當然,實施集約化戰略絕不意味著對期刊社的內涵式發展不重視,而是要大中小規模的期刊并舉,共同發展。在實施集約化戰略的過程中,要鼓勵有條件和實力的期刊集團實行跨地區聯合、兼并。在這一點上目前還有一些體制和政策性障礙,但這一步必須要走。隨著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深化,體制和政策性障礙將會逐步得到解決。